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学史上的今天——7月31日

 老庄. 2014-07-31


         1891年7月31日
  • 爱迪生申请电影摄影机的专利权

            美国发明家爱迪生一共约有两千多项发明,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1889年,他第一次在实验室里试验电影并于1891年申请了专利。1903年,他的公司摄制了第一部故事片《列车抢劫》。爱迪生为电影业的组建和标准化做了大量工作,被称为“现代电影之父”。
       早在1885年,美国的古德温发明了赛璐璐胶卷后不久,爱迪生就想到将这种胶卷用于电影。1889年,爱迪生发明了一种摄影机,这种摄影机用一个尖形齿 轮来带动19毫米宽 未打孔胶带,在 轮的控制下,带动胶带间歇式移动,同时打孔。这种摄影机由电机驱动,遮光器轴与一台留声机连动,摄影机运转时留声机便将声音记录下来,在此基础上,又发明 了一种活动摄影机。
      1891年5月20日,第一台成功的活动电影视镜在新泽西州的爱迪生实验室向公众展示。这种改装型的机器内装一台电动机,可使50英寸的胶卷从供人们观察的放大镜下通过。投入硬币,启动马达,便可放映半分钟左右。供一人观看。
      1891年7月31日,爱迪生在美国申请活动电影放映机专利。
      1893年,爱迪声实验室的庭院里架起了世界上第一座电影“摄影棚”。1896年他还用留声机为也的活动电影观察机配上了声音和音乐。

             电影出现引起了普遍惊异。人们简直把这次演出当成,活生生的雨伞舞令人目瞪口呆,银幕上的惊涛骇浪使人害怕,杂耍节目的再现使人们心旷神怡,飞裙舞的表演也 让人神采飞扬。电影的发明无论在技术史上还是在文艺史上都是一件大事。爱迪生为电影的兴起和发展奠定了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基础。






  • 1803年7月31日

    螺旋桨发明者埃里克森

            1803年7月31日,美国造船工程师、螺旋桨的发明者埃里克森(John Ericsson ,1803、7、31 –1889、3、8)出生于瑞典。他曾在瑞典陆军任地形测量员。26岁时制造了一台蒸汽机车。他对军舰怀有极大的兴趣,为了防止敌人炮弹的射击,他首创将发动机装在军舰的吃水线以下的。1836年他研制出螺旋桨并获得专利。第二年把他发明的螺旋桨首次安装在伦敦建造的奥格登舰船上。埃里克森还专为美国海军 建造了一艘装有改动机和螺旋桨的小型铁甲舰,命名为普林斯顿号。此艘铁甲舰于1839年驶至纽约。

            埃里克森后来移居美国,内战期间为北部海军做出了卓越贡献。1862年1月30日,他为海军建造的全蒸汽动力并装有螺旋桨和装甲旋转炮塔的军舰“监视者号” 下水。直到20世纪,监视者号仍是军舰革新的典范。1862年3月9日,监视者号在与南部联邦的装甲舰弗吉尼亚号一次著名的战斗中获胜。北部海军又向他定 购了大量同类型军舰,后来那些军舰在封锁南部及海军的战斗中起了很大作用。







  • 1800年7月31日

    尿素合成-德国化学家维勒出生

            1800年7月31日,德国化学家维勒(Friedrich W?hler,1800、7、31-1882、9、23)出生。他以首次人工合成有机物而闻名。

            在18世纪末和9世纪初,生物界流行一种“活力论”思想,认为动植物体内有一种神秘的活力(也称“生命力”),它决定了动植物的生存。受此影响,化学家普遍 认为有机物依赖于活力才能产生,因此,有机物只能产生于动植物体内,是无法人工合成的。这就意味着,从理论上将无机物与有机物划分出一道鸿沟,否定了人工 合成有机物的可能。这一主观臆测影响十分恶劣,人为的、主观的为化学家的探索筑起了一道樊篱,使有机化学发展举步维艰。直到德国化学家维勒,用人工方法制 成尿素,才打破了这种局面。

            维勒在贝采里乌斯(J?ns Jacob Berzelius)的实验室学习时,曾试图用氰气与氨水反应制备氰酸铵,未能成功,却意外得到了草酸铵和一种不知名的白色结晶体。维勒经过研究,肯定了 这些结晶物不是氰酸铵,但还不能确切知道其组成。后来维勒不断对此结晶进行探究,发现其性质与尿素相像。他将此物质与尿液中提炼出来的尿素相比较,最终确定它们是同一种物质。

     

            1828年2月,他向老师贝采里乌斯报告:“我无法再继续怀疑我对尿素完成了化学合成,我得宣布,我不用通过肾就能够制得尿素。”此后,他在《尿素的人工合成》中又公布了他制取尿素的两种方法:用氯化铵溶液处理氰化银后加热;用氨水处理氰酸铅,分离氢氧化铅沉淀后加热。

            维勒用无机物合成了典型的有机尿素,突破了无机与有机物的人为鸿沟,极大冲击了活力论,在有机化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作用,同时也大大促进了生物学的发 展。活力论者仍然狡辩,虽然氰和氨都是无机物,但却由活性炭制成,所以还有有机物参与了变化过程。维勒的工作虽然没有完全推翻活力论,但他开启了有机物合 成之门,拉开了有机化学新世纪的帷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