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写作微论12·把握学生产生创新意识时机,指导写作

 芦苇片语馆藏 2014-08-06

写作微论12·把握学生产生创新意识时机,指导写作

写作是一项创造性思维活动,大量的写作实践表明,凡优秀习作的完成,始终离不开创新意识。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创新意识的产生有一定的时机,或称“机缘”。尽管这种“机缘”的出现有着不定性,时间不固定,在每个学生身上产生的频率也不一样,但是只要学生出现了兴奋、激动、压抑等心理态势,我们就应该注意启发,从而把握学生产生创新意识的时机,指导他们写作。

一、把握学生模仿冲动中产生创新意识的时机

学生作文大都从模仿开始,但模仿不能是抄袭,而是将优秀作品当成例子学习。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优美的课文时,尤其是在讲授那些构思新颖、语言清新,能打动读者的作品时,要注意学生的学习兴趣。此时,学生的生理机制中有一个优势兴奋中心,有待教师去开启。教师的讲解如果能使学生的大脑高度兴奋,学生的思维就会活跃,对作品中的形象就会产生丰富的想象,他们就会将自己的生活体验同作品表现的内容联系起来。这就是我们培育创新意识的土壤。我们再有意将课文和学生作文联系起来,就会促使学生在模仿中产生创新意识。

如学生学完了鲁迅先生的《祝福》这篇小说后,有的学生萌发了模仿写小说的想法。分析其原因,高中学生分析鉴赏的能力比初中生要强,他们对社会事件爱议论,比较喜欢写联想性、发挥性的文字。他们对从来没有尝试过的事容易产生兴趣,有新鲜感乃至神秘感。此时学生的创作激情,充分证明了美国心理学家特里莎·阿玛贝尔经过九年研究而得出的结论:“内在的激情有助于创造性”。由此,我们抓住这一契机,因势利导,给学生讲解有关小说的知识,如小说的构思、情节的设计、描写手法的运用、语言的锤炼等,为学生的创作激情推波助澜,从而萌发了创新意识,“或发前人之所未发,或道前人之所未道”,使作文收到“意新语工”的艺术效果。如习作题为《盼》的一篇微型小说,习作者学习了鲁迅先生的描写手法,刻画人物形象,并不见生搬硬套的痕迹,而是模仿中见创新,用丰富的想象去构造现代人的生活。学生也选择了春节这个传统节日,以家家团聚为典型环境,以老人盼子回归为主线,用描写的手法勾勒出一系列画面:“老妇人路口张望的神情”,“揉着干涩的眼睛”、“吹乱的头发在微风中颤抖”却“浮起笑容”,使读者感受到老人盼望之形象跃然纸上,如同一个个镜头抓住了读者的心。

二、把握学生观察中产生创新意识的时机

从反映论的观点来看,人的任何思想、意识和观念都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头脑里固有的,而是客观世界在人的头脑这个“加工厂”中的一种能动反映,是被感知的客体和认识的主体相交结、相撞击的结果。学生创新意识的产生也是如此。

我们利用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同时,发现学生接受外界信息时,选择行为在时时起作用。学生往往注意选择对他们有意义的事物。此时正待我们教师把握时机,利用学生的注意力,开垦每一位学生思维的处女地,培养他们认识世界的能力,诱使他们在观察生活的基础上萌发创新意识。

例如,校园里的柳树最早报道了春天的来临。春光明媚,和风习习。课间,学生们异常兴奋,有的抚摸树干,有的端详柳枝上的嫩芽。此时学生心中萌生了热爱大自然的激情。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这种现象,人的观察也受个性特征的制约,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兴趣,他们的心理活动会有不同的方向和内容,所以,他们的观察角度和深浅度也不同。这自然需要我们教师到学生中间去,指导观察,将学生的选择行为,不仅引向柳树整个轮廓,而且引向最富有变化特征的柳枝、嫩芽和颜色上。这样,柳树的表象在学生头脑中逐渐清晰、丰满,学生的思维开始活跃,原沉淀在学生意识底层的柳树的表象呈现出新的轮廓。此时学生萌发创新意识的时机出现了。我们就此布置了以《柳树》为题写篇小型的散文。柳树在学生的笔下活灵活现:“才发现褐色的光秃秃的柳枝在一个早晨透出绿意,继而绽出豆粒大的芽苞,几天后慢慢长成毛茸茸的一撮一撮鹅黄嫩绿色的小叶片,招人喜爱。”几个动词就将柳枝发芽成叶的变化过程描绘得生动逼真,叫人读来感到清新自然。

这种将学生观察中的选择行为加以引导,从而促使学生萌发创新意识的作法,可以在情景作文中进行。如观赏朝霞夕阳,欣赏晨雾春雨,巡视街景集市,外出游玩等,都是把握创新意识的极好时机。

有一次,我们带领学生去祭扫烈士墓。来到墓地,我们发现,坟墓被荒草遮掩,墓碑东倒西歪。此时学生们的注意力没在烈士墓和墓碑上,有的去采集野花,有的去捉蝈蝈。恰巧,我们发现墓地中间有一位老农民正在拔坟上的荒草,扶起倒地的墓碑,觉得这是集中学生注意力的好时机。我们就组织学生帮老人拔草,扶墓碑,而后又让老人讲述当年这里发生的战斗。我们还领着学生观看碑文,加深对烈士的了解。回到学校后,我们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回答:今天,人们富裕了为什么能建教堂、庙宇,却遗忘了烈士的墓地?那位老人为什么要保护烈士墓?我们中学生应该怎样做呢?几个问题,使他们眼前浮现出墓地的所见所闻。不同的是,他们注意的不再是采花、捉蝈蝈,而是坟墓上的荒草,依稀可见的碑文和老人讲述的战斗故事。他们为之感奋,情感不断升华而成为一种潜在的推动力量,终于,萌发了创新意识——“为情造文”。

下面是学生习作《墓碑》中的片断:“……说着,老人又是愤怒,又是悲伤。只见他猛地站起来,走到陷进泥土里的墓碑旁,弯下腰,伸开臂膀,把手抠进泥土里,使足劲把墓碑扶起来。一下,两下……往上扶墓碑,看上去简直是一座力的雕像……”。倒伏的墓碑和扶墓碑的老人,引起学生深深的思索。有感而发,自然文笔流畅,描写运用也见力度,确实为我们描绘了“一座力的雕像”。其原因就是教师抓住时机加以启发。而这种启发是在学生观察生活的基础上进行的,如同一锤敲击了心,使学生产生创新意识,写出生动感人的文章。

三、把握学生在某种压力下产生创新意识的时机

有时外部的某些压力也能使学生产生创新意识。有位语文教师讲过这样一件事情:语老师要求班上四十五名学生每人就“圆”说一个与众不同的比喻句。学生们先后以篮球、月亮、圆镜、小扣子等作比,最后一位学生不好再用圆比喻什么了。他满面通红,埋怨自己知识面太小。老师启发他再仔细想想,他忽然想出一个绝妙的比喻句:“我的知识面小得如同一个小小的圆圈,而它的周围是浩瀚无边的知识大海。”这件小事给我们这样的启示:外界压力之下,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相当紧张,而紧张之中往往有超常性的表现,能够独出心裁,跨越某些界限,产生创新意识。

毕业班的学生面临着升学的考验,往往在思想上产生一些压力。在他们的交谈中,多是升学成功或失败的话题。有的后悔自己学习不努力,有的慨叹毕业后的悲欢离合,有的探讨人生的价值到底是什么等等,他们侃侃而谈,自以为颇有道理,而实际上往往暴露出感情上的波动,认识上的偏颇和思想上的消极,在他们的心理上形成一种无形的压力。我们觉得,这种思想压力并不是坏事,只要正确引导,就能成为点燃心灵光华的火炬。我们组织学生讨论,用一些有针对性的名言激励学生思考。学生对探讨自己内心世界的东西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也表现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我们进一步将他们的自我认识和写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出了一个饶有趣味的作文题:《人生之回声》,要求学生写成演讲稿。作文收上来,发现了不少佳作,下面摘录其中一篇作文的片断:

“谁不知山有十八盘,路有九道弯?谁人的成功之路一帆风顺?要知道人生之路坎坷,崎岖羊肠小道灌木丛生。

面对失败,你要发出怎样的声音,是叹息,是呐喊?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要留下自己的声音,是消极的叹息,还是充满信心的呼喊?回声,是人生真实的反映,没有同情,没有怜悯。当你向山谷悲伤地叹息,山谷回应你的也是叹息;当你向山谷大声呐喊:‘要进取!’山谷回应你的也是同样的呼喊……”

此文不仅具有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而且语言蕴藉流畅。同时用比喻论证的方法阐述问题,对人生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作者在现实生活的氛围中,感受到的种种压力,在教师的启发下,压力变成了内驱力,唤起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证明,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压力始终是学生思维进行紧张活动的一种条件。教师利用这个条件,才能把握学生创新意识的时机。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总之,学生的创新意识随时可能出现。如阅读比较分析时,学生修改作文求异思索时,教师讲评作文品优评劣时等等,都是学生心理发生变化,萌发创新意识之时。我们应该抓住时机,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提高写作能力。俗话说得好:“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我们语文教师要具有“画家的眼睛”和“音乐家的耳朵”,善于把握学生创新意识的时机,指导学生写好作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