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护理学实验中心的建设与管理

 杏林脉香 2014-08-06

护理学实验中心的建设与管理

[摘要]根据护理学科特点和发展目标,从护理学实验中心软件与硬件建设、科学的管理体系及实验教学与护理科研协同发展3个方面,介绍护理学实验中心的建设与管理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专业,护理;实验室;教学;全面质量管理

护理学实验中心是高等护理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是保障护理实验教学顺利进行、培养高素质和创新型人才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科建设、学术活动的重要保证。在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指导下,我校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能力为核心,以强化综合设计型和创新型实验为载体.以创新管理模式为突破口,启动了护理学实验中心的建设2009年我校护理学实验中心被评为山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现从软硬件建设、管理体系、实验教学与护理科研协同发展等角度介绍实验中心的建设与管理。

1.护理实验教学软硬件建设

1.1改善实验教学环境良好的实验教学环境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前提。为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实验环境,2005年学校投资2000万元新建实验大楼,并于2008年正式投入使用。实验中心面积由原来的不足1000m增加到3000m,设有实验室34间,承担基础护理、临床护理、护理心理学、社区护理、康复护理等15门课程及研究生部分课程的实验教学任务。另外,为提高管理和教学水平,实验中心建设了智能化信息平台,实现了教学、考核、管理的智能化,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硬件基础。

实验中心配置专职工作人员4名,兼职实验指导教师13名,实现设备统一管理和有效利用,保证实验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1.2加强模拟教具、仪器设备建设高质量的护理模拟教具、仪器设备是培养学生扎实的临床护理技能的必备条件。几年来.实验中心不断加大实验教学经费的投资力度,并以项目建设的形式责任到人.实行分期、分批、有计划购置。目前实验中心拥有近千万元各种国内外先进的护理教学模型和仪器设备,其中固定资产900余台件,低值资产千余件.实验用品的台件数与学生数相适应.常规用物实现了11的配置。现有的模拟教具可完成局部创伤性(静脉输液、肌内注射、静脉采血)、局部刺激性(导尿、灌肠、鼻饲、口腔护理等)和综合性(急救等)护理操作等练习,确保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

1.3建设智能化管理信息平台为提高实验中心的管理效益和水平,建设了实验中心智能化管理信息平台。智能化管理信息平台由门禁系统、监控系统及录播系统3个模块组成,由专人负责管理,满足实验教学与科研对实验室开放和管理的需求。

1.3.1门禁系统当学生及教师预约实验后,由实验中心管理员对校园卡的权限进行设置,通过门禁系统可识别学生及教师是否能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每次进出实验室均有电脑记录,整个系统在监控中心集中监控,可全天候运行。

1.3.2监控系统实验中心实现了所有监控点的接入.在监控中心进行图像浏览、摄像头控制、抓拍、录像等操作。

采取课中、课后、开放实验室等全面跟踪.实现学生的自主管理,减少教师进入实验室进行管理的时间,提高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对实验课教学效果及开放实验室效果的评价提供可靠的依据。

1.3.3录播系统通过录播系统采集实验教学的全过程,满足本科及各种网络教学的应用。可随时进行网上直播,为教师教学研究及学生课后自我反馈提供依据。

1.4独立设置实验教学课程实验中心改变传统的实验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模式,将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分开,设置独立的实验课程,独立设置学分。例如.护理学基础实验课已独立开课,其学护理指引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探索时、学分与理论课的比例为11,强化了实验课的重要性.提高了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此外,学生进人临床实习前集中进行护理学基础技能训练,并独立记学分,不达标者需要重修合格后,方可进入临床实习。

1.5改革实验教学内容与教学体系实验中心全面启动了护理学实验教学体系改革。形成了以基本型实验为基础、综合设计型实验为主体、创新型实验为提高的分层次实验教学体系。同时,构建了南基本护理技能、人文护理技能、临床护理技能和特色社会护理服务4个模块融合而成的实验教学平台。护理学基础、健康评估、健康教育学构成基本护理技能模块;护理心理学、护理伦理学、护理管理学、人际沟通与交流、压力测评与管理、形体训练与礼仪构成人文护理技能模块: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急救护理学、康复护理学、社区护理学、老年护理学、临床营养学构成临床护理技能模块;灾害护理、健康与衰老、残障护理等课程的开设,体现了护理多元化服务的新理念,构成了特色社会护理服务模块。

1.6设立实验教学专项课题基金设立专项资金,资助实验中心的教学与管理改革项目。目前,实验教学软件项目已立项4O余项。多数教改成果已用于实验教学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基于门禁(校园卡)系统的护理电子资源库建设与研发校级课题.主要采用校园卡进行辅助实验室管理和教学,解决护理学专业实验项目电子资源库建设.实现网上预约实验项目,达到实验室全方位的开放,为学生实验选修、开放实验室提供方便。

2.科学的管理体系

2.1规范化、信息化实验室管理体制实验中心明确实验室管理目标,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并完善实验教学管理、实验教师培训及学生参与管理等相关措施。此外,基于校园网络,建立了实验中心网络教学平台,实现教学资源上网。教师授课过程全程监控、录播、上网.实现了教学资源的高度共享。

学生可以通过浏览网站学习,增加学习的灵活性和针对性,提高教学效果。

2.2仪器设备管理实验仪器和设备是学生进行护理技能训练的物质基础,仪器设备的好坏直接影响实验教学的质量。同定资产设备设专人管理.按其要求进行维护保养;每个学期课程全部结束后进行清点、检修、报废。低值仪器及耗材设双重管理,有实验人员和学生共同完成,在学生自主管理的基础上南实验人员进行课前、课中、课后的检查、保养维护并反馈于学生,确保每一个教学用品的完好状态。

2.3实验室开放

2.3.1网上预约或申请实验室开放是指从时间、空间、内容3个方面全方位对学生开放,这是实验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学生可在任何时问通过网上预约或纸质申请预约进入实验室进行训练,以提高护理操作技能。

另外.学生亦可从入学开始根据自己的兴趣加入社团,如急救技能协会、科技创新协会、护理心理协会等,利用实验室开放培训各种专项技能。

2.3.2学生自主管理开放实验室如同正常实验教学一样,物品准备、实验中、实验结束后完全由学生自主管理,丢失或损坏物品按学校的要求进行赔偿。亦可配合实验中心由值班老师进行监控影响中药功效因素举隅学生实验效果并进行反馈。这既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责任心。

2.3.3实验人员值班开放实验室虽然实行学生自主管理。但实验中心可根据学生提出的开放申请,安排实验人员值班.对学生在实验中用到的实验用物、仪器设备都要进行及时的补充及检查.并指导学生正确的实验过程.确保开放实验的质量。

3.教学与科研协同发展

3.1开设创新实验项目实验教学中心开设综合创新型实验项目,主要面向高年级的护理专业学生开设,与理论教学同步或独立进行,强调多学科内容的交叉综合,不仅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专科操作、沟通交流及团队协作等综合能力,而且鼓励学生对现有事物进行更新、调整.如调整操作流程、改进实验器材或设备.培养其创新能力.突出了对学生融知识、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一体的综合能力培养,真正做到“授人以渔”的培养目的。

3.2发展科研项目科研项目是实验中心生存和发展的支撑条件。实验中心面向全校师生全天开放。在完成本科生实验教学的同时,为本科生、研究生、教师及临床护士的科研工作提供科研平台,包括提供科研场所、仪器设备和实验技术,实现教学和科研平台共享.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互动。

综上所述,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和管理是保证实验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为做好该项工作,要保证实验教学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并重.实验教学与科研协同发展,搭建智能化信息平台提高管理效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