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彝走廊边缘 领略一份神秘

 一江春水向大海 2014-08-03

汉彝走廊边缘 领略一份神秘  


[原创] 汉彝走廊边缘 领略一份神秘 - 路人@行者 - 路人@行者奔走于拖乌山和泥巴山(1)

前言:为了雅安至西昌高速公路,我于2008年10月27日从北京取道成都飞抵西昌,夜宿冕宁。10月28日从冕宁出发翻越拖乌山到达石棉,11月1日离开石棉翻越泥巴山离开横断山区。一周的时间里,领略了高山之巅的十月飘雪,分享了雅西高速的壮观会战,感受了108国道的惊魂历险......

一、奔走于拖乌山和泥巴山(1)
  汉彝走廊边缘 领略一种神秘

  一个彝族聚居的神秘区域,隐藏着从成都到云南途中罕见的高山湖泊、高山草甸、高山湿地“三高”美景;一本传世的藏家谱系记录,揭开了拖乌山彝寨背后无人知晓的数百年巨变史诗。
  在石棉县境内的拖乌山上,原始森林群落密布,传说中的孟获城演绎着千年传奇。这里独特的山岳地貌和彝寨风情,一天天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们注意。如今,在雅安“南大门”的群山峰峦之中,穿越拖乌山的雅泸高速公路双螺旋洞设计,又将把一个新的世界公路工程创意正在变成现实。为了这个梦想,我再一次踏进了这片神秘的土地……
[原创] 汉彝走廊边缘 领略一份神秘 - 路人@行者 - 路人@行者

 

1.1 神秘领地多美景

  “拖乌山”位于凉山彝族自治州冕宁县与雅安市石棉县交界处,海拔4700多米,108国道线需经菩萨岗垭口翻越此山。人们从石棉出发行车大约一个小时后,国道108线接连绕出一个个“之”字弯,就来到了彝族人聚居的地区拖乌山。再过去,就是凉山州冕宁县的地界了。
[原创] 汉彝走廊边缘 领略一份神秘 - 路人@行者 - 路人@行者2006年5月于菩萨岗
[原创] 汉彝走廊边缘 领略一份神秘 - 路人@行者 - 路人@行者2008年2月于菩萨岗
  在栗子坪彝族乡孟获村的一处路口下车,徒步而行,朝着当地一处高山湖泊“月亮湖”的方向进发。大山在脚下连绵起伏,山间醉人的红叶透露出一片片瑰丽的色彩。
[原创] 汉彝走廊边缘 领略一份神秘 - 路人@行者 - 路人@行者2006年5月于孟获村
[原创] 汉彝走廊边缘 领略一份神秘 - 路人@行者 - 路人@行者2008年2月于孟获村[原创] 汉彝走廊边缘 领略一份神秘 - 路人@行者 - 路人@行者2008年10月于铁寨子
  沿着该机耕小道前行数十分钟后,眼前豁然开朗——很难想象,这高山里面竟藏着清澈见底的海子和千亩草甸!
[原创] 汉彝走廊边缘 领略一份神秘 - 路人@行者 - 路人@行者2005年10月于G108
[原创] 汉彝走廊边缘 领略一份神秘 - 路人@行者 - 路人@行者2006年5月于月亮湖
  上半年花开的时候,那才漂亮哩!月亮湖边的野生大叶报春花全部开起来的时候,那毛茸茸的肥厚叶片中间,伸出一枝枝花茎来,将一朵朵娇艳的红花呈现在人们的眼前。而在月亮湖的周围,透出油油绿意的青山夺人目光,一阵微风吹来的时候,月亮湖水泛起层层的涟漪,景致十分迷人。
[原创] 汉彝走廊边缘 领略一份神秘 - 路人@行者 - 路人@行者2006年5月于月亮湖
[原创] 汉彝走廊边缘 领略一份神秘 - 路人@行者 - 路人@行者2006年5月于月亮湖
  实际上,在整个拖乌山区,这样的高山湖泊众多。比如栗子坪省级自然保护区公益海景区,就有大大小小、连在一起的海子5个,它们被当地人们称为“五连海”,这里也是雅安境内高山海子最为集中的地区。
  一条林区的碎石公路从密林中间穿越而过,两旁的彝族人家房屋不时地从远处映入眼帘。山间的流水淙淙作响。越往风景优美的公益海深处走去,原始味儿就越发浓厚。
[原创] 汉彝走廊边缘 领略一份神秘 - 路人@行者 - 路人@行者2006年5月于孟获村
  温泉、飞瀑、雪山、森林,羊群、马匹、彝寨、大片颜色鲜艳的荞子花……这些拖乌山的“特殊符号”,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风景画,在不同的季节,吸引着一个个过路游客在此驻足停留。
  高山湖泊,连同高山草甸、高山湿地,加上颓垣几处、牧民几家……在四川到云南沿途海拔2000米左右的地带,拖乌山这个被专家学者称为‘民族走廊’的地带,非常罕见地集‘三高’美景于一身!”
[原创] 汉彝走廊边缘 领略一份神秘 - 路人@行者 - 路人@行者2006年5月于月亮湖
  在拖乌山区,那里春季绿草茵茵,夏天山花烂漫,秋来满山红叶,冬至素裹银装。在一块块土地上,人们千百年来一直在静谧的大山里生息繁衍,这里同时也是野生动、植物们生活的“乐园”。
   据了解,仅以野生的报春花来说,整个四川的50余种野生报春花品种,石棉县就发现了30多种。而在原生态的拖乌山区,更是保存了其中不少的野生珍稀品种。许多野生植物,千万年来也一直在拖乌山这里生长着。
   据当地村民介绍,在拖乌山上,每年秋天的时候,路上经常都能看到野鸡、小熊猫、猴子等大摇大摆走过的身影,珍稀植物如红豆杉、原生高山杜鹃等也是这里随处可见的“特产”。
[原创] 汉彝走廊边缘 领略一份神秘 - 路人@行者 - 路人@行者2006年5月于菩萨岗

1.2 汉彝走廊多传奇

  在栗子坪彝族乡孟获村,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传说,显然在当地人们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
  然而在孟获城时,记者发现那里其实已经看不到城了,这个充满了历史之谜的地方只剩下一片高山草甸。到了秋冬季节的时候,经霜的草甸显出一片金澄澄的颜色,在周围青山的包裹中,十分抢眼。在相隔不远的山脚处,还有非常难得一见的红石滩。
[原创] 汉彝走廊边缘 领略一份神秘 - 路人@行者 - 路人@行者2005年10月于铁寨子[原创] 汉彝走廊边缘 领略一份神秘 - 路人@行者 - 路人@行者
  据当地老百姓传说,那些石头是诸葛亮南征打仗的时候被血染红的。而实际上,那是石头上长了一层红色地衣类微生植物(这种微生植物需要非常良好的生态环境才能生长)的原因所致。
  这里除了生物的多样性,独特的人文和社会风情也一直笼罩着非常神秘的色彩——这是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原因一直很少有人真正进入到大山的腹心地带。
  在冕宁县地界的彝海(原名“鱼海子”),是整个拖乌山区最大的高山湖泊(彝语叫“乌勒苏泊”),它犹如一颗熠熠生辉的蓝宝石镶嵌在海拔2000多米的羊坪山上。[原创] 汉彝走廊边缘 领略一份神秘 - 路人@行者 - 路人@行者2005年10月于菩萨岗[原创] 汉彝走廊边缘 领略一份神秘 - 路人@行者 - 路人@行者2005年8月于菩萨岗
  “1935年5月22日,刘伯承和小叶丹在彝海结盟后,彝族毕摩沙马马海和他的堂兄沙马尔各带领红军抄近路,翻越孟获城、拖乌山,从马鞍山垭口直逼安顺场,顺利通过了这里,并经擦罗、马鞍山垭口抵达安顺场,最后红军完成了胜利强渡大渡河的千古传奇……”石棉县的一位从事党史研究的人士说。[原创] 汉彝走廊边缘 领略一份神秘 - 路人@行者 - 路人@行者安顺场:翼王悲剧地,红军胜利场
  据介绍说,事实上,当年红军穿越彝区最为艰难的地段,主要就是包括拖乌山在内的这段“彝汉走廊”的边缘地带。在解放后,拖乌地区从凉山划出来,加上汉源、越西等地划出来的一部分土地,就组成了石棉县。如今,沙马马海当初带领红军行军的道路虽然已经湮没在了群山峻岭之中,但红军在当地留下的精彩故事,却完整地保留了下来。
  在时间更为久远的清代末期和民国时期,一些外国人以及国内的不少专家,也曾先后多次来到拖乌山地区活动或作过社会调查,并且向外界透出了当地族群的神秘、奇特生活和故事。
  而除了这些传奇外,在拖乌山的一个个地名当中,还包含了许多至今让当地人都不清楚的“谜团”……[原创] 汉彝走廊边缘 领略一份神秘 - 路人@行者 - 路人@行者2005年10月于菩萨岗湿地[原创] 汉彝走廊边缘 领略一份神秘 - 路人@行者 - 路人@行者2006年5月于菩萨岗湿地

1.3 拖乌地名多谜惑

  “拖乌山中的‘拖乌’,在彝语中究竟是什么意思,有人知道不?”“不晓得……”对于提问,当地的老人们和懂得不少知识的人都称“弄不清楚”。
  “如今,在石棉不少的地方,都还有不少‘堡子’的地名。比如利济堡、广元堡、堆金堡等等……在过去,只有藏族人居住的村落才称为堡子,而夷人(彝族)居住的地方一般都称为‘寨子’,而不叫做‘堡子’。”石棉县的一位尔苏藏族老人说。
  原来,“拖乌”这个地名最开始并不是从彝语而来。相反,在这片彝族人长期居住的地区,它最初却是从一个西番(藏族人的一支,即现在的尔苏藏族人)喇嘛而得名。
  据一位专家的研究发现,拖乌之所以能查到与现代西番人的关系,是由于宗教的原因。
  “凉山州冕宁县有名的王姓大鼓和尚(即本教喇嘛)世家,有二十四代大鼓和尚的谱系表,第一代叫拖乌于喜降措,拖乌这个地名的称呼,就是由此而来。”
  据介绍称,在明代以前,凉山西番的支系包括尔苏、多须、尼汝等支系,其中冕宁的西番人共有8个部落。而住在拖乌山地区的,就是尼汝人中有一房叫“吴尼汝都”(多须化了的尼汝人)的王姓人。一直到清朝末年和民国初期,拖乌山上大多都还住的是藏族人。
  “‘吴尼汝都’这家人最早迁到冕宁后世居拖乌,其房名就变成了地名。因拖乌人后来又给姓王的多须支系人上门(入赘),因此又姓王。”
  据《四川土夷考》记录称,在明朝及以前,拖乌山地区所住的西番人,和当时松林土司王家所辖的48个堡子,都是同为一个支系的尔苏藏族人。原来,在明代时期,甘洛越西一带属越嶲卫,辖镇西守御千户所及邛部长官司;冕宁为番卫,辖冕山桥后守御千户所。《四川土夷考》明确记载说,拖乌地区所住的就是番族(藏族)人。一位藏学研究专家称,从记录的这些文字中可以清楚看出,明代的学者把“番”和“夷”两族作了清楚的区别,并且记录了拖乌地区原来基本上是藏族部落的居住领地。  
  “从拖乌山翻过去之后,以前记录的古地名五宿、结古就是今天的伍宿、曹古——今天离冕宁城二十里地有伍宿村,村中居民都为西番,都姓伍,是‘吴尼汝都’部落的伍姓这一支,多须化了的尼汝人。结古即今之曹古,是因‘鲁姑汝都’中的错古(即罗姓)一支世居此地而得名。”目前这些地方居住的都已经是彝族人了。[原创] 汉彝走廊边缘 领略一份神秘 - 路人@行者 - 路人@行者
  “拖乌”之谜,清晰地找到了答案!然而,人们印象中十分神秘的拖乌山,似乎早已忘记了这段历史。往来行走在车流滚滚的拖乌山上,却很少有人想起这一个个湮没在历史深处的“谜”……


湍湍渡河绕巴山,
且随飞鸟上云端,
泥巴山口举目望,
心海豪情激峭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