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Photoshop曲线调整功能

 4050szl 2014-08-04

在Photoshop中打开图像之后

可以使用快捷键 CTRL M 调用曲线调整功能


在使用之前先简单介绍一下曲线工具的原理

Photoshop把图像大致分为三个部分:暗调、中间调、高光

如同这幅图像


可以使用“去色”命令将彩色图像转化为灰度图像即可看到明暗的分布

可以看到天空部分属于高光

树木和草地属于暗调

请选择后查看清晰原图


在曲线面板中那条直线的两个端点分别表示图像的高光区域和暗调区域

直线的其余部分统称为中间调

两个端点可以分别调整

下面两幅动画演示了单独改变暗调点和高光点的效果

其结果是暗调或高光部分加亮或减暗

请选择后查看清晰原图


而改变中间调可以使图像整体加亮或减暗(在线条中单击即可产生拖动点)

但是明暗对比没有改变(不同于电视机的亮度增加)

同时色彩的饱和度也增加

可以用来模拟自然环境光强弱的效果

请选择后查看清晰原图适当降低暗调和提高高光

可以得到明暗对比较强烈的图像(所谓的高反差)


但是这样做可能让较亮区域的图像细节丢失(如天空部分的云彩)

同时这也不符合自然现象

此时可以通过改变中间调的方法来创建逼真的自然景观

这样图像看上去就自然多了

不会有明显的改动痕迹


前面我们都是在整体图像中调整

现在我们来看一下单独对通道调整的效果

电子设备所产生的图像都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按照不同比例混合而成

(近观彩电的屏幕,你就会看到无数个红绿蓝小点,电脑显示器也是如此但较精细)

换句话说

在屏幕上展现的图像实际上都是由三个单独颜色的图像(红、绿、蓝)混合而成

(如同鸡尾酒虽然整体来说是酒,但实际上是由多种成分混合而成的)

所谓通道即是指这单独的红、绿、蓝部分

又称RGB

如果我们单独加亮红色通道

相当于增加整幅图像中红色的成分

结果整幅图像将偏红

如果我们单独减暗红色通道

结果图像将偏青

青与红是反转色(又称互补色)

粉红和绿、黄和蓝也是

反转色相互之间是此消彼长的关系

要加亮黄色,则减暗蓝色

要加亮粉红,则减暗绿色

要加亮金黄(金黄由红和黄组成),则需要同时加亮红色和减暗蓝色


现在我们要改动天空部分的色彩为金黄

由于天空属于高光区域

所以我们要加亮红通道的高光部分

同时减暗蓝色通道的高光部分


这样我们就得到了金黄色的天空效果


这样的效果虽然绚丽

但是仔细看远处的青山也变成了黄色

山体应该属于中间调部分

所以我们在红色和蓝色通道中将中间调保持在原来的地方


这样我们就得到了金黄的天空

同时也保留了远处山体的青色


附:互补色简单计算法

这个是色相色谱

位于180度夹角的颜色就是互补色

用255分别减去你现有的RGB值即可

比如纯黄色:r255 g255 b0

那么通过计算 r(255-255) g(255-255) b(255-0)

互补色为:r0 g0 b255

就是纯蓝色

注:

只有在8位通道模式下使用255(2的8次方)

若是16位通道下则要用65535(2的16次方)来减

Photoshop默认使用8位通道模式

该模式可以显示1677万色(256 x 256 x 256)

已经超出人眼所能分辨的色彩总数了(故又称真彩色)

更高的通道级别就肉眼看来没有区别



结束



[转帖]曲线的调整教程  作者:云之君

让我用一个颇有争议的说法来开始我的文章吧:任何一个想要达到专家级图像处理水平的人必须如同呼吸一般自如地掌握Curve的使用。或许您会认为不尽然,但下文将改变您的想法。如果说我要被迫放弃所有的图形校正工具而只能留下一样的话,我一定会留下Curves。 
Curves到底是什么?某些新人也许会问,Curves即为色调曲线。我们最容易接触到Curves的地方是在Photoshop,这是Photoshop中极为重要的图像校准工具。事实上下文的叙述基本上都是针对Photoshop的Curves工具的。 

让我们首先消除一些错误的看法吧: 

Curves不是一种滤镜; 
Curves并不复杂更不不是难以理解的; 
掌握Curves将使您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 

在如今这个时代,数字图片激增达到了一个前所未见的数量。当您从一个有经验的数字摄影师或者正规图像素材出版商处得到一张图片,您大可以很放心地使用。但在更多情况下您将会碰到许多图片存在对比度不够或者色调有缺陷的问题。如果这些图像是来自某个不知名的PhotoCD,消费级别的数码相机、扫描仪或哪个爱好者的自制作品,甚至是互联网上某个免费的图片站,那么很有可能在您使用它之前必须进行改进。即使是一张“好”图片,如果要用于Collage派(拼贴各种不同图案的抽象派美术)图像设计或要强化某种基调时也经常需要进行色彩的校正。 

Curves的调整功能是我所知道的每一个专业图形编辑包的必备部分之一,在各种等级的扫描仪操作界面中都集成了Curves。因此即使您不使用Photoshop您也可以从本文得到诸多有益的启示。这篇文章也没有涉及到使用Curves产生特殊效果的领域,尽管毫无疑问Curves在特殊效果应用中占有一席之地。本文适用于那些天天从事图形编辑,试图使它们看上去完美的人们。我可以向您们保证:Curves将会成为您们常用工具的一部分,就象锤子是木匠必不可少的一样。 

使用Photoshop真正乐趣之一在于您处理问题时软件提供给您的许多不同方法。Curves与其它 Image>Adjust菜单上的选项都有关联。仅仅因为我使用Curves的次数最多并不能说明我已经不用Levels(色阶调整),或者是Variations(虽然我没再用过Brightness/Contrast或Color Balance)。我最喜欢Curves是因为在一次操作中您可以: 

调节整体对比度或色调范围; 

调节局部对比度或色调范围; 

调节色彩。 

这些变化可以极高的精确度进行,甚至可以改进那些看上去不能用的图片重新焕发光彩。 


哪里可以找到Curves命令呢?菜单命令:菜单选择Image>Adjust>Curves。快捷键:Command(MAC)/Ctrl+m。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我们可以从上图看到命令窗口。在我们仔细检查地这个对话框的各个组成部分之前首先要做些准备步骤。如果您的Curves对话框没有足够的辅助方格线,试试这招:在方格内单击option(MAC)/Alt,这对Curves的功能本身不会有任何影响,却可以使调整色调操作过程更为清晰明了。同时请注意在底部灰阶条中央的两个三角形。RGB模式的惯例是将黑色排在左边,白色排在右边, 而CMYK模式的默认设置正好相反(可能是因为RGB为加色系统,而CMYK是减色系统,关于加色系统和减色系统的问题请参看“深入了解CG基础”系列教程的“色彩的奥秘”一文)。为了避免混淆,我推荐您们用我的方法设置——这样下文的Curves举例更容易明白。 

您最先注意到的最明显的事是什么?并没有曲线!这是怎么回事?Curves的真正的原理是亮度值的重新分布(Remapping brightness values)。每一个像素都有其初始的亮度,您可以把它调节得调亮些或调暗些,看看下面的简图: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底部的色调条带表示了图像的调整前的色调值,垂直的色调条带则是图像调整后所呈现的样子。有一点必须清楚:Curves对话框打开后您看到的是一条直线,这是因为您还没作任何修改,也就意味着亮度没有发生任何变化。您可以通过改变曲线的形状来进行色调的编辑修改。您需要做的只是在这条线上的某处单击一次,建立某个“点”,这点可以被拖曳到方格线内的任何位置从而使设定值发生变化,亮一点或暗一点就取决于您向上或向下拖曳。因为产生的变化是以曲线的方式,所以图形的变化可以自然地融合在一起。如果曲线变化突然则可以产生更为突出明显的色调变化。关键在于由曲线产生的渐进的色调变化可以达到平滑而可信的调整效果。下面的例子说明了色调是如何为色调曲线所影响的,同时也说明了如何让曲线的外形影响色彩的配合(注意:为了使您更好地理解,我将这些曲线画得相当夸张。有时您需要强硬的线条,但许多情况下,曲线应该柔和流畅一些)。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改进灰阶图像的色调范围 

现在我们要对这个图形工具的进行一些应用。首先要讨论的重点是灰阶图像。关于色彩图像所产生的进一步问题我们将会在稍后很快接触到。现在我们先看看下面这个糟透了的例子吧:在一个天色朦胧的傍晚,用一台数码相机摄相一定会缺乏对比度。这极有可能发生在您身上,您能用Curves来改进它吗?让我们看看先前的曲线及其效果。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在处理这个问题时,使用曲线将其调整得亮一些或暗一些并不会有显著的效果,但您也许注意到它们都至少有一些用处。如果把它们最好的部分结合起来会怎么样呢?一条曲线包括足够您实际需要的点,让我们看看这两点会发生什么变化——在同一条曲线上提高明度,降低暗度。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事实上,对这样一张既无纯黑也无纯白的图片,我首先要做的是将图像色调值变动范围扩展至全部标度,您知道辅助方格线黑色端点与白色端点也可以移动吗?如果我们使“曲线”保持直线,但坡度较陡一点,图像就会出现纯黑和纯白而其中的色调对比也会相应增加。单这一点就是所有那些沉闷单调平板乏味的图片所需要的。在level对话框(Ctrl+L打开)中相应的技巧是将黑与白拖曳到直方图的始末端(不过我们很快就会意识到用Curves的效果比用level的效果要好一些)(告诉您一个可以快速反转图形、翻转线条的小秘密:把黑色末端的点从左下端拖曳到左上端,把白色末端的点从右上端拖曳到右下端。这个操作的效果相当于Inverse)如果您充分利用了所有的动态色阶范围的话,无疑图像就会更显眼亮丽。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Curves的概念和功能。在谈及彩图之前,这里有三个高级用户技巧可以使您事半功倍。这三个小技巧同样适用于彩图(只是在灰阶中比较容易说明)。因此即使您的工作并不常涉及灰阶图像也别忽略这些技巧。 

技巧一:用eyedropper(吸水管)来设定范围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大家看图中所示的对话框。 右边的Preview复选框应该总是选中。这样您可以实时地看到您所做的变动对图像的影响,而“Auto”这个按钮一定要谨慎使用,点击这个按钮将会把图像中的最亮值设定为白色,最暗的值则定为黑色。这样当然会比较省时间,但是这小小的捷径并非总是行动的最佳方案。(在彩图中这样做甚至是危险的,因为在这里最暗与最亮的点应该是中间色Neutral Color。)通常具有实际意义的最亮与最暗点只能由您根据特定的图像背景来决定,而在这个过程中eyedropper可能有所帮助。(因为在这里我们是以灰阶图像为例,所以位于中间的“中间色”eyedropper按钮暂时没有作用),单击黑色的(左边的)eyedropper,再在图像窗口单击您想要定为黑色的颜色,同样白色也是一样。这么做既快速又精确。如果您心中有既定的目标值(特别是在准备打印的图像),双击任何一个eyedropper就会打开色彩选择窗口,您就可以选择图像的色调所要变化成的精确颜色值。 

技巧二:在曲线上定位色值 

如果您想了解图像中一个特定点的色值设置在曲线上位置,把鼠标箭头移进图像窗口中,它会变成一个eyedropper图标。单击该点并按住不放,注意曲线上将会出现一个小的标识。这个功能确实很有帮助。还有个更好的方法:单击图像的同时按住Command(MAC)/Ctrl键,那么系统不但会在曲线上标注出显示色调的位置,还会自动在曲线中插入一个控制点。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技巧三:加强局部对比度 

最后提到的这个技巧与上面提到的第二个技巧是有关的,我们已经谈过如何把图像中可用的色泽范围最大化,现在我们要更进一步仔细考虑如何将图像中主体某个特定范围内的色调最大化。许多图片都有背景、前景和主体。以肖像为例,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把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主体即人物而非背景上。所以我们的主要目的是尽可能地使主体看起来更有富有光彩活力。我们已经知道当曲线的斜度增大时对比度也就增加。在图像窗口中单击并按住不放,让鼠标箭头在主体区域内移动,仔细观察曲线上标识所处的大概范围——您现在知道如何在曲线上找到您主体色调的大至范围了吧?加大那部分的斜率就会增加主体的对比度。请您一定要亲自尝试一下,以充分了解到这个工具在修饰图片的过程所产生的巨大作用。主体所得到的效果在某种程度上是要以非主体的牺牲为代价的。不过多数情况下两者难以兼顾,权衡利弊,这还是值得的,因为牺牲毕竟只是背景。 


这是应用上述技巧的图像实例,一幅是修改前的,另一幅是修改后的,下面还有修改变动后的Curves: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经过实践有所经验之后您就可以很快地从曲线上直接认出相应颜色的位置,同时您也将会变得更有把握,更果断。在使用Curves之前在心里做个大概的分析是个不错的主意,这样您在开始行动前对将要做些什么就有一个全面的构想。曲线上设置好的点仍然可以移动,当您设置好一个点并开始移动曲线时,预览图像就成了一个极为有用的反馈功能,您可以轻而易举地调节点的位置及曲线的斜度,在您单击“OK”按钮之前在Curves对话框里停留数分钟进行反复的精细修改可以使得图像更和谐。 

您应该有这样的意识:离开图形单独存在的在曲线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每一幅图像都是独特的,有着自己独特的曲线。想象一下对于下列的图片最佳曲线应该是怎样的:一张主要为亮色调成的图片(冰川中的北极熊)或一张暗色调为主的图片(煤窖中的黑猫)又或是以中间色调为主的图片(就象上文提到的女孩肖像)。现在您知道该如何与不同的图像打交道了吧:在图像窗口移动鼠标,记下色调变化范围的位置,提高这部分曲线的斜度。这里还有两个例子: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改良RGB彩色照片 

现在您也许在想,我花了这么多篇幅,这么长时间来叙述灰阶图像,而您的工作中真正要使用到的彩色,那么上述技巧对您有什么用呢?首先,上文使用灰阶图像是为使概念更容易阐明,其次,RGB彩图可以(而且应该)被看作一个复合通道和三个基本的灰阶通道(各自包含了三原色的明亮度)组成的,如果您从未这样想过,那么看看这个例子: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您可以用一条曲线来编辑一个通道,就象您在灰阶图像中所做的那样。但这时的改变除了对比度外还有红,绿,蓝色值的改变。一个通道一个通道来,有效而巧妙地处理色彩,这就是Curves——这个Photoshop中最强有力而精确的色彩校正工具所包含的真正本质。从这一刻起把您所有的Color Balance 命令全丢在一边,Hue/Saturation也仅保留在某些需要特殊效果的时候使用,因为我们有更好的选择了! 

当您对RGB图像使用Curves 命令时,对弹出的话框顶部默认的通道是composite复合通道——即RGB通道。如果您的图像色彩挺好的,只是需要变得亮些,暗些或明暗差别强烈一些,那么只要如同灰阶图像一样快速拖动composite通道的曲线就可以了。如果颜色本身也需要修改的话就会比较麻烦一点。您可以从观察图像是否有色偏开始。但是人们往往首先所犯的最大错误是用选择工具对图像的某部分贸然地进行改动。实际上如果您能在图像的局部看出了色偏,那么很有可能它影响了整个图像。这时应该对图像的整体进行修改,而非直接使用工具进行局部的调整。您如何决定图像种是否有色偏?如果有,色偏为何种颜色?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让我向您介绍一种仅次于Curves的实用工具吧——Info面板,使用Windows>Info命令可以打开该面板。 它该在您的工作桌面上永远有一席之地。把鼠标箭头在您的图像上移动(您选择了何种工具无关紧要),不管鼠标箭头指向什么像素,Info面板都可以列出RGB色值。通过数字来校正色彩是大师级色彩专家们的看家本领,这远超出本文的涉及范围。但是您要了解一个在颜色校正过程起到重大作用的因素:中间色(Neutral color)即RGB三个色值一致的像素,具体数值为多少并不重要,关键是它们是相等的。亮一点的灰色与暗一点的灰色有不同的色值,但它们的R=G=B,所以它们就是中间色。(我们的眼睛与大脑有惊人的适应性,它们一起工作时可以把色彩都视为近似中间色 ,黑色的或白色的)。通过显示器我们可以很好地对颜色进行估计,但黑白尤其是中间色必须由Info面板确定。 

我无法说出皮肤是什么颜色,也无法判断草绿或藏青色的衣服该是什么明暗度,但您可以使用中间色作为参考点。当然并非每个图像都有中间色可循,但如果您仔细观察,您就会吃惊地发现许多照片中都有一些可以作为中间色参考点的东西。一件白衬衫,一个轮胎,桌上的一张纸,柏油路面,一道白色栅栏,花岗岩底座``````明白我的意思了吧?如果您需要一个中间色,有大于50%的机会您能找到。现在从上图所示的info面板中您可以得出结论呢?对,这肯定不是一个中间色!蓝色的色值比红色或绿色要低得多。蓝色的反转色是什么?黄色!如果该像素应该为中间色的话,那么我们的工作就是要使蓝色和其他颜色统一起来。 

事实上该像素来自下图,这个图像是用一台数码相机在一个照明极好的房间照出来的。看着它也许您会有一种强烈的感觉,“有些地方不对劲”。但到底是什么?我们一直认为明亮光照会导致红色不足,会偏向绿色。但这个例子中,光和照相机共同作用的结果更倾向于黄色而非绿色。我们从何得知呢?我已经帮您选了一张有许多潜在中间参考点的图像。我们将游标置于任何一个我们的眼睛认为可能应该是中间色的东西上,Info面板就会一而再,再而三的告诉您蓝色非常少。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下图就是我选的参考点在Info面板上的显示,以及我所做的修改,最后是完成的结果: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用Info面板确定问题的来源,在Curves对话框中直接调整有问题通道,这样就解决问题了。当您将鼠标从图像窗口移到Curves对话框时,Info面板的信息就消失了。但如果您对某条或更多曲线做过修改的话,当您将鼠标再次移进图像窗口时,就会罗列出修改前后的信息。 就象我们操作灰阶图像一样,在图像窗口按住Command(MAC)/Ctrl单击,就会在曲线上定下一点。在彩色图像就更好办了。比如说您选择了蓝色通道,那么点就被直接设置在这个通道的曲线上,瞧,就这么简单!当然不是所有图像都如此简单,关键在于尝试在单通道内对控制点进行拖曳产生的不同效果。进行这项工作可以花费无数时间,但在一个已知的中间色的基础上拖曳整体曲线会使得这个工作极其简单,不信?您可以试试。


这是一个极为有用的技巧:Adobe在介绍Photoshop5时提到的。频繁地回到图像窗口检查是否将色值定位在您想要的地方是件繁琐的工作,而且要把鼠标箭头放回相同的地方也很难。隐藏在Eyedropper工具中有一个locking eyedropper(锁定吸水管)工具。 使用该工具在图像上您想要的点单击作为参考点,会有一个小十字型图标就停留在那里,同时在Info面板上出现了一个新的读数行。现在调整曲线就简单了:修改前后的读书都显示在面板上作为参考,直到您取消或接受修改。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Curves对话框中的Eyedropper和在灰阶中同样有用,而且在彩色图像中位于中间的“中间色”eyedropper按钮也实际意义了。 正如我们前面讨论过的一样,双击每个eyedropper图标都会打开色彩选择窗口,这样您就可以精确地设定eyedropper如何工作了。如果您有具体的参数那就更好了。假如您需要保持白色不亮于(250,250,250),而黑色不暗于(5,5,5),对eyedroppers进行设置就可以达到这个目的。尽管我更倾向于直接应用曲线,不过使用eyedroppers更方便。对Auto按钮我有相同的看法,单击之可将每个通道中最暗的点设为0,最亮的点设为255。在某些情况下这样做效果不错,但常常会影响到色彩及对比度。如果您被某个图像难住时,不妨试试这招。预览功能会把及时地把结果反馈给您。如果您嫌麻烦的话还有一招:按住option(MAC)/Alt键并注意“Cancel”变成“Reset”按钮了。很体切的设计,是不是? 

在进入总结高级用户技巧之前还要提两点。第一:我们一直着眼于从全局的层面上处理某件事(一次调整整个图像),但您也许注意到事实上曲线在很多情况下是应用于局部选区的。在前景与背景不协调,或主体没问题但背景太暗的时候……很多此类情况都需要在对整个图像做完所有可能的整体修改之后,使用选区工具对局部的Curves进行修改。 

第二:我已经用了许多篇幅来描述如何在一个图像中分辨及去除色偏,把它变成中间色。但不是所有图像都需要变成中间色调!有时您会想要强调棕褐色,突出日落或使草坪显得亮些,有时图像色调需要温和一些或冷一些,以便与其他图像协调起来。 


高级用户技巧 

1. Fade Curves:有时候您的操作正确,只是有点粗枝大叶。您最好的补救工具就在Filter菜单下:Filter>Fade Curves。在您执行了Curves命令之后,这个选项立刻变为有效。您可以由此调整您所应用的Curves产生效果的程度了。对于进行细微调整是极为方便的。不过在应用过其他滤镜后该功能就消失了,仅在使用完Curves命令之后有效。 

2. Undo和重复应用曲线:如果说您花了5分钟调整曲线之后仍然没有完全满意,却又不想从头来过,不妨试试这招:Undo Curves(Command(MAC)/Ctrl+Z)。Curves的快捷键是Command(MAC)/Ctrl+m,如果您按下Command(MAC)/Ctrl+option(MAC)/Alt+m,Curves对话框就会以最后以保留最后一次设置的形式打开!这时您就可以进行再次润色了,而且不会影响到您之前做过的所有努力。Photoshop会自动记忆下最新的Curves设置,并且在任何时候都可以保留上次设定的方式打开对话框(同样这对Ctrl+M色阶调整命令有效)。如果一张照片中有6处需要相同的曲线,那么只要对第一处设置好曲线之后,就可以毫不费力地将其反复应用于他5处了。 

3. 批量处理:这是技巧2的延伸。很多时候您会在相似的场景或灯光环境下处理许多照片,请您试着养成这样的习惯:寻找第一张照片中的中间色作为参考点(不是每个人都会随身带一张灰阶卡的——另一个同样有效的办法是使用报纸,不过不是报纸的彩色首页,而是拥有大量中间色的内文页面)。根据中间色校正颜色,在按下“OK”之前,先单击“save”按钮保存曲线设定。相信您一定了解Photoshop中的Actions使用方法,那么还要我多说吗?使用相同的Curves设定和Action就可以批量处理大量图像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4. 调整层:这是我最钟爱的功能。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接触太多的可变因素——客户、含糊不清的要求和易变的想法。我们常常要要改变初衷——这就是无奈而真实的情况。(应用Curves或Levels或其他命令对图像数据而言绝对不是毫无损失的,一次两次您也许看不出来,但经过频繁的调整,图像就会开始出现破损和瑕疵。调整层会使这种损失降到最低。:)

您一定知道如何创建一个新层——单击Layers面板底部的New Layer图标。 现在试试这个:在单击时同时按下Command/Control。这时可以创建一种特殊的Layer,即调整层(Adjustment Layer)。 您可以从弹出的菜单中选择Curves layer、 Levels、Hue/Saturation或其他类型。选择Curves的话Curves对话框就会立即出现。调整层的独特作用在于它不是直接作用于图层中的像素,而是给予位于其下的图层以某种“描述”。除非您合并图像,否则不会产生任何实质性的变化。 
调整层本身也位于Layer面板的列表中,如果您对曲线不满意只要双击那个黑白图标,Curves对话框就会以保留上次设定的方式打开。然后您就可以随心所欲地进行调整了。无论何时您都可以再次进行调整,只要您保存了分层的Photoshop文件。(如果您不是在PSD的格式下存档的话您就会失去这个功能)别忘记这个技巧!对于工作中大量运用Curves的您而言它的作用是极大的,特别是在您遇到挑剔易变的客户时。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特殊效果 

您已经见识到Curves命令的威力了;也知道了一个像素的色调值可以被修改为不同的色调;还有一条相当温和的曲线能产生什么效果,在本文的开头我已说过特殊效果是超出我所讲的范围的。但是我还是想让您们稍微了解一下Curves是如何被创造性地应用于制造引人注目的合成效果的,看看下面这个例子:在白色图画中以纯黑字母开始;使用模糊命令,加入一些灰色调;然后并且重新定义曲线,这样就得到了完全不同的色调——就这么简单。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