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骨科患者的病情及护理要点

 杏林脉香 2014-08-05

骨科患者的病情及护理要点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部分,主要是针对患者的健康需要,通过教育活动,提高其对疾病以及相关知识的认识,改变过去不健康的行为习惯,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尽快达到康复的目的。骨科患者起病急、病程长、活动少,结合其特点开展健康教育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骨科病人的特点

骨科病人大多由意外事故急诊入院,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及相关的疾病知识,而且病人年龄跨度大,多需卧床休息或有自理能力下降,住院期间需协助其生活护理及培养自理能力又由于骨科的病种多,手术方案不一,特别是近年来新技术、新器械的应用层出不穷,因此针对这些特点,我们采取了多种方法相结合,从病人入院至出院实施全程的健康教育,增加了疗效提高了病人的自我保健能力及康复锻炼技巧。

二、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骨科患者起病急、病程长、心理负担重,迫切想了解病情现状及预后,对治疗方法、手术情况及有何并发症等都非常关注,同时对医疗环境信息、术前、术中、术后应注意的问题功能锻炼方法及如何进行功能锻炼等都渴望了解。

三、健康教育

1.实施方法

⑴书面法

将科学技术状况、骨科疾病的医学知识、住院须知等制成板报和宣传栏,将比较重要或难懂的内容制成图文并配以通俗易懂的宣传卡片或手册,供患者及家属阅读,以达到向患者、家属宣传的目的。

⑵讲授法

专业护士利用下病房的各种机会,用口述形式根据具体病情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教育,并鼓励患者提出心中的疑问,就患者最关心的问题进行讨论,使教育信息的沟通实现双向性,提高教育效果。定期组织能活动的患者或家属进行学习,将防病治病常识、自我保健知识等讲解给患者,达到健康教育的目的。

⑶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示范操作将用药情况、自我护理方法、常见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功能锻炼的具体方法等不易掌握的知识应给予患者具体的示教与指导,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示范操作如:翻身、拍背、功能锻炼等,使患者获得感性认识。

⑷现身说教法对患同种疾病的患者,选择康复的典范现身说教,介绍经验,对解除患者顾虑、提高治疗信心具有很好的效果。此外,要掌握专、新、快、精、全这五个特点进行宣教。

2.健康教育的内容

骨科患者的病情及护理要点随不同治疗时期而不断变化,其健康教育也必须结合这一特点来组织实施。

⑴入院教育

患者一入院,即由专业护士介绍病区环境入院须知、卫生制度、主管医生、主管护士等医疗环境信息,帮助患者尽快转换角色,适应住院环境;同时对相关疾病的病因、症状、治疗现状等进行介绍,使患者对所患疾病有一概括了解,并针对患者起病急、心理准备不足的特点给予指导,消除患者的急躁、怨愤、担心、忧虑等心理,使患者以最佳心理状态接受治疗。

⑵术前教育

向患者介绍手术的内容、目的、注意事项、利弊关系及不良卫生习惯的影响等,取得患者的充分理解和配合,在治疗前能有一个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

⑶术后教育

术后应及时向患者介绍术后可能出现的情况及处理方法、注意事项、感染的预防、用药指导、饮食指导并指导患者及时掌握褥疮、便秘、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等常见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及护理要点,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⑷康复教育

康复期应重点指导患者及时正确地进行功能恢复锻炼,对锻炼方法、时机给予具体指导,促进功能恢复争取最佳医疗效果。

⑸出院指导

包括患者的继续治疗、用药方法、功能训练方法及注意事项、返院复查的时间、应付疾病变化的策略等。

四、临床应用体会及展望

健康教育是卫生工作最基本的方法,是各项预防工作的首要环节,也是提高自我保健水平的主要渠道。经常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不但可以促使患者对疾病树立正确的态度、信心,积极配合治疗,而且融洽了护患关系,增强了患者对护士的信任感,从而更高的体现了护士的自身价值。健康教育需要护士掌握丰富的医学知识,具备一定的教育方法、技巧和高尚的护理道德"新的护理模式要求护士能将自己丰富的医学知识和健康信息以患者最喜欢的方式传播出去,从而改变患者以往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自我保健能力,这不仅需要护士不断地钻研业务,而且必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同时也应注意护理道德,积极主动,耐心细致,让患者对自己有信心,使患者和家属建立良好的心理情绪愉快地接受教育。骨科患者的健康教育应以骨科知识的传播为切入点,展开内容丰富的教育活动,重点包括骨科护理常识、功能锻炼、并发症预防、手术前后的教育活动和技能训练,尤其是教会患者正确的功能锻炼方法及锻炼时应注意的问题尤为重要,当然,心理疏导,用药和卫生保健常识宣教以及出院指导和随访也不容忽视,同时,更应做好陪护家属的宣教工作,这将对于骨科卧床患者的康复起重要作用。通过调查了解到,骨科健康教育在形式的选择上,最受患者欢迎的是个体交谈和宣传册,因为个人交谈最易增进护患交流,不但便于患者更直接地提出自己的要求,而且便于护士随时跟踪健康教育的效果,宣传册便于住院期间反复学习、理解和掌握,对于不明白之处通过护士讲解可以更好地掌握。

健康教育应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护士应从患者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适合个人情况和生活需要的,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内容进行健康教育,而且内容越具体,越易于学习者理解和执行,效果越好。护士应运用护理程序进行健康教育,健康教育的核心和目标是建立健康行为,为了达到行为改变,必须紧紧围绕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思想,把患者的知情权作为最重要的评价指标,使健康教育落到实处,真正让患者收益。

总之,由于医疗模式的转变,医院的护理工作已由单纯的疾病理向全民保健护理发展,护理的范畴也正由医院临床护理向全民保健护理发展,从院内服务到院外服务;从单纯的治病救人到为病人健康服务到为健康人服务,健康教育势在必行。只有将健康教育很好地贯穿于骨科护理,骨科病人的康复就有了一定的保障。因此护士更应把健康教育作为一项必须做的护理行为去自觉地实施,不管从教育的形式还是内容方面,都应不断钻研和更新,真正发挥护士在促进患者康复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黄津芳,王玉荣,护士健康教育意识调查与对策.中华护理杂志,199934(8):501.

2.杜克,王守志,主编.骨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121

3.吴蓉,陈雅琴,盂美珠等.健康教育在手功能康复中的应用.中华护理杂志,200237(8):51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