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庚日入伏与干支纪日

 文安老董 2014-08-04
   伏天说伏。我们星球的岁时寒暑,归根结底源于各地域所受阳光的周期性变化。中国古人归纳其规律,划分节气,有表示昼长夜短到了极致的夏至,有与之相反的冬 至。一年中,冬至日照最短却并非最寒,夏至日照最长也不是最热的日子,寒暑之最均滞后。常言道“冷在三九,热在中伏”。初数三九,冬至已过去18天;而中 伏,晚于夏至的时间更长。

     民谚讲,夏至三庚便入伏。传统历法,以天干地支纪日。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有一庚。如果夏至那天得庚,便为初庚,再过两旬是三庚,为初伏。这是 与夏至最近的入伏。十天一伏,中伏在夏至后四庚,至于末伏,或许在五庚,或许在第六个庚日——因为,末伏要在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倘若夏至后第五庚出现在立 秋之前,就要加上一个中伏,这一年的三伏便是四十天。“热得长,两个中伏”,所言即此。

     将一岁里最热的时段称为伏天,“伏”含有炎热避暑,藏伏不出之意。又有阴气被阳气所迫,藏伏地下之说,是阴阳五行学说给出的解释。以庚日确定伏日,也得自 阴阳消长、五行生克的古代哲学。清康熙年间李光地奉旨主编《星历考原》,讲到三伏:五行水生木,冬(水)后立春(木);木生火,春(木)后立夏(火);金 生水,秋(金)后立冬(水)。唯独立秋,夏属火,秋属金,以金代火,而火是克金的。“金畏火克,故至庚日必伏藏。庚者,金也。金气伏藏则火益炽,三阳数 也,故夏至后第三庚为初伏”。四时更替,夏至火气盛极之际,秋之金气已萌生,为保护金气不为火气所克,设立伏日。这是古人想象中的一种“干预”,让秋之金 气逢庚伏藏,并且“伏”到立秋后的庚日。

     庚日入伏,干支纪日的产物。干支纪日的特点,是超越年份月份的分割,六十天周而复始,全无月末或岁尾的界限。比如《明太宗实录》载,永乐二年十一月己未 “设天津卫”,又载永乐三年春正月甲寅“请建天妃庙于直沽”。两条记载虽然跨年度,隔月份,其日期干支却是接续的。己未至甲寅的相互关系表明,明王朝设天 津卫后55天,决定在建城的同时修天妃庙。

      彝族曾使用十月历法,以十二生肖纪日,三轮一个月,一年十个月,外加五个过年日。生肖纪日等同于地支。这种古历法,纪日与月、年的关系,规规整整。相比之 下,干支纪日几千年排下来,没有这种规整。会不会其乱如麻?古代史官以一个并不复杂的技巧,巧妙地标识出与月份的关联。如《宋史·太祖本纪》:“二年春正 月丙申朔,上诣太后宫门称庆。庚子,占城国王遣使来朝。”纪日“丙申”之后加“朔”,表示初一日。据此可知,这年正月初一赵匡胤向太后贺岁,正月初五庚子 有使节来朝。每逢初一标上“朔”字,定盘星一般,便于通过干支的前后顺序,推算出邻近干支日期是哪一旬的哪一天。

      上引《宋史》“正月丙申”,又与传统历书的一项内容有关,即“几人分丙”。旧时历书,往往标有“几龙治水”“几牛耕田”“几人分丙(饼)”“几日得辛 (金)”,以占年景。龙、牛指地支,看正月逢辰逢丑在初几;得辛、分丙则看正月的纪日天干。此外,二月和八月第一个丁日祭孔称丁祭,暮春之初的曲水流觞上 巳节(后来节期固定在三月三),都与干支纪日有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