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税后净利润为基础计算公司的自由现金流,为什么需要在计算过程中对企业的利息费用进行调整? |

 pgl147258 2014-08-01

公司实际的自由现金流是100-(100-10)×10%=91,而不是92。

为什么这里要减去9元的所得税,而不是之前计算的8元?因为我们认为,利息费用是可以抵税的。如果计算无利息的自由现金流,那么就要当作从没有利息费用来计算,也就是100-10=90元的基础上计算所得税。之后,额外增加的利息费用,实际上对现金流的净影响是9元(付出10元,但是可以少交1元所得税)。

至于为什么要调整利息,如果你能明白什么是自由现金流,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自由现金流将公司划分为两面:资产和经营,以及投资者。其中,投资者包括两个部分,长期债权投资者和股权投资者。公司经由资产和经营产生现金流,进而分配给投资者。这里的现金流,就是自由现金流。所以,自由现金流未来是会分配给债权和股权投资者的。

而利息费用(严格来说应该是长期债务的利息费用)则属于分配给债权投资者的现金流。因此,在计算自由现金流的时候,不应包含利息费用的流出,也就是要将利息费用加回。这样,在下一个分配给投资者现金流的环节,它就可以正确的计入债权投资者的现金流。

【弈骁的回答(3票)】:

这个是不考虑“税盾”效应的公司自由现金流(主流看法),当然也有含“税盾”效应的公司自由现金流。

不考虑“税盾”效应的公司自由现金流,MrToyy的计算是正确的。

本人一般从EBIT开始计算,而不是从净利润开始计算,考虑问题会直接很多。

EBIT(1-T)+折旧与摊销-资本性支出-营运资本增加=(100-10)*(1-10%)+10=91(当然也可以将折旧与摊销-资本性支出合并在一起看)

(EBIT-I)*(1-T)+折旧与摊销+I*(1-T)+资本性支出-营运资本增加=(100-10-10)*(1-10%)+10+10*(1-10%)=91;

之所以不考虑“税盾”效应的公司自由现金流会成为主流的主要原因是:在进行估值时现金流要与折现率相匹配,选择WACC做折现率则必须选择不考虑“税盾”效应的公司自由现金流

不考虑“税盾”效应的公司自由现金流对应的折现率为WACC=E/(D+E)*权益资本成本+D*(1-T)/(D+E)*债务资本成本;而考虑税盾效应的折现率=E/(D+E)*权益资本成本+D/(D+E)*债务资本成本。由于在D+E保持不变的情况下,WACC将不受D/E的影响(印证了MM理论第一定理,不考虑负债,资本成本不影响企业价值),而含税盾效应的折现率则会受到D/E的影响。而我们在估值中一般都假设公司将按照目前的经营状态继续下去,也就是说在估值中采用目前的资本结构(理论上采用任何资本结构均可),即可对公司进行估值(要注意理论上而言,WACC计算中D/E应该按照市场价值而不是账面价值估值,CAPM测算的权益资本成本也是基于市场价值的,最后可以通过迭代取得最为正确的WACC和D/E,在此不再赘述)。

当然你也可以选择含税盾效应的公司自由现金流进行估值,但是对应到折现率也应该改为E/(D+E)*权益资本成本+D/(D+E)*债务资本成本,随着D/E的变化导致权益资本成本、债务资本成本、E/(D+E)*权益资本成本+D/(D+E)*债务资本成本均发生变化,你在假设资本结构改变时,必然要考虑其对以上三个因素的影响,重新估计你的折现率,而且由于D/E是根据市场价值来的,你估值的目的就是求得E的市场价值,会陷入死循环的。

因此,正统的估值教材,包括注会教材、各项估值理论书籍都是直接摆出公司自由现金流量(FCFF) =(税后净利润 + (1-税率)*利息费用 + 非现金支出)- 营运资本追加 - 资本性支出,

【Phoenix的回答(2票)】:

题主的公式是错误的。

公司自由现金流量(FCFF) =(税后净利润 + (1-税率)*利息费用 + 非现金支出)- 营运资本追加 - 资本性支出
应该把税后净利润改成税后经营净利润

自由现金流量又称股权现金流量或者股权自由现金流量

是以息税后经营净利润扣除经营负债产生的现金流量,换而言之:他是经营性数据

那利息费用体现在哪儿呢?利息费用是金融性数据,体现在债务现金流量里面。

即:债务现金流量=金融负债增加-利息-股利。

债务现金流量+股权现金流量=实体现金流量。

而净利润就是实体现金流量的数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