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仪祝寿图》,佚名绢本十屏大幅工笔重彩人物风情图,已由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单国强先生鉴定为明代仇英画风之佳构。因年代久远,岁月沧桑,此画应该是十二条屏,首尾款识二屏丢失,已成憾事。《郭子仪祝寿图》十条屏的收藏家是年近九十高龄的藏家向多铸先生。谈及此十条屏由来,向先生是1943年至1945年之间花了60石盐从上海换来的。向先生说:此画在我手上历经磨难60年,文革之后落实政策。这幅佚名大幅人物风情名画才回到手中。
《郭子仪祝寿图》命名,是向先生花了多年的潜心研究得出的断定,《郭子仪祝寿图》十屏人物构图构思与时尚风俗故事情节的表现,属民间人物服饰装扮。图中主人翁即使卸下盔甲或辞官、罢官后仍然威服众望的元帅,有众星捧月的场面。郭子仪身怀正气,征服邪恶,讨伐吐蕃。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禄山叛乱初起,郭子仪调任朔方节度使,东讨叛军,平定潼关,安保京师。至德六年(公元756年),郭子仪援助李光弼九门一战获捷。(公元757年)郭子仪任兵马副元帅,收复长安,击败叛军10万,斩敌4千,俘虏5千。肃宗召郭子仪于京城之东灞上,隆重迎接郭子仪,感激涕零说:“虽吾之家,实由卿再造”。数十年过去,郭子仪功勋卓越,威名四震。宝应元年(公元792年)二月,肃宗遂封郭子仪为汾阳王,六军副元帅。臣威逼主,自古通病,肃宗后见郭帅奇功累累,心患疑云,忧虑大权被夺,始终不设主帅。最后肃宗因明暗不分,忠奸不辨,造成河阳失利。郭子仪一生光明磊落,平叛有功,治军有策,反被奸臣当道,肃宗身边出了个鱼朝恩。鱼朝恩制造嫌疑嫁祸于郭子仪。而忠于主子,叱诧疆场,虽功名仗义,最后仍被肃宗革职还乡。
《郭子仪祝寿图》十屏工笔重彩人物画,整个历史人物故事与画面祝寿风俗、风情贴切,画面情节生动活泼,画风极似吴门实父。品此十屏佚名巨幅工笔重彩人物画,赏心悦目,有梦入阳关,醉入星河之感。
有萧湘评家蒋剑高赋诗云:
经纶羽讯誉人寰,
撬盖村醪溢寿山。
元帅声威传内府,
乡丁彩礼乐长安。
频年捷报垂恩泽,
一夜寒潮毁灞滩。
留取五湖明月在,
春风入画写阳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