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记否,那位意非于觥筹,而在乎山水的醉翁?就是这样一位近乎隐士的老学究也会写出像“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的句子来。谁说君子不风流?欧阳修就借这阕词道出了人生、爱情的真谛!古往今来“淡泊”是部分中国人、中国文人追求的人生境界,然而,人生最难正淡泊,一个“情”字就把君困扰,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布衣才子,佳偶共连理,能有几人? 纳兰容若 纳兰容若,一个拥有最美的名字的相国公子。他才高八斗,是“清词三大家”之一,又被称为“晏小山”。他是高贵的,天生富贵。父亲是康熙时的重臣,母族是皇室,而他又是御前侍卫。他是多情的,天生情感丰富。然而他的爱情却是充满了悲情。 他深爱的表妹被送入宫中,并因倾心容若而遭人猜忌,被打入冷宫。他的结发妻子卢氏红颜薄命,婚后四年便离开了他,只剩得他独自吟叹:“料得重圆密誓,难禁寸裂柔肠”。在卢氏死后,纳兰与官氏结为夫妇。然而对官氏或许是由一个谢娘到另一个谢娘的过渡罢了,对她的爱有多深,也未必看得出。后又偶遇才华横溢的江南艺妓沈宛为,纳兰曾纳她为侍妾,后来却被迫分离,只剩下容若长久的耿耿于怀。 “曲阑深处重相见,匀泪偎人颤。凄凉别后梁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明月中。半生以分孤眠过,山枕檀痕涴。忆来何事最销魂,第一折枝花样画罗裙。”不论这首词是容若回忆与哪位伊人相处的情景都已无关重要。纳兰容若的爱情随他的心一起埋葬在那不朽的历史长河里。 悲情理由: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 附词一首:“彤云久绝飞琼宇,人在谁边?人在谁边,今夜玉清眠不眠对爱情,香消被冷残灯灭,静数秋天。静数秋天,又误心期到下弦”。 陆游VS唐婉 林逋素有“梅妻鹤子”之称,而陆游一生也写过很多咏梅的诗词,有“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的句子,足见其爱梅之深,似乎比和靖先生还要更胜一筹。在他“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胸怀下同样还有着“王师北定中原”的悲愤与激昂。 可谁曾想到这一亘古男儿面对儒家之孝和爱情的两难,听从母命,一纸休书,从此这对有情人从别人羡慕的眷属变成了陌路人,也葬送了唐婉一生的幸福。这似乎又让我们看到了另一出《孔雀东南飞》,另一个焦仲卿。可焦仲卿到了最后不也做了无声地反抗,而陆游留给唐婉的只有“莫,莫,莫”!他似乎是放弃了,作罢了,只有带着无奈一声接一声的叹息! 或许,陆游并不是一个值得唐婉为之抑郁半生,含恨而亡的人,但曾经的诗书唱和,指天盟誓怎能说忘就忘?两阕《钗头凤》读来最让人感伤的怕是唐婉的“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瞒丈夫,也瞒陆游,更瞒自己!就好像现在分手的男女再遇,男孩会问:“你过的好吗”?女孩总会回答:“很好!”即使现在很糟! 悲情理由:东风恶,欢情薄……山盟虽在,锦书难托。不是所有的感情都会走同一个结局,故地重游,那记忆中的“惊鸿”在某个瞬间,已然消失! 李香君VS侯方域 她没有柳如是的才情,没有陈圆圆的妩媚;她体态娇小,被名士戏称“香扇坠”。纵秦淮十里,画舫雕楼,笙歌艳舞也抵挡不住半壁的江山,动荡的时代给这流光溢彩的江南带来的悲凉底色! 这个世界有太多的不如愿,相逢偏在乱世,结恩怨的又重握大权,在夹缝中生长的爱情如今不得不经历考验。侯方域北上避乱,闭门谢客的李香君还是被阮大城逼迫到以死铭志,血溅香绢扇的地步!要说明朝怎能不亡呢?都混到这份上了,还歌舞升平的不知死活。伤愈后的李香君因艳名远播被强征入宫充当歌姬! “秋水长天人过少,冷清清的落照,剩一树柳弯腰。”清军南下,乘乱逃出的李香君巧遇师傅苏昆生。长板桥上无限悲凉,无限惆怅……也许是上苍注定了他们的劫难,有缘结识,无缘相守,在离长板桥一箭之遥的媚香楼外侯方域坚守着彼此的誓言。然十年一觉漂泊梦,伤心千里江南,断魂在否? 悲情理由:千里断肠关山古道,滚滚尘烟情飘渺,不知是李香君成就了《桃花扇》,还是桃花扇见证了李香君! 寇白门 秦淮河上佳话缠绵,然能像柳如是,董小婉,顾媚生那样有一个好的结局的不多。自古红颜多薄命,或许寇白门这份为爱付出的伤痛只能当作后话来感叹! 寇白门,名湄,风资绰约,是名噪一时的金陵才妓。就是这样一位烟花女子却拒向她献媚的公子哥于门外,独钟情于一多次落榜的穷书生。当韩生带着白门多年积攒的银两再度上京时,也是白门闺怨的开始。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真心的付出换来的却是杳杳无期的等待! 红颜的人颜红几分,是否今生只为一人?感动往往是刹那间的直觉。相逢,求爱,婚礼,金陵豪户朱国弼用声势浩大的迎亲队伍将白门风光地从青楼迎了回去。 本以为童话到此为止,本以为幸福会从这里开始,然而他们是属于这个动荡的时代,或许青楼女子的身份恰恰注定她今生要承受如此惨淡的结局! 南京已是兵临城下,朱国弼的降清并未带给他任何好处,反而被清廷软禁,为求自保,他想到了寇白门,惜日的才妓是不会卖不得好价钱的!或许白门早知会有今日,她说服朱国弼含泪回到青楼借得万金赎回了他,但却拒绝与之重修旧好。 浪迹数年后,寇氏再嫁,后又重流落乐籍。顺治六年,病中的白门偶遇当年的韩生,本想以身相许,没想到他不念旧情,且心生嫌弃,恶言相讥!心高气傲的寇白门看到自己钟情的人如此薄情寡义,便抑郁成疾,不久便撒手人间! 难道青楼女子就不该拥有真爱?她只想找一片净土和心爱的人长相厮守,然而命运却无情捉弄。这样的女子是孤独的,纵使美貌绝代,也只能孤芳自赏! 悲情理由:丛残红粉念君恩,女侠谁知寇白门。梦醒梦回之间,洒下的誓言全都变成了怨恨的字眼! 薛涛vs元稹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渐马到别来,词情深处,红笺为无色”,“红笺”指的就是薛涛。薛涛,字洪度,通音律善诗文。父辈曾出仕,“安史之乱”后辞官居家,因时局动荡,生活艰辛,薛父仙逝。她不得不出入欢场,弹唱娱客,侍酒赋诗,担起谋生重担,不久她便成了成都有名的歌妓。 她日日周旋于华堂绮筵与灯红酒绿之中,当时与她交往的名流才子甚多,如白居易,杜牧,刘禹锡等都与之有诗文酬唱。但牵动她内心深情的却只有元稹一人。 元稹,字微之,与白居易齐名。说道他或许有些陌生,杂剧《西厢记》就是根据他的《莺莺传》改编的。 元稹出使蜀地结识薛涛,虽只是萍水之缘,但心已然贴近,她动了心,他有了情。一年后,元稹调离蜀地,二人挥泪分别。元稹对薛涛念念不忘,托人捎诗词给她;而薛涛亦满怀幽怨与渴盼,汇成了流传后世的《锦江春望词》。 春去春归,音信渐渺。曾经那段绮丽的恋情如今随着长沟流月,无声地去了! 与《西厢记》不同的是《莺莺传》中,那个张生是一走了之,对在苦等中的莺莺来说,西风落叶,长安道远,只有彻底的绝望和无可奈何地了此残生。不知到这位大文人的这篇杂剧是否写的就是他自己。也不知道薛涛是否就是他那首“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中欲罢不能,欲说还休的心结! 悲情理由:去年零落暮春时,泪湿红笺怨别离,缘起缘灭,灿烂过后只流下苍白的誓言! 附诗: 晏殊《清平乐》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晏几道《思远人》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唐玄宗vs杨贵妃 对李杨两人的爱情描述最全面或许要数白乐天的《长恨歌》,短短八百余言写出了二人爱情永存的缺憾和悲哀! 最喜欢《长恨歌》中“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长生殿·密誓》一出中有详细的描写:天宝十年七夕,李杨二人在长生殿里盟私订“做酥儿拌蜜胶粘年定,总不离须臾顷”。 纵《长生殿》对李杨爱情故事进行了艺术创造,但也反映了他们对理想爱情境界的不倦追求,只可惜他们毕竟是一对帝妃,永恒的爱情对他们来说只是一首难遂人愿的悲歌! 悲情理由: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世间最痛,最苦,最让人心有不甘的莫过于情在人已绝! 李煜vs大小周后 从前只识李后主“剪不断,理还乱”的离愁国恨,一部《问君能有几多愁》让人们知道他还有这样一段让人唏嘘的往事。恐是戏说,查史料得大小周后确有其人。 周娥皇,出生南唐世家,善音律,尤工琵琶。十九嫁于李煜,史称大周后。而李煜,中国历史上颇具传奇色彩的皇帝,他才华横溢,文采风流。共同的爱好让他们相知相惜,夫作词,妻编曲,栏杆外,温温细语,脉脉相望。 周后抱疾,多情的李煜爱上了进宫探姐的小周氏。作为皇帝,他不合格,可要说词人,还真没几个能作得出他那样的感觉,就连偷情都能写出“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这般让人恣意的气氛。 大周后病终,其妹受册,史称小周后。 快乐的日子没多久,李煜失国投降,成为俘虏,风华绝代的小周后则被赵家天子屡屡召去侍酒,侍宴,侍寝...... 悲情理由: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离别歌,垂泪对宫娥。江山都保不住了,何况这佳人! 附诗: 《菩萨蛮》李煜 花明月黯笼轻雾,今霄好向郎边去!衩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 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蔡文姬 蔡文姬,博学有才,通音律,父蔡邕,汉末文坛领袖。名门出身的她自小受各种艺术的熏陶,是一位有着曲折一生的奇才女子。 二八年华,文姬嫁予世族子弟卫仲道,卫是个有名才子,与文姬志趣相投,故也相敬如宾。一年后卫仲道病终,因无所出,婆家人又嫌她克夫,文姬受不了卫家人百眼,毅然归宁。 不久王允设计诛杀奸臣董卓,蔡邕因一时知遇之感,为之一哭,此举触怒王允,蔡邕死于狱中,母从死。孤身一人的文姬不知更大的灾难还在后面。北方胡兵随董卓遗部进犯长安,混乱中,文姬被胡兵掳至胡地。“越汉国兮入胡城”,十二载后,曹操派使携金赎回文姬。归程中弹唱“胡笳十八拍”动人心魄。 归至故乡,但已断壁残垣。她被安排嫁给董祀,是一位通书史,谙音律的校尉。初董祀嫌弃已是二嫁,且韶华已逝的文姬,但一年后,董祀犯下死罪,文姬冒死相救,二人这才修好,琴瑟和谐。 悲情理由:她才华横溢,是集文学家,书法家,音乐家于一体的女人。但生于乱世,没有爱情的婚嫁三次,一生颠沛流离。 朱淑真 “娇痴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怀”比起李清照“眼波才动被人猜”的娇怯羞矜,朱淑真这阕《清平乐》是那样的活泼,大胆。她和喜欢的男孩出游,细雨忽至,游人四散,避雨时她则倒在他怀里撒娇。谁想月老偏偏就不眷顾她,让她所嫁非所爱。《西湖游览志》里载:“淑真,钱塘人,善读书,工诗,风流蕴藉,嫁市井民家,抑郁不得志,抱病而终。” 悲情理由:善琴棋,精诗词,然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一生幽恨凝于词中,《断肠集》读来让人断肠! 附诗: 《减字木兰花·春怨》 独行独坐,独唱独酬还独卧。伫立伤神,无奈春寒著摸人。 此情谁见,泪洗残妆无一半。愁病相仍,剔尽寒灯梦不成。 《清平乐·夏日游湖 》 恼烟撩露,留我须臾住。携手藕花湖上路,一霎黄梅细雨。 娇痴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怀。最是分携时候,归来懒傍妆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