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立足于道?立足于国?

 点春秋 2014-08-01

丙夫老先生用心良苦,以美学之名示道,开化人心,而少有人知。

 

关于什么是道?在《道德经》中早有解释,而被翻译出来的都各有所见,如人旅游,各有所得。

 

而怎样用简单明晰的手法,用现代人能够容易理解的方式,深入浅出地表达道的全面性、重要性、本体性、开放性、统御性呢?这确实是难以表达的课题。我也就试着用自己的表达方式,来用简单扼要的现代思维方式表达一下道的体与用的关系。

 

追溯本源是为了什么?多少学者呕心沥血真的仅仅是为了正本清源吗?学者们怀着一种对于文化的崇敬之心,在历史的废墟里去追溯我们文化的发源地。一边是出自于对于文化精神的热爱,另一面是为了修正现代人对于传统文化的误读。当每一个憧憬在文化这片海洋的读者和作者们,把这种对于文化着深深的情意,延伸并辐射开来时,也就已经因着自己的真诚而赋予了这个世界本然的光辉。

 

在一种深深求索答案的过程中,人们自发的追溯本源。不论在那个领域,人性、世界、生命等等、、、都在追溯本源。而在中国有一种哲学,把世界的本源归结于道。此刻,就把这个道占时安放在本源那里。我们怎样理解本源?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因为这关系到了一个人的思维模式和对于道的认识的基础。假设,已经有权威机构告诉你一种本源,这个本源是多数人认可并相信的。那么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呢?如果你也因着所有人所告诉你的事实,你不顾真的事实,而是在乎文字的事实时,你其实是被自己愚弄的。当你确认了这个本源,那么你就已经意识死亡了。人的意识会在认定的状态下死亡,因为这种自我肯定的意识状态,已经局限了,你在一个最为重要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上的限制,这个限制是外界赋予你的,也是你自我所赋予自己的。

 

如果你认为的本源成为了一种既定的观念,一种形态的文化,一种不变的精神,一种格局的思想,一段具有说服力的文字,那么你就已经失去了本源。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明白,世界上没有人能够解释和定义本源,是因为精神文化的本源是活性的、开放的、无限运动变化的性质,这种性质的本身就是本源。佛家称之为无常。

 

当我们看到了一位超然物外的智者通过文字给我们留下的启示时,文字是静态的,而每一个思考都是究竟者。都是对于道的领会者和消化者。人们追求真理,而真理不可说。因为它有变化和无常的本体。我不能直接告诉人们这个本体是什么,我只能告诉人们这个本体的变化中具有什么属性。它的性质是变化的、对立的、活跃的、开放的、接纳的、自律的、平衡的、无限的、创造的、修复的、净化的、万有的、、、。试着理解这句“为学日增,为道日损”的涵义,就是当我们把自己的固有观念扬弃时,心中空无时,本源自会顺应而来,自然开化,我们才可能和那个造物的本源精神汇合。此刻,我再也不是原来的我,虽然看上去我还是我,因为我放弃了那个陈旧而固执的自我,与本源精神相合了,所以这个我就是真我。真我就是与本源的精神相互感应,交汇贯通,这就是很多具有深刻思想家不能理解中国的“天人合一”文化的原因,因为,为学日增,知晓的故有既定观念越多,与源头的距离越远。这就是为什么天真的孩子离神圣越近的缘故。孩子更多的时候是大人的老师,很多细心些的家长能够体会到其中的感受。

 

与本源相合,就是与道同行。与道同行者心君出也,君出了尹令动,所以,孔子言:“君子动而天下动。”君者道也,忠君者,真诚于道也。知道者,顺势自然而行,逆势自然而止,一切自然而然,心无挂碍,不以固有不变的定义荣为荣,不以固有不变的耻为耻,似若随波逐流,不以变化而丢失原则,不以拥有而视为既有,不自以为是,即是。

 

天人合一就是悟道的人走向了与造物精神(道)相融合的形容方式。从道的全面性来看,人类只有认识到造物本体的精神之后,才有可能树立起真正的符合全人类发展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才能在不离弃本体的轨道上持续发展,自由创造。这就是道所要告诉人类的方向和轨迹。人类只要背离的道,就背离了人存在的法则,就自然灭亡。

 

道之大,天之理;人之道,德之力。人的品德就是道的表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条条奔西天,人生就是一场求道、知道、证道、成道的过程。道隐藏在所有生命现象中。而人们因名利远道而近利,远近而求远,就如喜欢关注大人物的小伎俩,很少关注小人物的大本事一样。求道,说难,难于上青天,说易极易。道家真人曰:“修道不难,真诚二字矣。”底气是因为自己对于自己内心的真诚,勇气是自己对于道义的真诚,大气是对于生命的博爱,生气是对于狭隘的思维。

 

道可以统御一切学说的灵魂,道可以驾驭一切心灵的轨迹,有道可以使人类兴盛,使国家繁荣,使人民幸福安康。可见,一国之强不在乎其表,不在乎其时,不在乎其势、其声、其谋、其形、其态、其状、其力、、、。只在乎其何时有道。而道来自于真诚,中国屈辱百年,自尊受挫,每个人积极渴望从失去尊严的自卑中走出来,走向自信自强自尊的道路。而一个人如果为了捍卫自己或者国家的尊严,失去了真诚,那么对于尊严就是一种最大的贬损。

 

我们每个人都有需求,在精神需求中,我们为了找回自信、肯定自己去寻找自己的立场,而立场只是自我局限的意识状态,这就是很多人真情爱国立场的主因。而我要问的是,是道大还是国大?我们中国人追求强大,是为了什么?在道义和道德的面前,你是立足于道,还是立足于国?这个问题很关键,这就是我写这篇文章的原因。因为这个问题的结果,其实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存亡。因为无道之国必亡的道理,谁都懂。而偏偏很多真情爱国的志士,为了这个国家的尊严,无私正义到了极点。你说他们小民大帝心,他们认为爱国正义凌然,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直在其中,真在其中。豪迈正气冲云天。就是看不起那些看似“不爱国”,专挑国家毛病的的人。而那些你们认为“不爱国”的中国人,就不是中国人吗?鄙视那些不爱国的中国人“爱国者”,首先憎恨这很多中国人,这叫爱国吗?我们到底怎么去爱我们这片土地上所有的中国人,才是真正的爱国啊!

 

如果一群人爱国爱的不说真话,爱国爱的没有人格,爱国爱的相互咒骂攻击、相互埋怨鄙视,爱国爱的没有道德,爱国爱的没有国际道义,爱国爱的以偏概全来维护我们名义上的尊严时,这样的爱国有意义吗?这样的爱国主义有必要存在吗?一个民族,连什么是爱国,怎样去爱国都不知道时,这样的爱国主义使我深切地我感觉到了一种邪恶的化身。老子在2500年就以超凡卓越的智慧,博大的慈悲心遇见到了今天的危机,绝对的印证了那句名言:" 天下皆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每个国家的人民都是需要去自强和自信。在我们没有自信的时候,最少不要去以一种回避的眼光去自欺。一个人和一个国家的自信根本不可能建立在没有道义支持的基础上产生,这样的信心不是纯粹的扯王八蛋子给人弄着玩吗?依靠权谋,手段,技巧,虚张声势的二流智力手段来实现强国梦,二流的手段永远都只能打造出三流的徒有其表的形式。

 

智力是个人的小智慧,一万个人的小智慧依然是小智慧,因为他们有一万种不同的“私”想。这种散乱的智力,无法构成一个有力的整体,所以以智来谋强国的路线绝不可取。德力是顺应道之力,具有与本源相合的力量。因为优良的品德是大智慧的凝练的结果,人人具有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品德,国力就自然强大的。法制是保障社会安定的基础,德力是发展兴盛的根本,教育方针是德力的有效保障,道德修养保障人强,人保障国强,这才是国家的发展之道,持久之道,兴盛之道。

 

顺便说下成人教育和孩子教育的区别:成人教育需要读经典、和大智慧美德的书籍,通过大智慧的熏陶和独立思考的习惯来完成道德修养的提高。孩子教育,着重于养成良好的习惯,良好的思想习惯和行为习惯可以锻造孩子的品德,而大智会都凝练在品德之中。这就是教育强国最基本的要素,而我们如今的教育理念和体系已经非常落后了。

 

很多爱国人士反对那些因为不公、不平的草民阶层发出的真实的声音,觉得这样会给更多的中国人带来自卑心理。我深切的感到太多的中国人连对面自己真实的状态的底气都丧失了,连面对实际缺陷和错误的勇气都没有,羞见于世人,还妄谈爱国强国,自信自强,简直是羞辱他们自己喊出的那一句“侠之大者,真在其中”的气势。

 

真正的自信是什么?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底气,是一种具有无所畏惧的勇敢,是因为与道而合的正义(真正的道义)在支持着自己,是面对一切阴暗、权威时的不惊不惧;是面对一切孤立、挖苦、误解时的不卑不亢。只有对自己心灵和情感真诚的人,才会是自信的,自信就是强者。也只有真诚才会是“知”道者,因为在在他的真诚地追求希望和梦想的路上,早就经历过了心灵所需要经历的磨难与考验。在自信者的眼中,阴暗的心态是痛苦的扭曲状态,他们用阴暗呻吟着一种令人怜悯的表态。有人说可怜者必有可恨之处,而在强者的眼中,可怜者只是不相信自己可以成为一个强者,因为他们就从来没有用一种真诚的态度去相信过自己的心灵,他们相信的仅仅是这个世界遍地在奴役自己的谎言和表面现象。如果没有人告诉你们怎样去追求自己的幸福,怎样去做一个强者,那么我今天就告诉一些人,那些心灵躲在阴暗的角落里,唱着豪情状语的那些希望用形式换来自信的志士们!

 

还有很多嘲笑道德的人,他们不懂道的含义,以为道德是统治阶级灌输强求的标准和要求。其实道德都在自己的心中,你只要真诚的去信奉自己,这个世界谁骗的了你?何为立足于道,不要相信任何形式的谎言,世界上只有自己的心不会骗你!良知即天道。甄别谎言就先去修炼自己的大智慧吧!独立思考,善于观察。大智慧多半源于宗教,佛教基督,是正教,宗本教育,本源之智。世界上没有几个教派能堪称“宗”教之名。人们误读了太多的词汇,那是相信了太多的谎言。

 

爱是真情,国是形式,因形式而费真情,是固执,是愚;因真情而不拘形式,是开化,是智。知“道”是为了什么,为了自己去活的人有德就够了,足够做一个健全的好人。若你真爱国,就去知“道”,知“道”起初是为了怜悯拯救自己的阴暗的心,而怜悯自己就需要宽容他人,慈悲众生。也可以为国家担当,为了人类造福,追求自己更高的意义和价值。知道了,你就会领悟造物的价值总和。去用道的感应揭开丑陋和虚伪,并用道的精神去顺应人性、人心、人的需求持续发展,去显示造物对于人类所希望的那样,在创造并自律的持续存在。而现在面临的危机是人的自私和自然的损耗之间的矛盾,而不是国与国之间的争强好胜。

 

师以道高为大,
学以他优为先,
爱以情真为要,
国以育德为基。

 

危机与忧患意识是良知的觉察与体现,在这个最好也是最坏的时代——强国之路,存亡之路,所有的人都问问自己去吧!立足于道?立足于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