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使用十倍股公司库?私人定制你的投资组合

 donghailongwag 2014-08-03


换肤: 字体: 收藏一下
发布时间:2014-08-03 16:33:17   

  策划:本刊编辑部 主持人:《红周刊》张宇

  嘉宾:深圳十倍股研究中心 黄寒笑

  嘉宾介绍:黄寒笑,管理学硕士,海杉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执行董事、投资决策委员会主席,十倍股研究中心创始人。10年国内外证券投资、基金管理经验,国内第一批投资境外美国证券市场专业机构投资人,历任华侨城投资控股康佳集团投资经理、晴川资本首席分析师、基金经理助理,长期从事资产管理。

  《证券市场红周刊》编辑部张宇:这周俺比较凌乱了,越要写到十倍股公司库应用,心里愈发紧张,毕竟市场先生给予十倍股的买入机会太少了!街头溅血是最佳的买入时机,但是这其中也包括自己的血,有多少人能够承受反人性疯狂行为带来的孤寂?而且经过2013年大水漫灌,很多好公司已经没有了好估值,这也令十倍股纸上谈兵。

  深圳十倍股研究中心黄寒笑:十倍股实践起来难度的确不小,其中有效的方法还有待完善。你说得对,与其说是投资十倍股还不如说是股灾投资,当市场满地鲜血的时候,那才是十倍股开工的时间点。从严格意义来讲,在2000~2010年十年大概也只有3次买入机会。我们对于十倍股的选择本身具有巨大局限,就以目前我俩讨论了7期的投资方法,只能找到其中一部分的十倍股,比如百度、万科、云南白药,大概只占到所有十倍股的10%以上。

  张宇:那么,就如同你此前所言,剩下这90%的十倍股公司事后也不知道为什么上涨,更别提事先潜伏了,而实际买入后能够长期持有的投资者更是寥若晨星。今天有位雪球网友问我买过几个十倍股,我回想了下,格力电器、网宿科技等都曾经暂时拥有过,但没有一个能够拿到十倍,这其中既有人性的问题,恐怕更多的还是对于企业长期前景的把握不够。

  黄寒笑:这是很多投资者的通病,看得不够长远。俗话说,市场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不确定性是投资最大的风险,亦是最大的魅力所在。应对市场波动最好的方法就是找到上市公司身上那些不会随着证券市场的投资群体眼光而发生变化的根本价值——什么东西是长期为社会所需要的,是不会被磨灭的价值,这是投资人可以依靠的根本基础,也是这个飘忽不定的市场中的定海神针。

  张宇:这也正是我们十倍股公司库建立的初衷,即找到那些不可磨灭的企业价值,而这也是区分成长和伪成长的试金石。且闲话少叙,这期有请寒笑同学来演示下十倍股公司库的使用方法以及如何私人定制一个属于自己的投资组合。

  十倍股公司库标准

  重新复习一下我们的十倍股公式:巨大的市场+成长阶段早市值体量小+估值低+竞争优势+牛逼的管理团队=大概率的十倍股。OK,没有问题了,那么我们可以衍生出五个评判标准。

  1,公司主业一句话总结;

  2,未来行业发展空间巨大;

  3,公司竞争优势突出;

  4,公司管理层足够优秀;

  5,估值有足够安全边际。

  分拆这5个标准逐一详解:“公司主业一句话总结”,要求上市公司业务简单且易于了解。如果公司业务太过于多元化,不仅给公司带来估值困惑,比如复星医药、科大讯飞的估值,而且也不利于公司聚焦主业。这家公司的业务是否一句话就可以说明白呢?如果可以,那么这家公司是可以在能力圈圈以内理解的。“投资人并不需要做对很多事情,重要的是要能不犯重大的过错。”所以最好是在你的竞争优势圈之内选股。人们对于非常复杂的事物天生无法具有判断能力,即使以今天的眼光来看,许多行业的产业发展可能远远没有人类所估计的那样乐观,比如风电、太阳能等,虽然这类公司在政策的阳光雨露下活得滋润,却是非市场化的公司,未来行业如何演绎也非投资人的常识所能判断。

  因为A,所以B。这样的简单逻辑是人类认知常态化能力。而因为A,或者B或者C到X的变量,最后得出某种可能预想的结论,这种多个变量的公司研究,其结果的可靠性我认为已经超出人类分析的极限,比如说经济学家短期预测经常出现偏差,股评家每日点评也只能骑墙头。所以研究公司的发端必然是公司业务一定要简单,或者找到一个能够尽可能少变量的分析角度。

  “未来行业发展空间巨大”,民国时期的纺织业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例证,当年女工每个月可以去看两场电影,每周都可以喝得起可口可乐,甚至可以吃一次荤。这并非说民国好,而是纺织技术在民国时代属于高科技企业,就像今天的IT公司,收入自然是当初最高的职业之一。由此可见发展阶段对于理解整个投资的重要程度,但恰恰这个因素被很多投资者所忽略。

  什么是巨大的发展空间?对于公司目前销售来说,单个产品是百亿级别的产品,甚至千亿级别市场空间的产品,这样的大空间才有可能酝酿大公司。近期市场蓝筹板块集体反弹,这从根本上来说是市场长期估值的波动,这些公司再成长十倍的概率几乎是零。在中国股市上,许多公司基本上100亿市值就到头了,很多公司上市之后就是长不大,所以选股最好低于50亿,市值太大,空间有限。如果行业进入井喷阶段或者某一项技术渗透率不断提升,或者新模式刚刚被开发出来,那么市场具有广大的运行空间。

  消费、医药、互联网,尤其医药处在长期上升的周期,我们没有理由错过,这是一个时代的浪潮。未来中国更大的浪潮在于互联网,这个领域是极少数中国能够相对同步于全球进步发展的领域,人的一生赶上这样的浪潮死而无憾。想要变得富有,或许仅仅依靠教科书式的研究,或者CFA远远不够。

  “公司竞争优势突出”,竞争优势是一家公司的护城河,是上市公司利用各种经营资源形成经营壁垒后而产生的持续超额收益能力,可以是来自政府的特许牌照,可以是强大的客户粘性,可以是独特的资源禀赋,亦可以是品牌、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一般来说,拥有强大竞争优势的公司同时拥有较高的毛利润率。经济市场是由一小群有特许权的团体和一个较大的商品企业团体所组成。后者大多数是不值得投资的,值得我们投资的是提供特殊商品和服务的企业,这些商品和服务的特殊性是:有消费需求、无近似替代性产品和不受法律规范。

  还记得可口可乐总裁那句话吗?——如果可口可乐在世界各地的厂房被一把大火烧光,只要可口可乐的品牌还在,一夜之间他会让所有的厂房在废墟上拔地而起。这是品牌的顶级层次,即已经控制了消费者的心灵,这在消费板块尤其如此,比如看到了榨菜就想到了乌江,拿起了手机就想到了苹果,想吃瓜子就买洽洽……这就是品牌的力量,同样洽洽薯片失败的原因也在于乐事、薯愿四大品牌阵地坚不可摧,或许坚果是洽洽更好的选择,三只松鼠就聪明多了。

  而TMT科技类公司的竞争优势则生命周期更为短暂,因为科技产品迭代很快。美国2000年的科网泡沫时期,思科涨了1059倍,戴尔、微软涨了593倍、156倍。但是随着产品渗透率的提高,计算机成为大众的日常消费品之后,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原本的竞争优势丧失了,这也是泡沫破灭的深层原因。银河证券的一篇科技股的研报,认为高成长和快速下滑是科技类成长股的必然特性,30%~40%的市场渗透率是一个规律,也是科技类成长股的“渗透率魔咒”。

  “公司管理层足够优秀。”先来做一道选择题:当一家公司的投资报酬率在市场平均水准甚至以下,却一再产生过多现金时,管理层有三个选择:

  (1)忽视这个问题,以低于平均的报酬率继续做转投资;

  (2)购买成长中的企业;

  (3)把盈余发放给股东。

  不理智的管理层会在这里犯错。巴菲特认为,惟一合理且负责任的做法只有将盈余回归给股东:提高股利,或买回股票。这是判断管理层是否理智的关键。另外,管理层还必须足够坦诚到“可以放心地把女儿嫁给他”,巴菲特主张,“无论是否属于一般公认会计原则的资料,或是超出一般公认会计原则要求的资料,只要它能帮助具有财务方面知识的投资者回答下列三个重要的问题就应该公布,其一是这间公司大概值多少钱?其二是它未来的发展潜力有多大?其三是从过去的表现来看,管理者是否能够充分掌握公司的营运状况。最后,管理层能否拒绝机构跟风的做法,这种做法通常使得理性大打折扣。

  “估值有足够安全边际”,甚至可以说没有估值低就没有十倍股,估值是中国投资人、当然也包括美国等全世界的投资人的陷阱,得出这样的结论是来自于历次股灾中被毁灭的估值,每次鸡犬升天的牛市,催生了大批的股神,也造就大量的炮灰,这个问题刚才咱们就聊过,只有大熊市才可以提供十倍股的买入机会。

  张宇:估值这块我依然持保留意见,寒笑同学,消费、医药行业估值还容易理解,低了就买。但是据我观察,TMT类成长股的估值往往在股价爆发之初便非常高,因为都是先有概念,后有业绩,等后面业绩有了,增长往往也快结束了。比如乐视网刚上市的时候99倍的市盈率,可是它上市之后一直在涨,因为它契合了互联网传媒的方向。就在它阶段涨幅最高的时候,今年1月份股价却提前于创业板指数下跌,无他,只是因为业绩增速下来了,2013年净利润同比增长只有31.32%,再看一季报和中报预告,同比增速均出现了明显滞涨。所以我觉得对于TMT类成长股,在估值方面是不是可以稍微放松一下要求?

  黄寒笑:你说得也不无道理,但是有便宜的估值何乐而不为呢?而且十倍股成长过程中蕴藏着巨大的风险,如果能够便宜买入就能够睡个安稳觉,这也是我们刚才说到的,十倍股买入机会寥寥。

  张宇:如果有低的估值当然更好啦!否则高估值,一旦低增速必然残酷双杀。从你上周说要讲十倍股公司库的应用以来,我一直在想,成长股究竟该怎么操作?它炒的是预期,更是预期差,你看A股很多成长股,股价都是春江水暖鸭先知,业绩还没有回落的时候,股价就先下跌了。而那些已经翱翔天际的成长股更是经不起一丁点儿的利空,哪怕是你EPS低于预期1毛钱,都把股价打得稀里哗啦的。更郁闷的是,中国的成长股持续性不够,特别是TMT类的成长股,搭上顺风车突然冒出一个高增长,可是业绩暴增之后却又是一地鸡毛,比如苹果概念股莱宝高科,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触摸屏产品“增收不增利”局面继续恶化。而网宿科技在经历了去年业绩大爆发之后,不知道后面还有多少空间?

  黄寒笑:相对来说,还是消费和医药领域的十倍股增长比较稳定,它们的护城河比较深,而且受景气周期波动影响相对较小,而且一般来说比较容易理解。那么投资者可以先筛选出十倍股公司库,然后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和预期收益私人定制一个投资组合。我们经过长期的摸着石头过河,探索了一个从数学上来说,成功概率较大的方法。

  张宇:哦,什么交易方法?你的意思是跟价值投资不太一样,十倍股的成长投资应该适当分散,以回避高成长过程中的风险。

  黄寒笑:主要是仓位的分配。从十倍股公司库里挑选稳健成长的个股进行总仓位50%的配置,并作为底仓长期持有,这部分资金合适投资十倍股及N倍股;拿出剩下30%的仓位投资于能够翻倍的个股,并以此来跟踪印证公司是否有十倍的潜力,这部分仓位适合1~3年操作一次;最后20%的仓位可以来点激进的进攻性品种,6~12个月操作一次,重点是一年翻倍的公司。交易中要注意,每个公司的仓位不能超过20%。

  张宇:也就是说,100万,每只股票买入不能超过20万,这有点分散了,我觉得100万,3只股票就可以了。不过,这仅是一家之言。说说止损,你们是怎么做的?

  黄寒笑:有三种做法:1,如果回撤8%,直接斩仓不需要知会基金经理;2,暂时不做风控,只亏利润,除非公司发生根本性事件打击。比如10元建仓成本,涨幅80%到18元,只有股价回撤至成本价再做止损;3,公司上涨至目标价,但是无法判断股价是否见顶,而公司的估值、所处行业依然向好,那么此时卖出股票收回成本,留利润仓位继续持有。按照这种方法,既可以保持总体市值的稳定,也可以通过激进仓位来提升组合的业绩。

  张宇:在止损上,杀猪杀尾巴,一个人一个杀法,每个人的风险承受能力不同。我觉得各位投资朋友们可以参考这个方法,结合自己的情况再私人一下。另外,黄老师,十倍股选了,组合构建了,人也不能闲着,还得去追踪公司价值的变化。就像你前面讲的民国纺织女工的故事,人的需求总是会发生变化的,这也影响着公司价值的变化,公司存在就是为了满足人的需求,所以如何把握社会大众对于本行业的需求以及需求被满足的程度需要花功夫去研究的。通常你们私募是怎么追踪公司的?

  黄寒笑:我们一般关注这么几点:1,公司估值的变化;2,公司内在价值的提升,比如收购了现金奶牛业务,或者持续体现出强势洗脑广告;3,十倍股公司库的公司新闻更新;4,公司主业的变化是否有季度业绩支撑;5,公司发展方向是继续提升内在价值,还是在毁灭内在价值。

  张宇:是啊,人人道“股价易变,价值不变”。但是随着时代发展,有些公司的价值也是会发生变化的,投资者不能买了十倍股就束之高阁,而是要不断地重新认识这家公司,判断这家公司。毕竟,成长的风险无处不在,即便是最优秀的公司也不能幸免,也会出现暂时的业绩回落,遭遇成长的烦恼。寒笑,下期咱们来谈谈十倍股成长的陷阱吧。

  黄寒笑:好的,各位投资朋友们,下期再会!

  欢迎投资朋友关注红周刊官方微博http://weibo.com/hzkstock、微信:证券市场红周刊,雪球账号http://xueqiu.com/2994748381,也可以关注我们个人:

  黄寒笑:http://xueqiu.com/tobedoubt;http://weibo.com/huanghanxiao(新浪微博);张宇:http://xueqiu.com/7383092954;http://weibo.com/1829440391(新浪微博)

分享到: 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