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涛,“蜉蝣之羽,衣裳楚楚”,说起她,我们会想起她在浣花溪上,自造桃红色的“薛涛笺”;会想到她当年“万里桥边女校书”之名。但不管有怎样的盛名,在那样的时代,纵使才华横溢,才貌出众,也只能选择“琵琶门里闭门居”,甚至“一席道袍了余生”。天地之大,有人为她真正停留过吗?而她的心,又在哪里安放过? 薛涛,唐代女诗人,字洪度,因父亲薛陨做官而来到蜀地。八九岁的她,早已洞晓诗赋,而且姿容美艳,或许从一开始,薛涛就注定是一位命运不同寻常的女子。 在有些人看来,薛涛的一生绝对是红颜薄命,父亲死后,十六岁的薛涛迫于生活压力堕入乐籍,成为一名官妓。她因其“诗酒之外,尤见才辩”的专业特长,,脱颖而出,艳名远扬。很快,她就获得剑南西川节度使中书令韦皋的喜欢。那时,薛涛只是一位不喑世事的少女,她外有文人雅士的赞美,内有韦皋的万千宠爱,不免有些春风得意,恃宠而骄。韦皋恐她接受贿赂行为连累自己,便狠心地用一纸贬书将薛涛送到松州军营。 薛涛当时只有二十岁左右,而松州不仅生活艰苦,更深受战乱之苦,她随时有性命不虞的危险,她只能回身向韦皋求助,写下了著名的《十离诗》,这次的严遣,使薛涛明白了自己在男权社会的弱小,认识到作为士大夫阶层玩物的悲哀,与此同时,他接触到民生现实,使她从最初的文人清高中脱离出来,她的作品从儿女情长转向了现实社会,他的视野不在拘于歌舞诗会,而是扩展到仓凉肃杀的边城,这一点,可谓“非寻常裙屐所及”。 铅华洗尽段离别 时光荏苒,当时聘聘婷婷的少女早已成为一位半老徐娘,就在薛涛四十二岁时候,久闻薛涛芳名的元稹到达蜀地后特地约薛涛相见,薛涛本开始只是以一种平常的心态去见这位诗友 ,但两人一面之后坠入爱河,薛涛在于元稹见面后的第二天就写下了一首《池上双鸟》,诗中浓情蜜意,向心上人诉说了对未来生活的向往,从中可以看到薛涛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然而,如胶似漆的相处总是短暂的,一年后,元稹离开蜀地来到京都入翰林做官,两人只能挥泪告别。薛涛一心等元稹回来,在此之间,薛涛在自己发明的“薛涛笺”上写下了一首又一首思恋之诗,一心等着与元稹的再次相逢。不过,元稹一生风流,心系功名,身边早已佳人在侧,他只留了一首诗给薛涛,其中有一句“别后相思个烟水,菖蒲花发五云高”,薛涛明白了双宿双飞只不过是自己的一厢情愿,天地之大,谁为自己真正停留过?自己也只能与花为友,与竹为伴,自己只能选择结束这一段风花雪月的爱情。于是,她脱去自己最爱的红裙,筑起吟诗之楼,决定一席道袍了余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