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幼儿园同课异构大班数学活动《走小路》教案

 昵称18732857 2014-08-04
幼儿园同课异构大班数学活动《走小路》

第一版

走小路教案--教学理论依据:

    一、根据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中指出,“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知识建构的主体”,所以本活动充分以孩子为主体,让每一个孩子数学逻辑能力得到最大提高
    同时他指出,“在教学设计上,教学应该通过设计一项真实、复杂、具有挑战性的学习环境、重大任务或问题,诱发驱动并支撑学习者的探索、思考与问题解决活动”,所以,本节活动注重了“挑战性”,即让孩子在模仿规律排序后创新规律,体现在两方面:
    1、从孩子个别创新到小组合作创新,在合作时让孩子学会协商、分工与合作;
    2、大班孩子对一种、两种元素的排序已经驾轻就熟,而对一种元素的排序就要从比较隐性的数量、方位等方面创新,这让孩子时刻在不断地挑战与创造中学习。

    二、皮亚杰的心理认知发展理论指出,“知识是经常与动作或操作联系在一起的也就是与转化联系在一起的”
    他认为儿童正是通过动作,实际摆弄物体而认知世界的,即“思维就是操作”,所以,我在设计中突出了以孩子主动探索为主,让每个孩子都有操作机会并在反复的操作中构建数学概念、感知物体的排列规律。
走小路教案--实施策略:
    1、根据皮亚杰指出的孩子的逻辑思维发展特点是“依赖于动作和具体事物”的,所以本节活动的主要教学法是操作法,让孩子在拼、摆、粘的过程中学习。   
    2、根据孩子喜欢游戏的特点,我采用了游戏法,在绿毛龟这个游戏中,既锻炼了孩子们的倾听、专注和反应能力,提高后活动兴趣,又巧妙的将活动的核心演绎出来。
    3、根据孩子的学习数学的心理特点中的“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从外部动作到内部动作”,运用归纳法、演绎法,我设计了从集体——个体活动——小组合作、从发现规律——模仿规律——创新规律的层层递进的活动,运用启发探索法不断提升孩子对按规律排序的认知。
走小路教案--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能够发现事物间的排列规律进行排序。
    2、能够自己、合作创造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规律进行排序。
走小路教案--教学准备:
     ppt 一张  四色小棒各100根     绿毛龟、青蛙图片各四张 操作板18块   黑白方形卡纸 各40张  透明胶  
走小路教案--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能够自创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规律进行排序。

走小路教案--教学过程:

    1、发现规律
   (1)听故事,找规律。
    在《绿毛龟》这个故事中,当听到“绿毛龟”三个字的时候马上坐下。
   (2)观察ppt, 讨论,分析、推理,发现孩子熟知的规律,进一步复习孩子们已有的、按物体名称、数量、量的差异、方位排序的知识。
    介绍小猫——是个喜欢有规律生活的小动物。
    孩子们讨论交流四种规律,并续排。
    2、模仿规律
    根据ppt中的规律让孩子们用身体动作模仿、续排,活跃孩子们的思维。
    3、创新规律
   (1)幼儿个体操作,摆出自己创新的规律。
    ①集体讨论,如何创新规律。
    ②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创新排列规律。
    帮助绿毛龟和青蛙铺小路。
    要求:有规律、与众不同。
    ③作品展示,师幼总结创新之处——数量、方位等方面的变化。
    ④运用总结的经验再次创新排序。
    在原来的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
    ⑤再次交流、总结、分享。
   (2)运用总结的经验进行合作创新排序。
    ①自由分组,四个孩子一组,分为四组。
    ②小组讨论交流,商定排序形式。
    ③孩子们排序,师幼互相检查。
    ④沿着小路走到小猫家,进一步检查与体验规律的排序。
走小路教案--活动延伸:
    寻找生活中的规律。   

第二版  
               
走小路教案--理论依据:
    《纲要》中指出:幼儿的数学主要来自幼儿的生活,并运用于生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按规律排序对大班孩子来说并不陌生,本次活动我试图从生活中导入,并创设情境,给小猫铺一条有规律的小路,引导幼儿运用身边常见的材料,采用层层递进的方法,提升幼儿的原有经验,从多角度地思考问题,探索和发现各种不同规律的排序方法。

走小路教案--教育策略和方法:
    发现法,观察生活中的图片,发现其中的规律;操作法,运用身边的材料帮小猫铺一条有规律的小路;多种感官体验法,用身体,用耳,用手等进行排序活动。

走小路教案--活动目标:
    1、能够发现周围环境中物体排列的规律,并感受其规律美。
    2、能够按两种以上的规律进行排序并自创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规律进行排序。
    3、愿意与同伴共同游戏,体验不同的排序方法。
走小路教案--活动重点:
    能够自创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规律进行排序。
走小路教案--活动难点:
    在体验不同的排序方法中,发散幼儿思维。
走小路教案--活动准备:
    PPT,瓶盖,雪花片,小木棒等      

走小路教案--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通过课件,让幼儿发现并说出生活中的规律,并感受规律的美。
    你会找规律吗?我带来了几张图片,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2、自创规律排序
   (1)创设情境,提出要求
    小猫盖了一座新房,要铺一条有规律的小路,可以是两个一组,一组一组的重复下去,也可以是三个一组,四个一组,或者更多。
   (2)幼儿自主选择材料,四人一组为小猫铺路。
    教师巡回指导,拍照。
   (3)集体讲述。
    3、拓展排序方法
   (1)引导幼儿自由探索身体排序。
    如果没有材料,只用自己的身体,你会进行有规律的排序吗?
   (2)听音乐,找规律,并自创有规律的节奏与同伴交流。
    小结:小朋友们很棒,不仅会用物品进行有规律的排序,还能用身体进行排序,用耳朵也能听出乐曲里有规律的节奏。
   (3)引导幼儿寻找时间中的有规律排序。
    4、活动结束。
    我们生活中到处都有有规律的排序,我们的幼儿园里有吗?我们一起去找找好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