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德清农业现代化建设经验 从鱼塘养殖方式就可看出端倪

 萧然一族 2014-08-04

德清农业现代化建设经验 从鱼塘养殖方式就可看出端倪

作者:记者:张骥鸿 时间:2014年08月04日 信息来源:

      近日,省农业厅发布了《2013年浙江省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综合评价报告》,经过农业产出水平、要素投入水平、可持续发展水平等三大系统11个子系统和26项指标的角逐,德清以82.47分在全省82个县(市、区)中位列第三,排名仅次于慈溪和萧山。

    “探花”德清的农业现代化建设经验,或许可以从一片鱼塘养殖方式的改变中,看出一些端倪。

    “智慧”鱼塘轻松增产

    大热天,吴小根喜欢待在屋里。吹着空调,点击鼠标,不时品一品新泡的清茶。

    吴小根是德清小根水产养殖场负责人,他的四片鱼塘——小根鲌颡渔业示范区就建在德清新港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里。

    问他为啥总是待在屋里而不愿意去打理自家鱼塘时,他指着电脑屏幕连连摇头,“喏,你瞧,鱼塘的水温、PH值、溶氧量等数据能通过电脑实时监控。这么方便,干啥还要整天往外跑?”

    “偷懒”的窍门,就藏在鱼塘水底。今年5月,吴小根的水产养殖区多了一套智慧渔业系统。“每片鱼塘底部都装有一个探头,就好像一个全方位监控的雷达,鱼群的生活状况、水塘的环境等要素通过分析,都能在电脑上反映出来。”吴小根说,比如水中溶氧量不够,警示系统就会自动发出警报,我们通过遥控就能开启增氧泵,输送氧气。

    “以前靠经验养鱼,大热天顶着烈日去记录溶氧量、水温等指标。如今看看电脑就一目了然,省时省力。”连上了“智慧”的鱼塘,不仅增加了养鱼的安全系数,还能实现增产:“到今年底,预计总共增加产量15%。”

    农民兜里的现代化农业

    鱼塘连上“智慧”,只是德清现代化农业画卷的一角。

    今年7月23日,德清新港现代农业综合区成功通过验收,成了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

    在综合区的畜禽区域,鸡粪鸭粪成了滋润这方农田的“宝”。德清县农业局产业科科长徐建荣介绍,农业污水通过内、外循环系统净化处理,流入稻田、鱼塘、玉米地中,而玉米等农作物又可以作为鸡鸭的饲料。

    不仅如此,渔业养殖区建立了给排水生态循环系统;蚕桑基地建了沼液储存池,实行沼液肥地;“稻鳖共生”的创新模式在德清得到进一步推广……

    徐建荣介绍,到今年7月,德清共有莫干山省级现代农业(林业)综合区、新港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德清吴越虾鳖示范区等30个农业园区通过省级验收。

    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让农民的口袋越来越鼓。对吴小根来说,最高兴的莫过于自家鱼塘经济效益的提高。“今年预计能增加收入10%。”

    2013年,德清农业总产值实现39.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9570元。德清县农业局长胡雪荣打趣地说,农民兜里怀揣的是现代化农业。“农技制度的完善、新技术的引进、生态循环理念逐步深入人心,促使德清现代化农业的发展。不仅经济效益大大提高,环境得到改善,还带动了农民的增收。”胡雪荣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