2014-07-29 13:40:27
二、刘四娘 如果人世间有菩萨,我认为,刘四娘就是活在我们村里的菩萨:大慈大悲。 想知道刘四娘的故事,就得先了解刘四。刘四是刘四娘的儿子,刘四娘有四个儿子,可由于刘老大、刘老二、刘老三都不如刘四的知名度高,村里的人都称呼老太太为刘四娘。 刘四是当年村子里少有的几个高中生,有文化、肯看书、也肯钻研,尽管家里穷的一贫如洗,但刘四一次又一次地改变着家庭的命运。 第一次改变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村里的人都还沉浸在分地单干的快乐之中时,刘四便开始了养鸡。这在当时是一件极其了不起的事情,也是一件非常有前途的事业。他挣了钱,把自家的房子、院子全部改成鸡舍,他和新婚的妻子和一大群鸡住在一起,但度过了开始的红火之后,刘四遭遇了瓶颈,倒不是因为市场,而是因为鸡瘟太严重了。鸡苗养着养着便莫名其妙的成批死去。刘四不是凡人,凡人最多会不养鸡了,刘四坚持和命运做斗争,他如疯如痴地钻研起如何防治鸡瘟病,在闭关一个多月后,呈现在村里人面前的是头发上沾满鸡毛的刘四,在吓的一街人都闪着走的时候,一个新的刘四诞生了。他卖掉了家里所有的鸡,一夜之间,成为一名兽医,这是他的第二次改变。从此,他拎着一只巨大的针管,满村满巷的给鸡、鸭、鹅注射疫苗,后来,又触类旁通地为马、牛、羊、猪看病。还真不错,春夏之交的村子里,家家户户都买小鸡,都到他那里为小鸡注射疫首,乡下人白天忙,都是晚上去,于是刘四就打着手电筒为一只又一只小鸡打针。刘四挣到了钱。过了几年,刘四又实现了第三次人生的转折--他由兽医变成了一名人医!他开了药铺,中医西医,内外妇儿,样样都敢给人看。反正村里人也看不起大病,有了大病的人就只能在家里熬着,熬到灯干油尽,两眼一闭拉倒。有个头疼脑热的,都去找刘四,刘四的药铺以药品便宜、药到病除闻名于周边村庄。也不知道他从哪个渠道进的药,所以很便宜;同时,由于他用药的剂量较大,所以往往在医院打三四天的针,在他那里,一针就差不多了。刘四除了以全面、大胆之外,还精修了牙医。有段时间,他专门找了广告公司,满村满墙地都印上“治牙痛找刘大夫”。刘四在一次次的转型之后,实现了家庭富裕,盖了新房,后来,一般小病,甚至不愿出场了,他培养了刘老二和他的侄子为他操办具体业务,他继续他的各种领域的研究活动。 扯远了。还是回过头来,说说刘四的母亲----刘四娘吧。刘四在养鸡的时候,他的妻子陆续给他生了两个儿子,可是,这两个孩子无一例外地先天不足:都是智障。村里人私下里分析大概有两种原因:一是他妻子怀孕住在鸡场,鸡得了鸡瘟,感染了给孩子,所以,生下来便是痴呆;二是他妻子的奶水有问题,是“憨奶”,小孩吃了她的奶,便会不聪明。无论如何,两个鲜活的生命的喂养是个大问题。于是,这个重大的任务便落到刘四娘的身上。 我们上学要经过刘四娘的门前,从我们记事起,都能看到一幅一成不变的场景:刘四娘端着碗,把饭嚼碎了,把汤衔在嘴里,再嘴对嘴地喂给她的两个孙子,如一只大鸟哺育小鸟。两个小孩不会说话,知道张嘴,知道“呜呜”的叫。喂饱他们,刘四娘再自己吃饭。然后,就在屋檐下,搂着她的两个傻孙子。随着年龄的增大,两个孙子越来越不愿意在家里呆着,有时,刘四娘便把他们抱到门口,两个小人便兴奋地叫,变形的手在空中伸展着,但过路的小孩都躲的远远的,像见了怪物一样,有时,调皮的孩子还会往两个孩子身上扔土块,两个小家伙吓的哇哇直哭。刘四娘从家里跑出来,伸开双臂把他们揽在怀里,象一只护住孩子的大鸟。她并不责备那些调皮的孩子,她甚至有些哀求的对他们说:“我孙子想和你们玩,他们不是怪物,你们跟这两个孩子玩玩就是了,你们不给他们玩,千万别打他们。”她的头发花白,慈眉善目,却掩不住忧伤。调皮的孩子不理她,跳着跑开了。 她的生活里全是两个不知吃喝、不会说话、不能走路的傻孙子,她几乎不出门,连一刻也不能离开。天热的黄昏时刻,她一个一个地把孙子抱到门口乘凉,她在街道旁铺一张凉席,把饭菜也端出来,喂他们吃饱。等他们睡了,她用蒲扇给孙子驱蚊子。这是她一天中最惬意的时光。等天极晚,她再一个一个抱到房间里。 有一段时间,刘四不想和她媳妇过了,原因也是因为两个看不到未来的孩子,便闹着和他媳妇离婚。刘四的岳父是个火爆脾气的人,一听便怒不可竭,本来就是紧挨着的两个村,几脚路的地,扔下碗便过来骂。刘四知道老丈人不是善茬,脚底抹油开溜了。老头找不到女婿,一腔怒火撒在刘四娘身上。他赶到刘四娘住的老宅子前,破口大骂,什么样的脏话都骂得出口。半个村子都能听到老头气壮山河的骂声,那时的人也着实无聊,都跑去看,也不敢劝。刘四娘紧闭大门,不言不语,该干吗干吗,两个孩子吓得哭,她依旧把他们揽在怀里,哄他们入睡。老头一直从村东骂到村西,一连骂了十七八个晚上,直到刘四承诺永不再提离婚,才呜金收兵。刘四娘以其柔软和坚韧度过了这么多的不堪。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刘四娘以钟表般规则的生活方式养育着她的两个孙子,但首先是大孙子,二十多岁之后,身体便不行了,没过多长时间便死了。没有成家的孩子是不能埋到祖坟上去的,只好找个地方埋葬了。刘四娘没有流泪,脸上依旧是微笑,大概是她把所有的泪都流尽了,于是,她展现给生活的只能是微笑。大孙子没有了,还有二孙子呢,刘四娘比以前更细心地照顾二孙子,可是,也没有过几年,二孙子也没了。她或许不知道,像她两个孙子类型的脑瘫儿平均寿命在三十岁左右,从她开始喂养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不会出现奇迹,而只能是面对如此令人悲痛的结果,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 两个孙子没有之后,刘四娘变得更加沉默,她展现给人的始终是那种蒙娜丽莎般的微笑。但是,她也已经很老了,因为有四个儿,所以,跟谁过都不能一如既往,按照村里的习惯:轮着吃住,每个儿一个月。月底她从这个儿子家出来,到另一个儿子吃住。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刘四娘迷上了拾垃圾,只要吃过饭,她就背着筐到堆满垃圾的河边去捡拾,旧塑料、烂瓶子......满身满衫地沾满污物,她背着一筐筐的垃圾到各个儿子家,儿媳们很是生气,哪有往家里拾垃圾的?都给她扔出去。她也不说话,不生气,不争论,她只是用纯净的如同孩童般的眼光看着别人,脸上依旧挂着蒙娜丽莎般的微笑。她糊涂了。 前几天,她的大儿子给别人干活,不幸被倒掉的电线杆砸到了,没有抢救过来,去世了。她依旧不哀、不怒、不言、不动。她今年快九十了,身体还算硬朗,她年轻的时候,送走了丈夫,拉扯四个儿子长大,成家立业;然后,照看两个孙子,又送走他们;晚年,她的大儿子又去世了。白发人送黑发,她已经经历了太多的痛苦,忧伤对她来说已经无所谓了。她已经修炼成佛,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有一次回老家,我和奶奶见她背着一筐垃圾往家里走,我们把她让过去,目送了她很远。我在心底祈祷:请保佑这个女人安详地度过时日不多的晚年。 阿弥陀佛。 本文转自杨国华的新浪博客 他的原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