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乡土温岭--历史人物

 绿趣lvqu_3 2014-08-01

戴复古

    戴复古,南宋著名江湖派人。字式之,南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出生在天台道黄岩县南塘屏山(明宪宗成化五年分黄岩南三乡设立太平县,即今之温岭市新河塘下)的一个穷书生之家.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号石屏、石屏樵隐。天台黄岩(今属浙江台州)人。生不仕,浪游江湖,后归家隐居,卒年八十余。曾从陆游学诗,作品受晚唐诗风影响,兼具江西诗派风格。长期生活在社会中下层的百姓中间,部分作品抒发爱国思想,对民间百姓的疾苦有着亲身的经历和深刻的了解,故而关心民生疾苦,具有现实意义。一生诗作繁富,着有《石屏诗集》、《石屏词》等。

    他的父亲戴敏才,自号东皋子,是一位“以诗自适,不肯作举子业,终穷而不悔”(楼钥《戴式之诗集,序》)的硬骨头诗人,一生写了不少诗,但留下来的很少。曾写过相当有名的《赋小园》诗,又有名句:“人行踯躅江边路”。 

    戴复古不但继承乃父的诗迷,也继承了乃父的风格,并予发扬光大,俨然成一派首领。更可贵者,他一如乃父,不肯作举子业,宁愿布衣终身。他耿介正直,不吹拍逢迎,不出卖灵魂而求功名利禄,也与乃父一样,终穷而不悔。

    在南宋那纸醉金迷的时代里,戴复古选择了一条怎样的道路呢?

第一,继承父志,迷进了诗歌之中,以吟诗为业,把富贵功名抛到九霄云外。
据他的前辈、挚友楼钥回忆:“一日携一大编(诗稿)访余,且言:‘吾以此传父业,然亦以此而穷。’……余答之曰:“夫诗能穷人,或谓惟穷然后工,……子惟能固穷,则诗昌矣!”’这在当时热衷于科举以求功名进身的台州知识分子中,可谓独树一帜。
第二,登门拜师。据《黄岩新志》载:“其诗远宗少陵,近学剑南。”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又登三山陆放翁之门,而诗益进。”(楼钥《序》)可见他确是登门拜陆游为师的。与杜甫一脉相承的爱国主义、现实主义诗人陆游,此时诗名震朝野,《剑南诗稿》是戴复古效仿的范本,程门立雪,终于登门拜师,在一代大师的亲身教诲之下,“刻意精研”:“诗益进”,达到了“自有清远之致”的境界(见《黄岩新志》)。
第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元人贡师泰追寻他的行踪,概括为:“南游瓯闽,北窥吴越,上会稽,绝重江,浮彭蠡,泛洞庭,望匡庐、五老、九嶷诸峰,然后放于淮、泗 ,以归老于委羽(黄岩羽山)之下。”(《石屏集.序》)他的游踪主要在长江中、下游一带,涉足于当时与金人处于拉锯状态的北方边界淮河流域。 戴复古的晚年是在委羽山东麓度过的,有他自己的《委羽山》诗和羽山脚下的戴公祠为证。这段时间常和儿、孙辈及家乡至交诗词唱和,但也不忘国事。
    总之,戴复古是我国南宋后期江湖派诗人中最杰出、最典型的代表。他游历江湖时间之长,范围之广,作为一个清寒的江湖专业诗人,对国家命运、人民生活之关切、忧虑,对统治者及投降派之愤慨、谴责,都代表了当时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愿望,喊出了人民的心声。市政协港澳台侨与文史学习委员会主任吴茂云称谢复古“他不但是温岭人的骄傲、中国人的骄傲,也可说是亚洲人的骄傲。”还说,鲁迅先生年轻时,也非常喜爱戴复古诗词。鲁迅33岁时,在北京“京漂”,买到了一部《台州丛书》,这部书中的《石屏集》(即戴复古作品)有残缺,鲁迅先生就借了一部,从1913年8月下旬起,一字一句手抄(影抄)《石屏集》,花了整整80天时间,抄写了十卷《石屏集》。
乡土温岭——历史人物
     温岭市文化大厦戴复古雕像
 

谢铎

谢铎(公元1435-1510),字鸣治,号方山,桃夏(今温岭大溪桃夏)人,是明成化、弘治年间文学风尚转变时期代表诗派“茶陵诗派”的重要作家,同时又是当时承程理学一脉的著名思想家。

  谢铎少颖悟,能为韵句。十四岁从族叔谢省学习《四书》、《毛诗》。约十九岁入县学,二十五岁举乡试第二,三十岁时中进士,与同榜李东阳一起被选入翰林院为庶吉士,次年授编修,预修《英宗实录》。成化九年被旨校勘《通鉴纲目》,上《记西北备边事宜状》和《癸已封事》。秩满,升侍讲。

  谢铎“性孤介”,早年怀着满腔报国热情步入仕途,提出种种改革措施,却由于复杂的社会环境而屡屡受挫,曾三仕三隐。后官至礼部右侍郎,国子监祭酒。正德五年(1510)二月二日,谢铎病卒于家中,年76岁。朝廷赠礼部尚书,谥文肃。

  谢铎著作颇丰,有《元史本末》、《方石史论》、《尊乡录》、《桃溪净稿》等。谢铎在乡居期间致力于乡邦教育事业,创立方岩书院。整理乡邦文献《赤城新志》、《赤城论谏录》、《赤城别录》等。在整理大量乡邦文献基础上,谢铎提出了他的台学源流观。由于受叔父谢省的影响,入仕后先后从事《英宗实录》、《宪宗实录》的修撰,《通鉴纲目》的校勘,以及担任《历代通鉴纂要》润色官,在此期间又写了大量的史记、史诗,逐渐形成他的理学思想,即纪事在于明道,明道在于践行,践行在于实用。

乡土温岭——历史人物
       谢铎画像

顾歧

顾歧(1864—1944),字乃西,今温岭市太平街道人。

清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壬寅科乡试副榜举人,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废科举设立太平中学堂,被聘为教习,后任松门高等小学校长,黄岩扶雅中学教员等,一生执教五十余年,往来讲学于温、黄两县。退职后在泽国、路桥、箬山创办书院。顾歧一生工诗文,著有《研学斋诗文稿》、《旅杭记略》等。

 

创办“箬山书院”,用温岭方言讲学

顾歧于上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末在箬山创办“箬山书院”。

乡土温岭——历史人物

乡土温岭——历史人物

书院租用在箬山北山头(今石塘镇东湖村)陈兆送家,顾歧给书院自题了一副有点诙谐俏皮的楹联:箬自谁名,山灵欲问二三子;书宜早读,院长今逾七十春。从内容上不难看出,顾歧题写这幅楹联时年逾七旬了。

民国时期,除了公立箬山完全小学外,箬山办私塾有北山头的春夫先生(陈璋)、阿珠先生,山头顶有阿权先生,打爿岙有阿奚先生(当年读私塾的学生出于对先生的尊敬,延续至今一般不提先生的姓),他们都是用闽南语给学生讲授的。

当时,因为箬山的乡民通过海上陆上与外界商业往来逐渐频繁,陆上经商的就需要用温岭话与内陆商人沟通,学会说温岭方言尤为重要。顾歧是箬山所办私塾中惟一用温岭方言讲学的,他是太平人,对此可谓是轻车熟路。

他的教科书以《幼学琼林》、《尺牍》、《纲鉴》、《唐诗》、《千家诗》为主。顾歧的教授风格是:倡导风雅,弘扬学术。顾歧学贯古今,博采众长,教授有方,深得地方俊彦、乡民的赞赏,因此踏入书院求教、求字、问学的人真不少。在他的精心教授下,箬山海岛渔村角落一批学子脱颖而出,可谓桃李芬芳。

讲学期间,留下墨宝

顾歧在箬山讲学期间留下了几多墨宝,翰墨飘香悠远。1928年为正在建造的海滨庐(现称陈和隆旧宅)旭升楼东门题写了一副楹联,上联为:沧海列层楼,堪为蛟龙栖息。这11个字雕刻在门边的石头上,字迹工整大方,苍劲有力,虽经岁月的磨痕,但笔画仍清晰夺目,有浓烈的沧桑和厚重感。但左右门联命运不一样,下联由于石头风化剥落,已了无痕迹。

2009年,温岭市文联诗词家协会要编一册《温岭楹联集成》,来箬山搜集有关资料,去里箬村拜访了陈和隆的嫡孙陈祥堂先生,幸好找回了这副记录在纸上的下联,内容是:青山多古意,聊容卧虎藏身。

1934年农历6月,顾歧为箬山董班岙(今为打爿岙)禹王庙戏台题写一副楹联:“滨海沐神庥,水土既平,报赛须凭贤董事;孟秋演新剧,宫商迭奏,听歌莫问某班名。”

说起这幅楹联,当地庄道炎老先生记忆犹深,感觉那场景历历在目。当时题写这副楹联时,他站在顾歧的身旁磨墨扶纸,目睹了先生成竹在胸、一气呵成的全过程。

2004年该戏台改建时,将柱子楹联印录后重新雕刻而成,保持了书迹与内容,为后人保留了一方墨宝。

为陈和隆海滨庐撰写《陈氏小园记》。1930年,顾老还为陈和隆的海滨庐撰写了《陈氏小园记》一文:

“有山焉,层层包裹,故曰箬。箬又分内外两层,故曰外箬里箬。和隆陈公,卜居里箬者也。其先世迁自闽东,至公而海上商业,日形发达,乃筑层楼,建杰阁,远望渔船风帆沙鸟,无不毕陈于前,洵足乐也。惟是依山作屋,架海为庐,而无金谷之园林,平庄之花木,以点缀其间,犹未足以云乐。公于宅之东偏,拓基址,砌岩石,垣墉围其外,中辟一小园,地不过数十步,花不满百多种,而设施得宜,遂觉草有忘忧之意,花有解语之容,鱼多情而听琴,鸟识趣而逐酒,庾信之赋小园,尚无此乐境也。公于暇时,每坐此以怡情,或呼朋饮酒,对客谈情,尽乐极欢,不复知尘世理乱事。向尝厕身其间,俯仰上下,逸兴遄飞,殆所谓小瀛洲非耶!公既乐此,尤乐与人共此乐,顾无一言以勒诸石也,可乎哉!爰泚笔而为之记。”

落款:愚弟顾歧拜撰,瑞安许苞书,于中华民国十九年六月。

这篇短文两百多字,把陈氏“卜居里箬”、“迁自闽东”、从事“海上商业”、“依山作屋,架海为庐”、“辟一小园”、“呼朋饮酒,对客谈情,尽乐极欢”等等概括无遗。

沙子在《温岭县志通讯》1988年第一期上评论此文:“构思缜密,文辞清婉,情趣恬淡。状小园之静景动态,丝丝入扣;抒主客之闲情逸致,淋漓酣畅,确是一篇优美的散文。”

珍藏着两首七绝手稿

已故乡贤黄昭隆先生是顾歧在松门执教时的学生。顾歧在1943年八秩寿辰时寄赠给黄昭隆七绝二首以怀师生离别之情:“老来多病又多愁,惭愧漫将寿启投。不拟设筵惟望贶,秋风吹到箬山头。”“师生离别五经春,仍复关怀盲老人。义重如山情似海,为余传语谢诸君。”从以上这两首七绝内容看,顾歧是在1938年离开箬山的。

其弟子黄昭隆于1978年步《追和顾乃西恩师》原玉作了七绝二首,流露出对恩师的敬仰之情:“人生阔别古今愁,曾把抛砖引玉投。四十年前蒙训读,鸿踪长印北山头。”“而今大地已回春,启后承先仰古人。检箧重吟清妙句,如闻教诲语谆谆。”

虽然这两位老先生已仙逝多年,而庄道炎老人受黄昭隆生前之托,把顾歧的这两幅手稿深深珍藏着。

王纶

王纶故居位于东塍镇岭根村下店,北枕里庄溪,可听流水鸣琴。故居分祖居与东宅。祖居是王纶父亲建于清同治年间,迄今已有150多年历史,系王纶与胞弟王维的合宅。

王纶,字剑外,东塍镇岭根村人。生于1892年。毕业于北京陆军大学。王纶是国民党军中有名的儒将和军事天才,力主抗日。1928年1月任国民革命军第一集团军第一参谋长,11月13日任参谋本部高级参谋。1929年1月22日升任参谋本部第三厅厅长。1932年2月4日任军事委员会第一厅第一处处长,9月26日兼任参谋本部第一厅副厅长。1933年4月17日升任参谋本部第一厅厅长。他生性好马,在“泸沟桥事变”前后,抗击日寇中指挥有方,日特务知其独好马性格,买通其勤务兵而送一烈马,并伏于树上乘其驯马时进行刺杀,因子弹打中马后,坠鞍身亡,时年43岁。

1934年,王纶出资为故乡建造大型三孔石拱桥,长50米,宽4.5米,高7米,名连山桥,1936年建成,并请北京大学校长蒋梦麟为桥题额,迄今完好依旧,很有人文与建筑价值。连山桥与岭根老街和古驿道相连接,距王纶故居约百米开外。老屋坐北朝南,村人称为“后门”,原因是建房时大门前巷道太狭窄,如拓道开衢,必将波及邻舍,王家就改拓后门为主通道,家中操办一应大事,都改从后门进出,免于扰民,故称“后门”。

老屋为硬山顶砖木两层结构,门厅7间,两厢6间,正屋7间,围成20间老宅大院,院中道地以卵石铺成龙、凤、铜钿等图案。寓意龙凤呈祥,财源广进。中堂前阶下的中央,以卵石铺甃出交叉的民国党旗图案,规范清晰,这可能是王纶兄弟俩在民国时期的杰作。四周檐廊条石光滑规整,中堂石磉精雕着圈线,廊柱上的拱托木雕饰件古朴简约,花窗并图美观,西下椳原有廊屋楼道连通王纶东宅,现已倒塌,荒草中遗有门道残存。

王纶东宅建于民国15年(1926),当时王纶戎马北伐,委其家母操建,系硬山顶砖木结构的中西合璧两层小楼,正屋7间,两厢4间。正屋中堂上原建有五层亭楼,登楼可俯瞰环视全村风景,也用以家丁护院暸望。因为系木建筑,年久受风雨淋蚀,为规避倒塌危险,在1950年拆除上三层亭楼。东宅坐西朝东,西与祖屋原有楼道相通,东大门前横陈一条长长幽深的巷弄,苍苔斑驳,古韵悠悠。大门两边开有两扇耳门,可进入两厢迴廊。入大门,过石板道地,踏石阶上中堂。门墙上方排列着四幅长方形的以瓦片粘接的铜钿花墙图案,正屋二楼前沿建有圆木椎形木栏杆,楼檐下倒挂着一排葫芦形木雕装饰,美观优雅,房间开木框玻璃窗,可见建房时已受到现代建筑文化的溶浸,纵观东宅,堪称一座舒适可心的寓所。

目前,王纶故居, 按修旧如旧,恢复原貌的要求,正在着手保护与修缮。

乡土温岭——历史人物
                     临海岭根村王纶故居

 

陶宗仪
    陶宗仪,字九成,浙江台州人。元至正八年(1348)三月,赴考进士,因议论政事而落第。

  后来,陶宗仪入赘松江都漕运粮官员费雄家,与妻元珍客居泗泾南村,筑草堂以居,开馆授课。从此弃科举,谢绝浙帅泰不华、南台御史丑闾、太尉张士诚荐举。课余垦田躬耕,被誉为“立身之洁,始终弗渝,真天下节义之士。”教学之暇,与弟子谈今论古,随有所得,即录树叶,贮于瓮,埋树下,10年积数十瓮,到了晚年,他让学生们挖出那些瓦罐,指导他们把树叶记载的资料,分门别类,抄录整理,编写了一部三十卷的《南村辍耕录》。在这部书中,琴棋书画、字帖碑刻、语言文字、种子技术、风土人情、历代掌故、街谈巷议等等,都有记载。《南村辍耕录》对于研究古代生产、科技、经济、政治、历史、文化、风俗等,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为学术界所重视。这就是“积叶成书”的典故来历。

  陶宗仪中年以后,有大量诗作表达魂牵梦萦思乡之情,有“风景不殊乡音远,梦归夜夜浙江船”,“赋归归未得,长夜梦台州”之句。回乡祭扫诗曰:“江汉悠悠为客流,先茔回首泪滂沱。”当地小学辅助读物上,有“乡贤诗作”章节收有这些佳句。

  由于刻苦努力,陶宗仪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著作除《辍耕录》外,有搜集金石碑刻、研究书法理论与历史的《书史会要》9卷,汇集汉魏至宋元时期名家作品617篇,编纂《说郛》100卷,为私家编集大型丛书较重要的一种。还著《南村诗集》4卷、《四书备遗》2卷,以及《古唐类苑》、《草莽私乘》、《游志续编》、《古刻丛钞》、《元氏掖庭记》、《金丹密语》、《沧浪棹歌》、《国风尊经》、《淳化帖考》等。

  当地人带笔者来到台州市路桥区峰江街道下陶村——陶宗仪的出生地,参观村民自发集资建造的陶宗仪故居,只见一座典型的江南民居,宽阔的院落,散堆了一些过去的老物件,正房的柜子里摆满了陶宗仪的著作样本。

  村负责人介绍,早在2005年,他们就委托徐永明、杨光辉两位学者整理出版了《陶宗仪集》,并召开了首届“陶宗仪学术研讨会”。修建陶宗仪故居时,他们还征集故居对联,有网友的对联很恰当地表现了陶宗仪的生平:“陶九成,工诗文,善书画,立身自洁,始终弗渝,真天下节义之士;辍耕录,载典章,记制度,六合之内,朝野之间,实世间史家绝书。”

  企业家陶文傲提供了主要赞助建立了陶宗仪故居,希望让陶宗仪的风气传递下来。乡土温岭——历史人物


赵大佑

赵大佑(1510—1569),字世胤,号方崖,明黄岩冠屿(今温岭大溪冠城)人。明嘉靖十四年(1535)进士。为刑部侍郎时,秉公执法,得罪严嵩,被贬官秩。后复起用为南京刑部尚书,改南京兵部尚书。一生清正廉明,“勋业著于官,行谊闻于乡”。善书,有晋人风骨,著有《燕石集》。有明一代,盛行建立坊表,旌表人物。尚书坊就是为兵部尚书赵大佑而建。斯人已去,地名犹存,让人追念。温岭老城关的人都知道有个尚书坊。

授凤阳推官。调任广东道监察御史巡按贵州时,宣慰使安万铨行为不法,先捕杀其同党张仁、李木。巡抚刘某受安贿赂,威逼大佑。大佑笑道:“人臣苟利社稷,死生以之,吾何爱一身哉!”安知不可逃脱,穿囚衣服罪。林则徐的两句诗:“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即源于赵大佑的这句名言。
    为刑部侍郎时,奉命审查尹庶人。严嵩嘱宽大对待,大佑不从,历数尹之罪过。严嵩恨极,激世宗怒,贬官二秩,后复起用为刑部尚书。齐庶人杀害仆人,却诬陷儒生陆某,法曹畏势不敢断,大佑毅然断之。太监马广犯法当处死,有人行重贿求缓办,则立奏朝廷杀之。有一冤狱数年不得昭雪,叹道:“死,重辟也,法官知其冤不为白乎!”遂为之平反。官终南京兵部尚书。
    善书法,有晋人风骨。诗文温雅俊爽,有《燕石集》。温岭县城原有纪念赵大佑的尚书坊,现温岭的一个地名至今都为尚书坊
    赵大佑墓原位于马止山上,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晚期兴修水利时被毁,仅留两只石虎保留于赵大佑纪念馆前,石虎现为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乡土温岭——历史人物
                     纪念馆前的石虎

     现今,在大溪镇桥里村有为当地群众计划投资兴建的赵大佑纪念馆。
乡土温岭——历史人物
               图为赵大佑纪念馆主体建筑。


 

戚继光

    戚继光虽然不是浙江人,但戚继光在台州抗倭使得倭寇遂不敢再犯台州沿海,为台州人民保卫家园,赢得了台州人民崇高的敬意。

    明代嘉靖年间,倭寇大举侵扰我东南沿海,勾结奸民海盗,大肆劫掠,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1559年,朝廷委任戚继光为台金严参将,赴浙指挥抗倭。戚继光招募义乌矿工训练戚家军,教以适应江南水田地区作战的“鸳鸯阵”战法,建立水师,给了倭寇以沉重的打击。戚继光在海门四年,转战台州各地,历经桃渚、海门、新河、白水洋和长沙大捷,大创倭寇,取得了九战九捷的胜利,史称“台州大捷”。从此,倭寇遂不敢再犯我台州沿海。海门人民为纪念戚继光的抗倭功绩,明代即于城隍庙戚家军驻兵处建立戚公祠,塑像纪念。解放后,党和政府为保护文物古迹,1964年省文管会拨专款维修,1966年遭到破坏,1984年国家再次拨款维修,并开辟《戚继光抗倭史迹陈列》,1987年1月戚继光纪念馆正式开馆。人们感念戚继光的丰功伟绩,纷纷为之立碑建祠。
乡土温岭——历史人物
戚继光纪念馆

  戚继光在温岭也留下了深深的印记。石塘镇的“上马石”,也和他有关。相传戚继光抗倭大捷,凯旋班师,途经此地。因戚将军骑的是高头大马,而路旁刚好有一块巨石,戚将军顺势将它当作垫脚石,在此上马,于是此地就被命名为“上马石”。现今,在温岭市区以及新河镇都有继光路,这也是人民为了纪念戚继光而命名的。

 

张文郁

    张文郁(公元1578年-1656年),天台茅园(今莪园)村人,天启二年中进士,任工部营缮司主事,因监修皇极殿、中极殿、太极殿有功,升都察院右都御史兼工部左侍郎。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辞归天台故里,著有《度予亭集》。

    清军入关以后,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广大汉族人民奋起反抗。清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闰六月,张文郁与张煌言、钱肃乐等人辅佐鲁王朱以海监国(代理皇帝暂掌国政),文郁晋升为工部尚书。胞弟文郊也率义勇赴杭州为张国维参赞军务。南明在军事上连连奏捷,颇有一线生机,但与唐王朱聿互相倾轧,给清军以各个击破之机。

  1646年6月初,南明的杭州江干守将方国安率三万溃兵从新昌方向沿途烧杀抢掠而来,所经之地留下的惟有焦土和哭声,天台眼看就要遭殃。在这危急关头,张文郁一面派人至关岭迎接,答应出巨额银款犒军,一面从四乡以斗米五钱的高价购买军粮,使得溃兵驻天台三日,未曾胡作非为。

  张文郁辞官后,在天台县城华光巷安家,开始精心营造住宅。鼎盛时期,其住宅由三进主屋、九个厅堂、三个大院、四条弄堂、外围6到10个小院子组成。台州民间称“三透九明堂”,旧居原有的建筑规模很大,有“十八”道地之称。现存建筑的占地面积为2143平方米,由度予亭、来紫楼、三逸阁等组成,庭院内还点缀有假山、鱼池、小桥等,是一处兼有园林特点的民居建筑。

  清顺治七年(公元1650年),72岁的张文郁走出了这座他精心营造的住宅,在天台县西北13公里的桃源坑找到了他的寄情之所,当时的桃源是桃花盛开的世外美景。走出了这座人造的园林,年迈的张文郁在桃源的桃树下吟诗弹琴,桃花间的张文郁明朗而宁静,心静如水的张文郁面对桃花,过着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张文郁死后葬在此地。

 乡土温岭——历史人物

     张文郁故居内景

乡土温岭——历史人物
    故居柱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