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护理专业大专学生的问题意识现状分析以及对策

 杏林脉香 2014-08-06

护理专业大专学生的问题意识现状分析以及对策

[摘要]目的了解护理专业大专学生的问题意识现状,探索改进方法。方法对580名护理专业学生进行问题意识现状和原因的问卷调查。结果本组大专护理学生问题意识相对匮乏;分析其原因,受社会、学校、学生、教师等4个方面的影响,主要因素来自于学生和教师。结论护理教育工作者应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并有针对性地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

[关键词]学生,护理;问题解决;意识;问卷调查

当前教育理念中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越来越重视.而问题意识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所起的关键作用也越来越深人人心。所谓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创造始于问题.强化问题意识,是造就创新人才的一个关键口。为了了解护理专业大专学生的问题意识现状.探索改进方法,笔者对本校580名护理专业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方便选取我校护理专业学生600名,包括在校生和在医院的实习生。选择考试课、考查课、选修课等不同课程,涉及理论和实验教学。进行调查。

1.2调查问卷

结合护理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护理工作的职业需求,自行设计2个调查问卷。一是现状调查问卷,当学生在学习工作过程中遇到问题时,经过思考,能够提出问题,这是问题意识的前奏。因此从学生主动向教师和其他学生提出问题的情况来了解学生问题意识的现状。二是原因分析问卷,根据教育学、心理学及多年的教学经验。综合分析学生问胚意识匮乏的原因.预分为学校、社会、教师、学生4方面因素,每一方面又细分出4个小的方面,并在每个小方面下列出更详细的原因解释供学生选择。

聘请心理学、教育学的专业人员对调查问卷进行测试、修订。在正式调查前先进行预调查,了解问卷的信度。现状调查问卷的信度系数CmnbachS0.92.原因调查问卷的信度系数Cron.bachSOr.0.95

1.3调查方法

对选取的学生分组进行测试。测试前,给予统一的指导语和解释,问卷回答完毕及时收回。共发放问卷600份,删除无效答卷20份,共回收有效问卷580.然后对调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分别统计每个因素所占的百分比,借以了解各个因素在造成学生问题意识匮乏中所起的作用。

2.结果

2.1学生的问题意识现状对问题意识的重要性认识较充分,99%的学生能认识到问题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及对理论学习、实践操作及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作用。但问题意识总体上相对匮乏。在校生在一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提出专业问题的情况令人担忧。

但在实验课及实习中提出专业问题的情况相对较好。详见表1

2.2问题意识相对匮乏的原因本调查显示,学生自身因素(55_3)是首要原因,教师因素(28.3)也不容小视。而社会因素(5.5)和学校因素(10.9)也有着一定的影响。

再将4种因素的各方面进行统计,每个细分因素所起的作用见表2

3.讨论

3.1学生的问题意识与护理专业对问题意识的需求存在差距护理工作中,观察病情的变化是对护士的一项基本职业需求。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对患者疾病的治疗康复起着关键作用。但本组学生由于对实际工作环境没有切身感受,因此对问题意识在护理专业需求的重大意义理解不够。

3.2原因分析

3.2.1由于学生自身的阅题导致问题意识匮乏是内因,起决定性作用。求知欲是人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内在动力.是决定问题意识的关键。学习外在压力也是促进学生认真钻研专业知识的重要因素.因此也对问题意识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另外,探究性或质疑性问题的提出.很重要地取决于对某问题认识的深度和广度.也取决于知识的边缘化和交叉性。因此,如果学生学业不精。就不会提出高质量的问题。

3.2.2由于教师自身和工作方法、态度的原因导致学生问题意识的消弱,也是一个重要原因[53。其中,教学组织是问题的关键所在。由于传统教学中教师居于绝对主导地位。习惯于那种“填鸭式”的灌输,而学生也习惯于被动接受者的地位,课堂上以听为主.疏于思考,更谈不上质疑。而且由于每堂课信息量过大.大量多媒体电子文稿的展示,教师忙于讲授,学生疲于跟进,注意力被声画色影吸引,因此学生无暇思考、懒于思考。另外,一名问题意识匮乏的教师很难培养出问题意识强烈的学生。如果教师性格开朗豁达,平易近人,肯定能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相反,如果遇到居“师”自傲、恃才傲物的教师,即使学生有问题、有见解也会敬而远之。还有,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的思维活跃.也能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3.2.3在学校层面上,一所高校历史的文化积淀和现有的文化氛围,时时处处地熏陶着学生的问题意识。另外,高校管理上是否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是否鼓励学术的百家争鸣.是否容纳学生的个性宣扬。同样会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产生不小的影响。如果学校针对学生管理过于死板,限制自由发展的空间,压抑学生的个性发展,片面强调学生要服从、听话。无疑会很大程度地扼杀学生的问题意识。

3.2.4社会因素也是影响学生问题意识的因素之一。中国传统文化乃是一种伦理型的文化,长期受儒家道德思想的影响,倡导“三纲五常”及“中庸之道”,使人容易墨守成规、惟命是从,忽视个性的发展。而且在这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电视、报刊、网络、通信发达,人们活在泛滥的传媒及纷繁冗杂的信息表面,迷恋着浮光掠影的感观刺激.思想失去深度。

另外,在校生对护理职业的认知度存在较大偏差。尤其是还未接触护理专业课程的大学一年级学生。部分学生片面以为护士就是被动、机械地去执行医嘱、打针送药,无须质疑和思考。而且,在护理专业中女生居多,因此在这个性别相对单一的群体内,思维在某种程度上也趋于同化.缺乏活跃的音符,对问题意识的多元化、主动性也构成了一定的影响。

4.强化学生问题意识的对策

4.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强化学生的学习动力[学生学习的动力、压力不足是导致问题意识匮乏的首要原因。因此,首先要在整个校园内形成一种勤奋上进的氛围,开放的图书馆、名言警句和名人雕塑。让每名学生随时随地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另外,进行严格规范的考试、学籍管理,增加学生学习的压力。增加奖学金奖励的幅度和范围,更多地开办学术报告会、知识竞赛,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4.2加强教师的问题意识。搭建学术民主平台教师因素也是影响问题意识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要让问题意识深入每名教师内心,发挥其主导性作用。教师要经常结合临床,钻研学问,有认真的科学态度,知识广泛。不仅能阐释理论,还能有意识地讲解理论从提出到推论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这样的教师才不会厌烦学生提出问题.也不怕被学生的问题难倒,相反。会鼓励学生有自己的见解.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4.3加强职业认知,熏陶职业荣誉感为加强学生对护理职业的认知.从大学一年级开始让学生走进医院.了解护理职业的神圣和崇高,了解护理的职业需求,让每名学生热爱护理专业。

4.4活跃课堂气氛。鼓励学生个性宣扬认真备课,加强课程内容的逻辑性,注重启发、情境设问等方法的研究使用,活跃课堂气氛。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甚至是相反意见。推行课后辅导制度,加强师生联系。

总之,目前大专护理学生的问题相对匮乏,其原因来自于学生、教师、社会和学校4个方面。针对这些因素采取有力措施,来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从而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