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亚洲公司在垃圾债发行中占据上风

 我不是大龙 2014-07-31


武汉,一名男子观看恒大地产一个住宅楼盘的模型。恒大地产在今年1月获得投资者许可对已发行债券的限制条款作出调整。


在投资者大举买进亚洲高收益垃圾债券之际,一些公司正利用强劲的需求来放松对其所售债券的限制条件。


这些公司有能力这样做表明,发行方逐渐占据上风,他们提供相对较高的收益率,而为了换取这样的收益率,投资者们愿意放弃更多对借款者施加限制的权力。不仅新发行债券的条款——合约中要求借款者改善财务状况的规定——更加宽松,借款者们还对他们已经售出的债券放松了限制。


景顺集团(Invesco)亚太地区固定收益部门首席投资长Ken Hu说,考虑到当前的低利率环境,议价能力在发行方及其银团手里。景顺管理着8,024亿美元的资产。他说,私人银行投资者对亚洲债券的需求越来越高,他们通常不那么注意债券条款。


以中国房地产开发商佳兆业集团控股有限公司(Kaisa Group Holdings Ltd., 1638.HK)为例,该公司在6月初发行了4亿美元的债券,相比过去两年间发行的其他债券,这些债券的限制要更加宽松。然后,该公司又向同意按类似条款放松已经售出债券的限制(包括解除对派息和其他支付的限制)的投资者提供回报,每100万美元支付3,750美元。该公司获得了投资者的批准。


佳兆业集团没有回复记者的置评请求。


如果获得上述债券的多数投资者批准,那么限制条件就能被调整。咨询公司Asia Credit Advisors Ltd.的帕拉梅瓦朗(Dilip Parameswaran)说,许多时候,投资者不喜欢此类调整,但不得不随大流,因为没有人持有足够多的仓位能否决调整提议,同时他们也不知道其他投资者会接受还是会拒绝这些调整。他补充说,许多持有者愿意得到额外的回报。


点击图片可放大查看


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Moody's Investors Service Inc.)称,近年来,亚洲债券的契约已逐步弱化。上个季度亚洲垃圾债券的平均得分为2.67,而2011年穆迪开始启动这一评分系统时的得分为2.08。得分越低表明契约限制程度越高。


最终的得分由六项因素决定,其中包括:对现金漏损的限制(如通过派发股息流失),限制债务水平,以及发生违约情况下债权人获得公司资产的能力等。中国公司债发行量激增对亚洲契约限制弱化的贡献最大。由于中国存在资本管制,中国公司债的离岸投资者极易受到违约风险的冲击,因它们无法直接获得中国国内企业的境内资产。


穆迪的联席董事总经理阿克尔(Laura Acres)说,投资者追求的是收益率,他们愿意牺牲一些契约保护而换取更高的回报。


但她表示,一旦情势变得再糟糕不过,投资者可能发现他们获得的契约保护比原来预计的要少。


据数据提供商Dealogic,仅上周一周,亚洲垃圾债券的发行规模就达到了26亿美元,这是今年投资级别以下债券发行最繁忙的一周,发行后,今年总发债规模已达178亿美元。上周发行垃圾债券的公司包括:印度能源公司Greenko Group PLC和中国地产开发商当代置业(Modern Land (China) Co.)。


这与美国垃圾债近期下跌的行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为受地缘政治风险升温影响,投资者在美国垃圾债一轮上涨后重新作出了考虑,此外投资者还担心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eral Reserve, 简称:美联储)最终会加息,这可能削弱固定收益资产的吸引力。


不可否认的是,“低门槛”债券在亚洲很少见。尽管很少有公司试图通过调整债券的期限部分改变限制条件,但是一些公司称放松限制条件既可以令借款方受益,也会惠及投资者。


摩根大通公司(JPMorgan Chase & Co.)亚洲除日本外高收益率资本市场业务联席主管加纳(Luke Garner)说,截至目前所看到的这些变化为债券发行人提供了更多的财务灵活性,这些做法并无不妥。由于垃圾债市场依旧看涨,发行人将继续扩大发行量,因为亚洲债券的收益率要远高于西方市场。


一般来说,包含了契约变化的文件较为复杂,以中国房地产开发商恒大地产集团有限公司 (Evergrande Real Estate Group Ltd. ,3333.HK, 简称:恒大地产)为例,该公司1月份获得投资者批准对已发行债券的限制条款作出调整,为此准备的文件内容超过了100多页,并向投资者支付了额外的费用。恒大地产没有回覆记者的置评请求。


中国能源公司MI能源控股有限公司(MIE Holdings Co. ,1555.HK, 简称:MI能源) 6月份调整了其一种债券的契约条款。该公司发言人称,调整契约条款后,该公司就有了必要的“操作灵活性”,这一做法获得了投资者的普遍认可,他们没有提出任何的担忧。


即使投资者阅读了全部文件并且了解了条款的变化,他们仍会发现即使自己对此不满,也很难改变这一局面。


管理着4,687亿美元资产的Western Asset Management Co.的信用研究分析师Swee Ching Lim说,投资者确实需要知道的是,如果大多数债券持有人同意调整相关条款而你却不同意,则对契约的调整不仅最终将获得通过,你还可能无法获得相关的补偿费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