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7-30 12:59:10
三、蛮子 前段时间,我同村里人闲聊,聊村里居民的构成。他们给我说,别看村里人现在住得不多,但却有好几个民族:汉、苗、土家、瑶、壮......,我大吃一惊,怎么这么多?他又说,主要是咱们村里的那些“蛮子”。 “蛮子”,是我们村对嫁到我们村里的那些外省妇女的统称。她们到我们村,有着各种各样的缘由:有在外打工的人领来的,有追随亲戚过来的,还有---买来的。真的,在上个世纪的八九十年代,确实有一大批来自云南、贵州、四川、江西的妇女被拐骗到我们村。她们中间大部分人都被解救回家,确实也有一部分人觉得对象还不错,生活条件也可以,慢慢地心就稳住了,生儿育女,就扎下了根,等条件许可了,带着老公和孩子,一起回老家认亲,像正常的夫妻一样。 记忆中有三个“蛮子”印象比较深刻。 一个是徐大郭子家的“蛮子”。徐大郭子弟兄俩,还有个兄弟叫二郭子。父亲去世的早,大郭子和二郭子守着老娘靠种地过日子,生活过的很不咋地,哪有人给他们说媳妇?时间越长,便越不好找,就只能打光棍了。二郭子虽然身体不是很好,但是,脑袋还比较灵光,在种地之余,做起了收废品的生意。我小时候最喜欢他,因为,我爷爷好喝酒,喝光的酒瓶都属于我,我盼着爷爷尽快地喝光酒,然后,我就拎起酒瓶去找二郭子卖,换两个钱买糖买小人书。二郭子挣了很多年的钱,跟他娘还有大郭子商量,两个人都打光棍不是个办法啊,凑钱买个蛮子吧!一家人都同意。于是,几经周折,用三千多元的巨款终于买了一个“蛮子”。有三十多岁,身材很壮实,一看就是过日子的人家。那妇女来了之后,便哭着回去,说是被人拐骗过来的,家里已有丈夫和孩子。大郭子一家很为难,让她走吧,攒了十几年的钱没了,不让她走吧,心里总不得劲。思来想去,还是不能放她走。白天好说,晚上怎么办呢?万一跑了怎么办?二郭子和他娘就轮换着守在门口,寒冬腊月,娘俩在大郭子的门口搭了个简单的窝棚,就日日夜夜地守着,一直等到蛮子怀孕,生了一个儿子之后,娘俩才从“阵地”上撤防。 但毕竟不是真心所愿,过了几年,徐大郭子患病,好像是癌症,不久就去世了。又过了一段时间,徐二郭子也不行了,紧跟着也去世了。蛮子本来就不愿意在这里住,丢下孩子给老太太,然后,只身回到了云南,从此再没有任何讯息。徐大郭子的儿子茁壮成长,这孩子倒是正干,虽然学没有上几年,但却知道挣钱。等他奶奶去世后,自己讨了媳妇,并且,把当年的泥房子翻盖成几间大平房,村里人都夸奖。只是不知道,他是否会记起他那远在几千里外的生身母亲? 第二个蛮子是国群家的蛮子。如果说村里长的丑的男人,国群能名列前茅。他不光长的不行,而且,家里还极穷。又丑又穷的男人,想在农村里找媳妇是相当困难的。他之前倒是通过换亲的方式,有过一回亲事,但他媳妇自杀了。他有一把力气,出去跟人干建筑队,挣了一些钱,他母亲托人给他买了一个蛮子。等蛮子买回来之后,大家都惊呆了,那蛮子长的着实水灵,圆脸蛋,大眼睛,长发飘飘,皮肤吹弹可破,身材挺拔,二十四五岁上下。但那蛮子无论如何不肯给国群同房,连哭带打,说是自己在四川成都开理发店,是被同乡说是旅游骗过来的。国群哪里能同意,最后还是霸王硬上弓。整个夏季过去,国群家里每当夜晚总能听见哭声。到了秋天,国群觉得蛮子的心稳了,就渐渐地带她到地里干活。那蛮子脸上也渐渐有了笑容。国群让他婶子带蛮子串串门什么的。有一次,我们在家里写初中二年级的英语作业,有道题不会,蛮子瞅了一眼,随口说了一个单词,我们一翻课本,果真是,不禁让我们惊讶! 尽管国群有所放松,但很是看的很紧。有一个晚上,村子里放电影,蛮子缠着国群去看电影,国群答应了,等电影看完,国群却再也找不到蛮子了。他的本家分了好几路去找,天亮的时候也没有找到。第二天一大早,蛮子回来了,坐警车回来的,和镇里派出所的公安一起来的,原来蛮子跑到镇里的派出所报了案,公安来解救的。蛮子飞快地收拾好自己的东西,头也不回的走了,国群蹲在地上呜呜地哭。二十多年过去,村里人谈起蛮子的时候,还是夸那蛮子长的真好,还念叨那蛮子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 第三个蛮子是我们家的邻居。她不是买来的,是邻居王富贵在江西给人家盖房子的时候领回来的,属于自由恋爱。当年,王富贵不是一般的大龄青年,都快五十的人了,还没有讨上媳妇。在江西九江的乡下给人家盖房子,村子里有一个寡妇,见他为人忠厚实在,愿意嫁给他,从遥远的江西来到山东,来到我们村。她在江西已经有六个孩子了。她来我们村的时候,把她的一个女儿也带来了。物以稀为贵,她的女儿马上成了村里很多年轻小伙的追求对象。有一段时间,我们家附近总是能够听到“鸟叫”-----约她出来的暗号。没过多长时间,她的女儿便嫁给了我们村里一位头发自然卷的小伙,从“小蛮子”变成了小媳妇。而她,我们都称为“蛮子奶奶”。 蛮子奶奶来到我们村后,又给王富贵接连生了两个女儿一个儿子。儿子取名叫“钢蛋”,意思是能够像钢蛋一样健康成长,钢蛋在以后的时间里果然很健壮。但王富贵家里依旧十分拮据,吃饭的嘴多,能挣钱的手少。关键的问题是,他们有一个心头大患:他们的房子随时都有可能倒塌,由于地基不行,山墙鼓起了一个疙瘩,虽然在后面垒了两道石墙顶着,但依旧摇摇欲坠。无奈,王富贵和他光棍的弟弟两家合伙翻盖房子,房子一共四间,三间给老大,一间给老二。两家同用一个院子,却各吃各的饭,各自过各自的生活。房子盖好之后,长时间的没有钱买玻璃安窗户,只好用塑料布蒙上。春节的时候,我们去他家里拜年,发现他家的房子甚至连水泥地面都没有,坑坑洼洼。蛮子奶奶虽然很节省,但也经常入不敷出,她有时候还要到我们借火柴、借盐等。 尽管家庭条件十分拮据,蛮子奶奶仍然要从牙缝里攒出钱来,隔一、两年要回一次那个叫“江西省九江市九江县马福林乡”的家中,看望一下留在老家的两个儿子。结婚、生子、造房子等等所有的事,都让蛮子奶奶牵肠挂肚。有一次,蛮子奶奶的二儿子结婚,回来的路上没有路费,她竟然讨饭回来的,回到家时,衣衫褴褛,面容枯槁,极其凄惨。回到家中,下了一锅面条,连吃了四大碗,才缓过神来。王富贵又气又疼,本来想狠揍她一顿,但看到蛮子奶奶如此狼狈,只能长叹一声。 虽然王富贵家一家极其节俭,但实在生活不下去了,只好从2000年开始就举家到北京打工。在北京市朝阳区西坝河社区,他们一家人象顽强的野草一样,倔强地生长。王富贵和蛮子奶奶干环卫保洁,刚开始,一个月挣四五百块钱,后来慢慢挣到一两千块钱,让他们十分满足。有一年,我曾经到北京碰到过他们,王富贵很激动地把我拉到他们“家”----一间深处地下三层的地下室。一层地下室略微有些光,到了二层已是彻底的黑暗,三层不仅黑,还有那沁人心脾的潮气。借着昏黄的灯光,我跟着他进了房间,矮的让人直不起腰来,两张床,床上放着凌乱的衣物和被褥,摸摸都是湿漉漉的,床头放在一个煤气罐,他们就在床头炒菜做饭,他们是这座大城市的“鼠族”。可蛮子奶奶十分满足,说是能够挣到钱不说,还能够看到很多很多的人,很多很多的高楼,很多很多的车,到了晚上,她还能出去跟人跳广场舞。蛮子奶奶给我做了碗面条,我吃完后,告别他们出来,看见蓝天白云,自由呼吸空气,真好! 之后,便是很多年没有见过蛮子奶奶。今年春节,我回老家贴对联,对门的王富贵从北京回来了,也在门口贴对联,和我聊天。我问,蛮子奶奶都回来了吗?他很失落,说老蛮子去江西参加她孙子的婚礼了,跟她前夫的儿子们过年去了,家里只剩下他和他儿子,他的两个女儿都出嫁了,而他儿子却没有结婚,由于多年没有在家过年,电早就停了,爷俩只能点蜡烛过年了。回到城里的家,想想王富贵爷俩真是怪冷清的。再想想蛮子奶奶,也不容易,手心手背都是肉,两边的儿子都得照顾着,暖了这边,那边就得凉着。暖了那边,这头也是凉透了。 想想那些或自愿、或被拐骗、或走或留的那些“蛮子”们,心里的痛苦有谁能够知晓?有谁能够记得起他们?女人啊。 本文转自杨国华的新浪博客 他的原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