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胖和尚、瘦道士-看看道家的养生——减肥的朋友必看

 王华91 2014-08-01
     道家以养生为尚的思想发展出一套进食之道,孙思邈在《五味损益食治篇》等著作中提出“饮食有节”,主张少吃多餐,认为“善养性者,先饥而食,先渴而饮。不欲顿而多,则难消也。常欲令饱中饥,饥中饱耳。”又说:“ 一日之忌,暮勿饱食。”进食时要保持精神愉快:“ 人之当食,须去烦恼;食归熟嚼,使米脂入腹。”进食后用“温水漱口,令人无齿疾口臭。”“凡清晨刷牙,不如夜刷牙,齿疾不生。”早在一千多年前就系统地提出进食的卫生保健知识,是饮食文明高度发展的体现。节食:这一思想是道教饮食文化的重点内容之一。它包含两重意义:一为少吃,每餐吃到八成饱左右即可;二可为节制荤腥油腻的饮食。纵观当今世界西方以动物性原料为主体的膳食结构,带来了众多食源性的“文明病”,东方相对的要少得多,已足可证明道教饮食养成生学说的正确性、科学性。                                                      道家饮食宜忌:饮入口而缓咽;食入口而细嚼;温热之饮; 精细之食;微渴而饮;微饥而食;饮不过多; 食不偏食;善食蔬果;节食鱼肉;晚餐食少; 早餐食好;晨起两口热水徐徐咽;饭前两口饭汤缓缓喝。虚寒忌凉冷;实热忌饱食;空腹忌饮酒; 饥饿忌暴食;练功忌醉酒;练功忌饱饭;练功忌暴饮;忌强饮、强食;五谷变馊为忌;五果变腐为忌;五畜变味为忌;隔夜茶水忌饮;隔日蟹蚌勿食。                        饮食贵在守时。饮食守时是按规定的时间摄取食物。饮食适量可用"无饥无饱"来衡量。那么,如何做到饮食守时呢?我国传统的饮食习惯是一日三餐制,早、中、晚每餐之间间隔时间约为4-6个小时,早上七点左右、中午十二点左右、晚上六点左右。道教经典坚持此饮食规律,对饮食不守时提出批评和劝诫。道教特别反对夜食。夜食不宜,不仅是道教徒生活经验的总结,也是有科学根据的。我们晚间睡眠休息时,胃应当停止工作,与身体其它器官同时休息。如果晚餐过晚或睡前进食,胃肠就不得不在睡眠的时间继续进行消化的工作,这样既影响睡眠质量,肠胃工作也无法取得良好的效果,饱食即卧生百病。早晨醒来,必定周身不适,早餐也没有胃口。
     道家的益气养生学说促进了“食补”和“食疗”的发展,在中国开拓出“药膳”这一独特的食物品种。在养生食品中家常食用最普遍的豆腐,就是汉代淮南王刘安门下一批方士修道炼丹的产品。一些著名的医药学家往往又是道教的信徒,东晋的葛洪、梁朝的陶弘景、唐朝的孙思邈都是虔诚的道士,以他们的信念和医学知识创造出“食治”的理论和配方,如孙思邈说:“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血气。若能用食平疴,释情遣疾者,可谓良工。长年饵老之奇法,极养生之术也。”又说:“ 夫为医者,当须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用药。”

   中药许多原料同时也是食物的原料,擅长医药的必然精通某些食物原料的性能和药理,所以优秀的中医没有不精通“药膳”的,孙思邈就以《食治》和《养老食疗》这两部巨著享誉千古。医学家加盟烹饪,这就在饮食文化中增加了一支专事开发特种食品的生力军。由于以食防病、治病的功效深入人心,民间才有“医食同源”、“药补不如食补”的说法。

   从医学观念来看,饮食得当,营养均衡,有助于延年益寿;饮食失当,又可能成为致病之由,以科学的食物配方改进人体的营养状况,完全符合现代营养学的要求。某些“药膳”还与民俗结合,形成特殊的食俗,如端午节的雄黄酒、重阳节的菊花酒,或是驱邪祛风,或是明目清心,一直延袭至今。

   道家对烹饪工艺的贡献是,将道教炼丹的“火候”概念引进烹调的制作。炼丹本是道教修炼的方术,这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通过某些药物的熔炼、熬制加工成丹丸药饵服用;一是以人的精、气、神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内功的修炼,凝聚成内丹。这种炼丹以神为体,意为用,在修炼中对意念的把握称为“火候”,这一概念用在烹饪中,就是对食品加热制作过程中,掌握火力大小强弱的恰到好处。在唐代以前的烹饪用火,只有“火齐”、“火剂”的说法,从唐代以来什么大火、小火、微火、文火、武火、明火、暗火、余火、活火、死火等丰富多彩的用火技术,使食品的制作具有多种口味,所以唐人笔记《酉阳杂俎》说:“物无不堪吃,唯在火候,善均五味。”善于用火的道教观往往能制作美味佳肴,泰山斗姥宫的金银豆腐、武当山紫宵宫的芝麻山药、青城山天师洞的白果烧鸡都蜚声海内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