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郭德纲屡遇高人(3)

 xc活人的娄子 2014-08-02

    恍如隔世

    教会我唱西河大鼓的是老艺人王玉田先生。王先生是盲人,专攻西河的三弦演奏。那时,我和小五经常到建物街的王家去玩。

   王先生家住在大杂院里,靠北的一间房,记忆中,那时一间很黑的屋子。老先生个不高,稍胖,脸上有些浅麻子,那年估计得有70多岁。那时,他给陈凤云弹弦,每天下午,要到文化站演出。两件事给我的印象挺深。一次是某次下大雨,陈凤云来晚了,为了不让观众干等,忘先生自弹自唱一段《韩湘子上寿》,哎呦,那叫好听,老腔老调,韵味十足。另一件事有点意思,夏天演出,天太热,陈凤云正唱呢,突然,弦声停了,再一看,王先生抱着弦子睡着了,全场观众哄堂大笑,笑声惊醒王先生,三弦声又响起来。

   我唱的西河大鼓《太公卖面》,《走马观碑》等,都是王先生教会我的,此情此景,历历在目。那个小黑屋里,一个老头闭着眼,坐在炕边,谈着三弦,一个小孩站在墙角,大声唱着,院内的其他人,各忙各的,对门的小女孩好奇的观望着。回忆往事,恍如隔世。
初次登台

    学艺期间,偶尔会有演出,便是消夏晚会。在天津,一到夏天,各个公园里常有露天演出,有相声,京剧,评剧,梆子,轻音乐等等,一演就是三个月,演出不收门票,观众只要买票进了公园,就能去看演出。

   当时,在院子里演出的,不乏天津的相声名家,如于宝林,冯宝华等人,说的基本都是传统相声。我登台说相声,也是在这样的露天场地里开始的。

   天津市第二工人文化宫里,每年都有河东相声队的演出,负责人叫陈树宽,是陈凤云的哥哥。据说早年也学过说书,头次上台,半小时便把一月的书全说了,从此告别舞台,转向行政工作。数十年辅导群众文艺,曾获天津“七五”立功奖章。

   那时,陈老师负责第二工人文化宫相声的演出,我和小五的第一次登台就在这儿。说是台,就是在长廊里,演员在台阶上,观众在台阶下站着看。

   听到要演出的消息,我好激动,和小五一遍遍地对着《五行诗》,当时也没有大褂,心想,只好借后台的。

   到了第二工人文化宫,找到长廊,陈老师看着我俩,说:“上吧。”

   我怔住了,怎么连大褂都不给穿呢?日后想起来,后台有大褂的也没几个。都是业余演员,说相声是爱好,置办大褂干吗?同场的演员有于鹏,张奎清,郭世忠,辛玉成等,其他的就没印象了。

   上台后,我倒是没忘词,也没什么人小。观众里有一位坐轮椅来的大胖子,只有他一直冲着我小,后半段,我几乎是冲着大胖子说的。

   多年后,我一直以为,那个坐轮椅的大胖子,给了我很大的鼓励。我希望他健康,更希望他快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