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華转:许慎说文解字 漯河打造文化城

 图文365 2014-08-04

美華转:许慎说文解字 漯河打造文化城

 8月2日,汉字之旅一行来到了美丽的北方水城河南漯河,参观漯河市政建设以及许慎文化园。漯河是「食品名城」,最近几年来致力打造「汉字文化名城」,漂亮、规画整齐划一的市政建设让两岸学生们印象深刻,台湾学生则特别有感于大陆对普通民众的教育形式。

 

许慎是中国东汉时期的文字学家、经学家,中国乃至世界最早的字典《说文解字》就是他撰著的。许慎出生在漯河,也葬在漯河,许慎墓就在文化园内,至今许家已传至第60代,后代子孙仍在维护着。

 

占地10万平方公尺

 

许慎文化园以许慎墓为核心,占地10万平方公尺,有汉字大道、字圣殿、叔重堂、说文馆、文化长廊、魁星亭、字形牌坊等主要建筑,现在是河南大学黄河文明研究中心古文字学教育基地。《旺报》与大陆中国文化院等单位一起合作举办的「汉字之旅——第一期海峡两岸大学生文化体验营」团员来到这里,共同体会汉字的悠久历史。

 

文化体验营一行乘车抵达许慎文化园,迎接他们的是漯河国学读书会的几十位小朋友,这些国小生每人胸前抱着一本《学庸论语》,大声诵念着「有朋自远方来」等国学经典,在太阳底下列队迎接贵宾。这在大陆是很高的荣誉,然而,不少台湾学生却对这一形式感到尴尬,难以接受,凸显两岸文化差异。

 

不过,这没有影响大家探索汉字文化的兴趣。河南大学黄河文明研究中心副教授、本期营队的导师门艺老师介绍说:「这座文化园的规画,除了推动漯河市中小学生乡土文化和国学教育,也收藏了后世学者对于《说文解字》完整的研究成果,是当代古文字研究者不可不去的资料宝库。」

 

共同追溯文化源头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的何灵亨同学在参访时谈道:「许慎在汉字发展史上的地位,始终值得我们重视,特别是两岸共同追溯文化源头时,价值更大。」一旁来自台大人类系的张家豪也表达认同。

 

中国训诂学研究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朱小健,也是此次汉字之旅文化体验营的总负责人,2日下午在漯河市科教文化艺术中心,为当地市民及文化体验营学生们带来一场精彩的讲座,讲述许慎说文解字的智慧与精神。

 

朱小健说,许慎在公元100年左右,就完成了《说文解字》巨著,以篆书体系分析汉字,可以说是前无古人,直到今天,人们仍以此书展开汉字研究工作,漯河人以许慎为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