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素养专长

 淮上风情 2014-08-04
语文教师需要具备怎样的基本学养和业务专长?
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说,一个小学语文老师,往简单里说,也就是教给孩子三件事:练一手好字
,有一副好口才,写一篇漂亮文章。往复杂处说,一个孩子碰到一个好的语文教师,是一生的福
气,甚至是几世修来的福气。我很认同窦老师的说法,那么,让我们也努力成为一个带给孩子福
气的老师吧。虽然我们不一定都会成为像窦老师一样的特级教师,至少我们都想成为一个带给孩
子福气的老师。那我们如何带给孩子们福气呢,我想第一要素就是提高自身的素养。
    教师的素养,是指教师的素质修养,它一般包括教师的政治、思想、品德、智力、情感、意志
、知识、能力、审美以及身心素质等方面的内容。教师的素养既包括教师本身所独有的内在的特
质,同时也包括这些内在特质外化的表现。那么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素质呢?
我认为作为一名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其基本素养从小而化之的层面来看,他不仅应该成为一名
教者,更应该成为“一个行者,一个乐者,一个学者,一个智者,一个读者。”下面我将和大家从语
文教师的痴性、诗性、知性、灵性、理性这几个角度探讨语文教师的素养。
    一、行者无疆,拥有远大的职业境界——谈语文教师的痴性
    第一,要有锲而不舍的职业追求
    随着时代的发展,职业危机成了迫使我们不断前进的动力。在许多地方,教师除了面对下岗的
压力外,还要面对不断提升自己的生存压力。目前各地方要求每一位中小学教师都要接受继续教
育,每年要修满多少学分。为了达到这个要求,很多教师不得不占用休息时间参加培训,这给本
来就已经超负荷工作的教师,又加上了一个负担。对于一些不太发达地区的老师来说还有学历压
力。为了提高教育水平,国家对教师的学历要求越来越高,为了学历能达标,很多老师就得再挤
出一些时间和精力来,使广大教师非常劳累。新课程的实施是深化基础教育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
,是每个中小学教师都必须面对的考验。多充电,才不被学生否定。“教师职业危机”的存在不仅仅
是“教师岗位的危机”,还体现在教师的“业务素质”危机上。现在,单靠过去的教学参考书和教学辅
导杂志来备课已捉襟见肘,如果不抽出时间多方位提升自己,就很难适应新课改对开展综合课程
教学的要求,很容易被学生否认,被时代淘汰。
     第二,要有客观务实的职业规划
     在成名教师当中,有些教师不满足于在学科教学方面已有的建树,始终“咬定青山不放松”,继
续走教科研之路,并把研究的触角伸到教书育人的各个方面。在理论上,对教育有深刻的理解和
感悟;在实践上,在做好“经师”的同时,更注重做好“人师”,形成自成一体的教学流派。同时,在
对教育有深厚的积淀基础上形成自己的教育理念,在教学研究和实践上不断创新,能高屋建领地
审视教育教学问题,最终成为教育“名家”。可以说在三尺讲台上“大放异彩”。从那些优秀教师的成
长经历中,我们看到他们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适应阶段、强化教学基本功阶段、形成经验和技
能阶段、成长的“徘徊阶段”,最后有少数优秀教师 “成名、成家”。尽管我们每个老师并不是都会
成长为教学专家,但作为一名教师,专业化发展会让我们大大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在工作中找
到更多快乐。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性,我们的独特性使我们成为重要的人,我们的独特性
使得我们被社会需要。所以我们不需要光看那么多成功的书模仿别人,而是应该找出自己的特性
,并勇于接受自己的特性(接受自己的性别特征、外表、性格、气质以及作为教师所承担的责任
,甚至包括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从而有针对性、按步骤地提高自己。  
   二、乐者无忧,拥有乐观的人生态度——谈语文教师的诗性
    人生态度就是对待人生的心态和态度,即把人生看作什么,不同的态度会产生不同的人生和价
值观。我们小学语文教师的价值观是被我们的人生态度直接影响的,因此我们只有拥有乐观的人
生态度才能带来正确、积极的价值观。《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价值观的要求是“逐步形成正确的价
值观”,具体表述有:“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
喜怒哀乐”,“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
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等等。从这里可以看出,《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正确、积极、向上、美
好的价值取向,通过语文学习使学生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
,使学生成为现代化社会所需要的具有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一代新人。由此看来,学生拥有正
确的价值观,对其终身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第一,要有高尚的品格
    语文教师由于学科本身具有的人文性、思想性、移情性等特点,使我们在塑造学生完善人格的
过程中承担着更重要的职责。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该尽量使自己成为“真的种子、善的使者、美的
旗帜,诱发、引导学生丰富的内心世界,使每个学生都能认识自身人格发展中的能力、智慧,使
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发挥理智的最大潜能”。
       第二,要有高雅的品味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尤其是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对美要有独特的鉴赏力,对情要有独有的感
受力,对事要有独到的判断力。在某种程度上说,小学语文教师最好是个诗人。因为语文是一座
百花盛开的园地,这里处处有美,万紫千红,美不胜收。语文教师只有具备了高雅的品位,就会
以敏锐的审美感知力,在美的花园中领略到美,并带领学生进入美的圣地,去感知千姿百态的美
,使师生都体验到审美的愉悦。小学语文教材无论是内容和形式都充满美的因素,荟萃了自然美
、社会美和艺术美。罗丹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我们语文教师的审美鉴赏力与语文教学质量、教学效果关系密切。所以我们要不断学习和修炼
,提高自身审美鉴赏力,只有这样,才能从语文入手,以丰富的想象力和较强的审美感知力,开
掘并引导学生领略课文艺术形式的美或生活内容的美;才能具有丰富的情感,准确的评判力,从
而弘扬真善美,针砭假丑恶,将学生带到无限丰富、绚丽的审美境界之中;才能按美的规律搞好
创造性的教学设计,突出教学的高激励功能、高效率功能和美育功能。当然,语文教育虽是言语
智慧的教育,也是情感的教育。所以语文教育同样需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技术理性甚嚣尘上
的今天,更需要疏浚语文情感教育的源流,用真情之水浇灌学生的心田。语文教师既要是理性的
智者,也应是性情中人。感动别人,先得感动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和学生达到“心与心
的沟通、情与情的交流”的境界。充分地运用美的因素,在教学中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
力、鉴赏力和创造力。同时,小学语文教师高雅的品味还体现在教师的审美品位上,更应体现于
语文教学内容的呈现上、教学手段的选择上、教学程序的设计上。如优秀的诗文往往包含着丰富
多彩的感情、博大精深的思想、深邃幽远的意境、精致优美的语言。前苏联文豪高尔基在谈到他
的创作经历时曾经说过这样的话:“最难的是开始,就是第一句话。如同在音乐上一样,全曲的声
调,都是它给予的。”其实,课堂教学的启课导入也同样必须有“未成曲调先有情”的韵致。
    三、学者无限,拥有宏阔的课程视野——谈语文教师的知性
    第一,要有扎实的基本功
     一名教师首先具备的基本功是普通话和三笔字,同时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还应具有设计教学、
组织教学、引导学生自学语文、及时反思、深入教研的专业基本功。
    有人说,语文教师既是播音员,也是演员;还有人说,语文教师既是主持人,也是诗人。从这
里我们不难看出,语言表达对于一名语文教师是多么重要。
    第二,要有完备的知识素养
    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是每位有志教师的更高追求,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教师
应具备的素养提出了更新更重要的要求,我想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1、人文素养
    人文性是《标准》在语文课性质认识上的一个显著特点,并作为一条红线贯串于整个《标准》
之中,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要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只有学习掌握丰
富的文学知识,具备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才能在语文教学中得心应手,左右逢源。
    2、教育素养
在学习方式上,《课程标准》强调必须“积极倡导民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种在教学及学
习方式上的变革,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教育素养。我们将在下一个版块来探讨教师
的教育素养。
    3、科学素养
科学素养是指人们通过实践所获得的掌握和运用科学的能力。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自然科
学、社会科学将不断融合,与语文学科联系密切,也必然反映到语文教学内容中来,语文学科的
基础工具性和综合性的特点,使它的触角伸到几乎所有领域。如小学语文第六册课本中《赵州桥
》、《李时珍》等课涉及科学技术知识,而《海底世界》、《春蚕》等课文又涉及了自然环境知
识等等。天真的小学生也许会问语文老师:“天为什么是蓝的”,“血为什么是红色的”,这些涉及物
理、生物等方面的知识,不能因为你是一个语文教师而不去回答。所以必须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
科学素养,使小学语文教师对自然科学的某些知识掌握到相当的深度和广度,才能做到文理渗透
、中外渗透、史学渗透。
    4、创新素养
  《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明确指出:“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同时《标准》在
课程建设上强调大教育观,即克服语文课程孤立、封闭、凝固、僵化等种种弊端,在大教育观的
指导下,实现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的根本变革,构建开放创新而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体系。所
有这些都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要具备较强的创新素养。教育要创新,首先要拥有一批具备创新素养
的教师,只有创新型的教师,才能实施创新教育,才能培养出创新型的学生。具有创新素养的小
学语文教师,才能在教学中营造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培植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主动
意识,鼓励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激活想像力和创新思维。
    5、信息素养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
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
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具备信息素养,它包括信息意识与信
息伦理道德、信息知识以及信息能力。要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网络操作技能,学会使用常用的工具
性软件,开发和利用网上信息资源为教学服务。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把语文教学内容转化为信息学
习的资源,并提供给小学生,即可以把课程内容编制成电子文稿、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等,教
师把这些信息适时地展现给学生,再加上自己绘声绘色的描述,就会把学生带入一个生动、直观
的学习情境,加深他们对学习的理解。
      6、美学素养
    《课程标准》前言指出:“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在总目标中又指出:“要逐
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所有这些叙述,都给我们传
达这样一个信息:语文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纯语言知识,还应注重学生情感培养,注重学生审
美情趣的培养,使之成为“完整”、“丰满”的人,而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境,教师首先必须具备较高
的美学素养。
     7、实践素养
    《课程标准》多次从不同角度指出,语文知识的教学和训练不能代替语文实践和实践中的经验
积累。语文教学实践性的重要体现是加强语文课程内容与课外、与生活的联系与沟通,变读书、
答问的单调形式为课堂上充盈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这就是说小学语文教师的实践素养主要
表现在让每个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让讨论、游戏、表演、欣赏、评价进入课堂,让语文实践
活动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小学语文教师具备了这些实践素养,就能将学生真正地带入语文课程
领域,使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语文、学会语文、会学语文。
    第三,要有完善的课程理念
    课程目标是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通过完成规定的教育任务和学科
内容,使学生达到的培养目标,在课程标准中属于主题部分。课程观的变革必然带来教学的根本
性变革,为此,教学应成为教师与学生追寻主体性、获得解放与自由的过程。语文教学落实新课
程观这一理念,应该积极开发语文课程资源,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生活有多丰富,语文
学习资源就有多丰富。第一,应充分发掘我们教师自身的资源。教师自身的课程资源包括两方面
内容,首先是教师的人格影响着学生的人格;其次是教师的视野和能力影响着学生的视野。这要
求教师应不断学习、不断提高。第二,充分发掘学生本身的课程资源。学生本身的知识与经验不
仅对他本人的成长起重要作用,对于同伴也是一种资源。通过交流与倾听,从同伴那里获得信息
和启示,进而丰富个体的情感和认识,在交互中整合,在交往中探索生命意义、创造人生体验和
生活智慧的生命活动的目的。第三,发掘学生生活世界中的课程资源。学生的生活世界是丰富多
彩的,其中反映学生眼中自然世界的自然性资源,也有学生对社会生活认识的社会性资源。
     四、智者无惑,拥有高超的教育技艺——谈语文教师的灵性
    新世纪的语文教师既是一个教育者,又是一个研究者。掌握一定的教育学科类知识可以帮助语
文教师展开科学的教学活动和教育研究。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有“教育学科类”知识。它主要由“
帮助教师认识教育对象、教育教学活动和开展教育研究的专门知识”构成,具体可包括教育学、教
育心理学、学习论、教育管理论等等。比如运用教育心理学知识来了解学生、研究学生,掌握学
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心理规律和特点,并按照这些规律和特点设计语文教学,选择语文教学方
法,有效组织语文教学活动。掌握了基本的教育学科类知识不仅可以使语文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
活动时避免盲目性,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而且可以提高语文教师自身的理论素养和科研水平。教
学过程是学生知识构建的过程,是师生人际关系融洽的过程,是人文关怀中爱心的交互,更是教
师适时适事地调控教学进程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要有激动灵活,人性化的教学机智。在现代教
学条件下,教师教学机智处理得是否得当,不仅成了教学成败,教学效果好坏的重要因素,更是
尊重学生,激发个体积极性,转变教学因素的重要手段。
    第一、要有灵动的教育智慧
    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
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那些只有教学的形式表现而无实质性交往发生的“教学”是假教学。由此可
见,交往是教学的本质。主体之间在交往过程中能够相互认同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共同的
理解。在教学过程中相对独立和相互平等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二者平等对话,相互理解,相互
启发,相互补充,构成一个“学习共同体”,只有具备了这一理念,才能随时学习并提升我们的教育
智慧,从而达到教学的良好效果和教学相长的更高境界。
    我想,一名教师,只要热爱自己的职业,并且通过不断学习和探索,在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上踏
实前行,就能做“一名行者,一名乐者,一名学者,一名智者,一名读者。”最后,我也要送一句话
与大家共勉:只要用心去做,在小学语文教育的这块平凡天地里也会有别样

6.语文教师应该怎样加强专业化发展?
1.在教学实践中实现专业发展,抓住教学的关键问题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在教学实践中实现的,不能离开语文教学奢谈自己的专业发展。在当前课程改
革的背景下,特别是在课程标准修订后,教师应该抓住语文教学的关键因素,在落实课程标准提
出的教学建议的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水平。
(1)抓好指导学生读书这一根本环节。在语文教学中,要把指导学生读书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
“课程目标的总目标”中要求,要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
形成良好的语感。

(2)指导学生加强日常的积累。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总目标、阶段目标以及教学建议、评
价建议中,始终强调语文学习要加强积累、在运用中积极调动自己的积累这一思想。在“教学建议”
中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
“评价建议”中指出“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
3)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课程标
准在“基本理念”和“总目标”中要求:“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
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2.在自身修养中实现专业发展,要坚持读书也研究
教师的专业发展不是自然发生的,不是有了实践就能提高专业素质的。教师还要在实践的基础上
读书学习,对丰富的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和提升,要从经验型教师转变成研究型教师。教师学习和
研究的策略和方法十分丰富,这里介绍适合一线教师工作特点的密切结合教学实践的两种途径,
就是随教而读和随教而写。
(1)随教而读。随教而读是什么,就是结合自己要教学的内容,开展自己的读书活动
(2)随教而写。中小学教师要有意识地反思课堂。很多老教师,很多特级教师,他们上完课都反

归根结底,主动发展的意识是关键。语文教师很辛苦,语文教师很难当。有的语文教师要教两三
个班的学生,“又要这么样,又要那么样,我就要累死了”,这一点我们非常理解。我们希望语文教
师能够在繁重的教学中想一些办法,有些事情是可以不he做的,是没有什么效果的,要摆脱这些
事情的缠绕,找机会提升自己,同时也提高教学的效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