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今名联鉴赏》(三)

 陋室书屋2 2014-08-04

《古今名联鉴赏》(三)

黄道周对联一副

 

【作者简介】

黄道周(一五八五~一六四六):字石斋,自号石斋。明福建东山岛(原属漳浦县)人。38岁中进士,任过翰林院编修、少保兼太子太师、吏部和兵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为抗御清兵被捕,忠贞不屈,英勇就义。

 

回绝洪承畴劝降

史笔流芳,虽未成名终可法;

洪恩浩荡,不能报国反成仇。

【鉴赏】

上联以“史笔流芳,虽未成名终可法”,首尾嵌入“史”、“可法”;以“终可法”之语,不但颂扬了史可法的忠义,而且作者也借此表明自己要以史可法为榜样,坚决不降清,不作贰臣。

下联“洪恩浩荡,不能报国反成仇”,首尾嵌入“洪”、“成仇”(谐音“承畴”),以“反成仇“之语,对洪承畴(字彦演,号亨九。先仕明,于松山之败后降清)不思报答明朝的“洪恩“,反而战败降清,引清军入关的行为给与了冷嘲热讽。

此联是一副巧妙的“嵌名联“,联中爱憎分明,态度坚决,褒贬之词,皆落地有声,向劝降者坦露了天日可鉴的心迹。

 

李渔对联四副

 

【作者简介】

李渔(一六一〇~一六八〇):初名仙侣,后改名渔,字谪凡,号笠翁。江苏雉皋(今如皋)人。明末清初文学家、戏曲家。18岁补博士弟子员,在明代中过秀才,入清后无意仕进,从事著述和指导戏剧演出。后居于南京,将居所命名为“芥子园”,并开设书铺,编刻图籍,广交达官贵人、文坛名流。著有《凰求凤》、《玉搔头》等戏剧,《肉蒲团》、《觉世名言十二楼》、《无声戏》、《连城壁》等小说,与《闲情偶寄》等。

 

题兰溪且停亭

名乎利乎,道路奔波休碌碌;

来者往者,溪山清静且停停。

                               

【鉴赏】

    兰溪市位于浙江省中西部,三国吴在此设三河戊。唐咸亨五年建县,因兰江古称兰溪,故名兰溪县,有“三江之汇,七省通衢”之称。且停亭的“停亭”二字同音,这种取名特饶有趣味。

    上联“名乎利乎”,说明世人到处奔波忙碌,其实质不是为名忙,就是为利忙,有世人“生于名利,死于名利”的感慨。

    下联“来者往者”之意,化用了“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参见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也点明了上联“利乎名乎”所问的用意。末句劝人“且停停”,意为名利本为身外之物,又何必为之忙到老,忙到死?

    全联意蕴深刻,藏而不露,令人回味。上联两个“乎”(平声)为节点,与下联两个“者”(仄声)相对,可以看出,对联的平仄节点并不完全要像律句那样必须交错出现。

 

题庐山绝顶

足下起祥云,到此者应带几分仙气;

眼前无俗障,坐定后宜生一点禅心。

 

【鉴赏】

    庐山地处江西省北部鄱阳湖盆地,九江市庐山区境内,濒临鄱阳湖畔,雄峙长江南岸,是三山五岳中的“三山”之一。庐山绵延九十余座山峰,犹如九叠屏风,素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历来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称。历代题诗极多,以李白《望庐山瀑布》最为著名。”

    作者登上庐山绝顶,将眼前景色尽皆略去,而直写自己的心中感受,令人飘飘欲仙,欲罢不能。作联以写景为易,以写情为难;以写世俗为易,以写仙道为难;以写物为易,以写心为难。而李渔此联写仙即为写情,写禅即为写心,是以能予人以一种无穷的感化力量。

    上下联前五字的平仄格式等同于律句,第二句的前三字“到此者”、“坐定后”为领词,不计平仄,且皆用仄声为佳。

 

除夕赠程蕉鹿

世间桃李尽出公门,何须腊尽始芳菲,满眼无非春色;

天下鱼龙都归学海,不待时来方变化,启口即是雷声。

 

【鉴赏】

程蕉鹿,名汝璞,江南合肥人,清顺治四年进士。曾任户部郎中、贵州学政、浙江提学道等。李渔与之私交甚笃,有七古《高山仰止行赠程蕉鹿文宗》曰:“我仅当时识面人,相逢亦复念长贫。”

上联“世间桃李尽出公门“,言程蕉鹿弟子众多。“何须腊尽始芳菲,满眼无非春色“,此句承接上句意思,言程蕉鹿桃李满天下,一年四季皆为春色,非自然界的春色所能比拟。

下联“天下鱼龙都归学海”,称赞程蕉鹿学海深广,学子来归。鱼龙,比喻未成名和已成名的指才士。“不待时来方变化,启口即是雷声”,赞誉师生随时有机缘化龙腾飞。

全联想象丰富,引喻精当,誉人而不觉直露,爱才而不失亲切。惟下联末句“口”有出律之嫌。

 

自 

倘若魂升于天,问先世长吉仙人,作赋玉楼,到底是何笔墨;

漫云逝者其耋,想吾家白头老子,藏身母腹,于今始出胞胎。

 

【鉴赏】

对联中的挽联数量众多,精品不少,而自挽联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题材,其优秀者亦不乏其人。在诗、词、曲中尚无此类题材,可见对联的题材能够做到无所不包,无所不收,这确实是对联的一大优点。

上联以“倘若”假设自己仙逝,以“问”为领字,去问李贺文章为什么那样烂漫。长吉,即唐代诗人李贺,字长吉,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三李”。作赋玉楼,指李贺死后作赋之事。参见李商隐《李贺传》:“贺卒,母梦贺曰:‘上帝迁都白瑶宫,作凝虚殿。命某与文士辈纂乐章。今为神仙,愿母毋以为念。’”

下联以“漫云”自解,以“想”为领字,以老子为例,说明人到了七、八十岁有死,亦有生,这和庄子所说的“方生方死,方死方生”的哲学思想是相通的。耋,古指七、八十岁的老者。白头老子,传说老子在母胎有百十一年,出生时须发皆白。

全联以作者的李姓著名人物为题材,阐明了作者的人生观、生死观,虽有荒诞之处,但也充分体现了作者固有的人生哲学。

 

王夫之对联一副

 

【作者简介】

王夫之(一六一九~一六九二):字而农,号涢斋,别号一壶道人。湖南衡阳人。晚年居衡阳之石船山,世称“船山先生”。明末清初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与方以智,顾炎武,黄宗羲同称明末四大学者。王夫之学问渊博,对天文、历法、数学、地理学等均有研究,尤精于经学、史学、文学。著有《周易外传》、《周易内传》、《尚书引义》、《张子正蒙注》等。

清风有意难留我;

明月无心自照人。

 

【鉴赏】

明亡后,遗民多有亡国之痛,有不愿降清者,有奋起抗清者。王夫之此联是一副思明反清的对联,全联明着写景,实际上是在表明自己仍在思明,不愿臣清的心志。

上联嵌“清”,表明清朝“难留我”,我不愿意归顺清朝。下联嵌“明”,表明明朝虽亡,但在自己心中未亡。

 

蒲松龄对联一副

 

【作者简介】

蒲松龄(一六四〇~一七一五)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19岁应童子试,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名震一时。补博士弟子员。以后屡试不第,直至71岁时才成岁贡生。著有《聊斋志异》。

 

自勉联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鉴赏】

蒲松龄的这幅对联是在金声对联的基础增广而来的。金声的原联是:“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蒲松龄在落第后,增广金声之联以明志。

上联增广“有志者,事竟成”,表明一个人只要有志向,有坚定的目标,就一定会走向成功。“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是金声的原句,蒲松龄以此补充事典,以具体说明所增广文字的含义。破釜沉舟,据《史记》记载,“项羽前锋军救巨鹿,初战少利,项羽便率大军渡过漳河,破釜沉舟以激厉士气。终于杀苏角,虏王离,大败秦军于巨鹿之野”,后以“破釜沉舟”表示下定决心,义无反顾。百二秦关,泛指秦地,即今陕西。《史记·高祖本纪》:“秦,形胜之国,带河山之险,县(悬)隔千里,持戟百万,秦得百二焉。”裴因引苏林曰:“秦地险固,二万人足当诸侯百万人也。”司马贞索隐引虞喜曰:“言诸侯持戟百万。秦地险固,百倍于天下,故云得百二焉,言倍之也,盖言秦兵当二百万也。后来以“百二”形容秦陇地势险要。

下联增广“有心人,天不负”,表明一个人只要持续不断的努力,就连上天也不会辜负他。“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也是金声的原句,蒲松龄以此诠释增广之意。卧薪尝胆,指春秋时越国在吴越战争中失败之后,越王勾践常常睡在柴草上,尝着苦胆,以不忘国破之辱,时刻准备着复仇。三千越甲可吞吴,指越王勾践利用吴王夫差的野心,借机领三千精兵,攻下吴国主城,杀了吴国太子,擒了夫差,在吴越的长期对抗中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金声的对联,是一副评论历史事件的对联,从中也只能得出历史的经验教训,难及其它。站在别人的肩膀上可以看得更远,金声的原作,在经过蒲松龄的增广后,内容更丰,适用更广,尤其对失败者、失意者具有极强的激励作用。

 

廖鹤年对联一副

 

【作者简介】

廖鹤年:明朝进士。生平不详。

 

题醮坛

经忏可超升,难道阎罗怕和尚;

银钱能赎罪,原来菩萨是赃官。

 

【鉴赏】

此联以“醮坛”借题发挥,不禁令人感到义正辞严,而且令人发出会心一笑。道僧,祭神的坛场。

上联“经忏可超升,难道阎罗怕和尚”,从逻辑上指出宗教的虚妄。它的意思是说,以阎王爷的尊贵怎么会听一个小小和尚的祈求,为众生赐福消灾呢?更深刻的意思是,小小老百姓要指望高高在上的统治者过上好日子,也无异于是痴心妄想。经忏,指佛教经文和忏悔文。指请僧人或道士念经拜忏﹑祈福超生的仪式。阎罗,是梵文的意译,又译作“阎魔”、“焰魔罗”等,俗称“阎王爷”、“阎罗王”。和尚,也是译自梵文,它的意思就是“师”,和尚本是一个尊称,要有一定资格堪为人师的才能够称和尚,后来通称僧人为和尚。

下联“银钱能赎罪,原来菩萨是赃官”,也是从逻辑上菩萨难以救治恶人。它的意思是说,菩萨要么接受“银钱”替人“赎罪”而成为“赃官”;要么是“清官”,不能为人“赎罪”。此中更深层次的意思是说, “赃官”认钱,穷苦的老百姓无处找到公平。菩萨,是巴利文的音译“菩提萨埵”的简称,“菩提”意为“觉悟”,“萨埵”意为“众生” 或 “有情”(一切有感情的众生),它包括自觉和觉他两层意思,就是说,菩萨既是已经“觉悟的众生”,又是以觉悟他人为己任。

此联尖锐而辛辣,颜温而气不平,自是讽刺联中难得的上乘之作。

 

游俊对联二副

 

【作者简介】

游俊:明代蜀中永川人。

 

题襄阳三顾堂

两表酬三顾;

一对足千秋。

 

【鉴赏】

襄阳区位于鄂西北,地处汉水中游属南阳盆地边缘。

汉末刘备三顾茅庐诚访诸葛亮出山辅佐,传为佳话,渐成典故。三顾堂当时以此为题材加以纪念的。

    上联“两表酬三顾“,指诸葛亮在得到刘备三顾后,为其诚信感动,出山辅佐刘备,直到去世。两表,指诸葛亮的前后《出师表》。三顾,即指刘备三请诸葛亮出山事,

参见《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出师表》。

下联“一对足千秋“,指诸葛亮有隆中之对,定下了三分天下的战略,并以一生的努力去践行,因而成就了千秋伟业。一对,指隆中对,诸葛亮在刘与备相见后,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先取荆州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势,继而图取中原的战略构想。之后,诸葛亮出山成为刘备的军师,刘备集团之后的种种攻略皆基于此。因此事发生于湖北隆中(今湖北襄阳一带),因此后世称为《隆中对》。

此联为千秋名联,高度总结和概括了诸葛亮安刘定蜀的功绩。上联用“仄仄平平仄”的律句,下联用“仄仄仄平平”的律句,而不是“平平仄仄平”的律句,可备一格。

 

题成都新都升庵祠

荷花香罢桂摇秋,好风月尽勾留,酒不招李翰林,诗不和杜工部,睹一龛肖像,我激起谏诤精诚,蛮烟瘴雨砺贞操,况贬潮韩愈,转成化蜀文翁,系忠义于平湖,数百载仰言表行坊,何须问浩浩洞庭,澄澄西子;

衣带缓时人欲倦,臭皮囊勤摆脱,官莫寻谢知县,将莫遇马威侯,叹满地疮痍,谁有个痌瘝怀抱,落日浮云装幻境,恐哭汉贾生,犹似投江屈老,拜宝光而绕塔,十三层皆禅门觉路,再休管年年芳草,夜夜啼鹃。

 

【鉴赏】

杨升庵,即杨慎,四川新都人,字用修,号升庵。因受“议大礼”事件牵累,被充军云南永昌卫(今保山),寓居云南长达三十五年之久,直到七十一岁死于戍地。新都位于成都市北郊,居川西平原腹地,素有“天府明珠”和“香城”之称。

上联“荷花香罢桂摇秋,好风月尽勾留”,作者先写夏秋景色,将情融入秋日无边的风月之中。“酒不招李翰林,诗不和杜工部,睹一龛肖像,我激起谏诤精诚,蛮烟瘴雨砺贞操”,以此时不饮酒、不作诗,只是面对杨慎“肖像”,令作者陷入深情的缅怀之中。李翰林,即李白,因曾为翰林供奉,故称。杜工部,即杜甫,因曾任工部员外郎,故称。谏诤,直言规劝,使人改正过错,指杨慎“议大礼”之举。蛮烟瘴雨,指南方有瘴气的烟雨。也泛指十分荒凉的地方,参见宋辛弃疾《满江红》词:“瘴雨蛮烟,十年梦,樽前休说。”

“况贬潮韩愈,转成化蜀文翁”,用韩愈、文翁被贬谪之事,赞扬杨慎虽处“江湖之远”,仍不失为“忠义”之臣。贬潮韩愈,指韩愈因上表谏迎佛骨而触怒唐宪宗,险些被处死,幸得裴度等大臣挽救,才免于一死,被贬为潮州(在今广东)刺史;此处作者意为升庵遭到贬谪鸣不平。化蜀文翁,指文翁以教化蜀地人民;此处赞扬升庵在云南教化当地人民。文翁,名党,字仲翁,西汉官史。庐江郡舒县(今安徽舒城县)人。汉景帝末年为蜀郡守,兴教育、举贤能、修水利,政绩卓著。

“系忠义于平湖,数百载仰言表行坊,何须问浩浩洞庭,澄澄西子”,作者几百年后来此地缅怀,仍然对升庵的品行才华肃然起敬。言表行坊,亦作“言坊行表”,意为言行为人表率。参见周颐《蕙风词话》卷二:“其见重于时如此。顾亦能为綺语、情语。可知《兰畹》、《金荃》,何损于言坊行表也。”洞庭、西湖,皆水名,作者取其澄澈无尘之意,赞扬升庵心地洁净。

下联“衣带缓时人欲倦,臭皮囊勤摆脱”,作者面对历史和现实,发出无尽的慨叹,意为“人生不如意,十常有八九”,需要不断摆脱各种羁绊。缓,松弛,意为人消瘦而觉得衣带变松了。臭皮囊,皮革制成的袋子,比喻人身,此词由佛教语转化而来。“官莫寻谢知县,将莫遇马威侯”,以谢脁、马超之事表达对官场的憎恶。谢知县,即谢脁,

马威侯,即三国时期的马超,死后谥为威侯,故后世亦称其为“马威侯”。 马超为后汉征西将军马腾长子。年十七,随父腾、韩遂袭长安,杀李傕将李蒙、王方。曹操诱杀马腾,马超、遂举西凉兵报仇,酣战许褚。因曹操离间,往汉中投张鲁。后受张鲁谋士杨松诬陷,投先主刘备。“叹满地疮痍,谁有个痌瘝怀抱,落日浮云装幻境”,作者为百姓处在疾苦之中感叹,暗伤当世缺乏忧国忧民的才人。痌瘝,谓关怀人民病痛、疾苦,其如《明史·刘宗周传》:“陛下留心民瘼,恻然痌瘝。” 落日浮云,化用李白诗句“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指国家选拔人才的道路被阻塞。

“恐哭汉贾生,犹似投江屈老”,作者以贾谊、屈原不得重用而哀人自哀。贾生,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东)人,西汉初年著名的政论家、文学家。二十余岁被文帝召为博士,不到一年被破格提为太中大夫,但在二十三岁时,因遭群臣忌恨,被贬为长沙王的太傅。后被召回长安,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坠马而死后,贾谊深自歉疚,直至三十三岁忧伤而死。屈原,战国楚人,名平,字原,又名正则,字灵均。楚怀王时任左徒、三闾大夫,主张联齐抗秦。后遭到靳尚等人诬陷,被楚怀王放逐,因作《离骚》。顷襄王时再遭谗毁,谪于江南。见政治腐败,无力挽救,遂于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而死。

“拜宝光而绕塔,十三层皆禅门觉路,再休管年年芳草,夜夜啼鹃”,作者登上十三层宝塔,以觉悟佛性来求得自我安慰,自我解脱。年年芳草,夜夜啼鹃,皆用归去之意,而前面用“再不管”三字,说明昔年的升庵、今日的自己都不须归去了,这是对统治者的失望。

此联文辞典雅,据典精当,诗情画意宏富,精神情感纯真。它继承了古典诗词的优良传统,虽然无韵,但意不逊诗,文不逊词,为明代长联最耐读者。它的艺术境界、艺术风格,已开清代长联之先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