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和自我管理疾病能力的影响

 杏林脉香 2014-08-06

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和自我管理疾病能力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水平和自我管理疾病能力的影响效果。方法对10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疾病知识、生活方式、合理饮食、个体用药等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进行认知干预、饮食干预、运动干预、心理护理、用药干预等护理措施,分别在干预前、干预后3612个月调查患者血压水平、饮食、生活方式、心理状况等。并设计自我管理疾病能力调查表,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护理干预后3612个月患者血压、饮食、运动、体重、疾病知识掌握、药物依从性较干预前明显好转(P<O.Ol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自我保健意识和保健能力,改变不合理的饮食结构及不良的生活方式,有效控制血压,提高患者自我管理疾病能力。

[关键词]护理干预;高血压病;自我管理

导致高血压的原因除与遗传有关外,更多是不良生活方式造成的,具有不良生活方式越多的人,其高血压的病情越严重。本文自20084月对我院10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生活方式、心理指导等方面的护理干预,取得满意的效果。

1.对象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85月至20095月在本院确诊为高血压老年患者102例。其中男60例,女42例,男女性别比为1.431。年龄6089岁,平均(71.52.4-11.76)岁。职业以脑力劳动者居多,约占2/3;体重4788kg,平均(65.46±15.52)。体重指数(BMI)162lke/m27(消瘦)2022kg/m221(正常)2225ke/m232(偏肥)>25kg/m242(肥胖)。病程l13年,平均(7.87±4.14)年。

文化程度:大专以上35例,中专26例,高中26例,初中以下15例。所有病例均符合高血压诊断标准心,在尽量排除各种干扰因素的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I>90mmHg(非同日3次测量),均排除有严重并发症和药物引起的高血压,均无精神疾病及恶性肿瘤,无智力及语言障碍,知情并愿意合作。

1.2方法

1.2.1评估患者的基本情况

建立健康档案,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单位、联系电话、文化程度、饮食习惯、生活方式、BMI、疾病认知情况、服药依从性及血压水平等。同时定期发放调查表,进行系列的调查、分析、研究。设计自我管理疾病能力调查表。内容包括:高血压相关知识的掌握、服药治疗的依从性、心理及生活行为方式4个方面的问题,采用三级评分法,根据患者的回答内容进行分析、综合、归纳,依次计13分,每项问题的总分为10分。分值越低,说明患者自找管理疾病能力越低。

1.2.2认知干预向患者讲解高血压的病因、危险因素、临床表现、主要治疗方法、并发症的预防等相关知识,并针对患者的认识误区进行重点指导。同时通过对患者能力的评估进行不同程度及形式的健康指导,包括定期举办高血压相关知识的健康讲座、发放健康教育手册、宣传资料、课后咨询等方法,使患者和家属了解高血压的诊疗知识及预防措施、服药的重要性以及高血压与运动、情绪、饮食、不良嗜好的关系及其危害性。对年龄偏大或其他特殊情况者,采取一对一指导方法以及家属代学方式,普及自我防治知识。每月电话随访或家访12次,并指导患者监测血压,监督患者护理干预的执行情况。

1.2.3饮食干预通过对患者饮食习惯的评估,找出其危险因素。首先戒烟、限酒。讲解合理膳食、营养均衡、高盐饮食是我国人群高血压发病的重要因素,凡是高血压患者原则上饮食宜清淡,严格控制盐摄入量<5g/d。此外,少食富含脂肪的食物,特别是动物脂肪和内脏,以防发胖和动脉粥样硬化。要多吃蔬菜和易消化食物,增加膳食纤维,保持大便通畅。茶和咖啡有兴奋作用,因此应少喝且宜淡,尤其睡前不喝为好,以免影响睡眠。把高血压保健食谱打印成册送给患者,并定期检查干预实施情况。

1.2.4运动干预

劳逸结合、动静结合是健康长寿的保证。

体力活动是独立的降压因素,同时体力活动还有巩固药物降压效果的作用。患者根据自身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如散步、快走、慢跑、打太极拳、舞太极剑等大肌群活动的有氧运动,每周锻炼36次,每次4060min。可根据各人年龄、BMI、血压、运动习惯及运动耐受性制定运动鼍表。可参照运动时适宜心率=170一年龄,有不适即停下休息,并以此作为最大的活动限度。量力而行,根据自身条件选择适当运动,以不感到心跳气喘和疲劳为原则,避免剧烈运动。运动坚持有序、有恒、有度,生活要有规律,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

1.2.5心理护理

高血压患者一般心理紧张,即使是通过治疗病情得以控制,也常常心有余悸。因此,在为高血压患者治疗时,自始至终不能放松心理治疗,让患者学会正确宣泄不良情绪,减轻精神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情和心理平衡,使患者明确高血压的危害性及治疗控制效果,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对不同的个体运用理解、安慰、帮助、鼓励、支持等措施进行心理疏导,引导其以积极的态度和良好的情绪对待疾病,协助患者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氛围,给患者提供心理支持,消除紧张情绪,避免不良的刺激。

1.2.6用药干预

高血压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指导患者要坚持规律地严格按照医嘱服用降压药物。降压药物的应用是治疗高血压的基础,患者根据身体状况和疗效情况,在医生指导下选择降压作用好、副作用小的降压药物。不可随意突然停药或增减剂量。

1.2.7误区护理干预

1.2.7.1对非药物疗法重视不够

非药物疗法如调整生活方式、运动锻炼、低盐低脂饮食、戒烟酒等,对高血压防治非常重要,在此基础上服用降压药物,控制血压在理想或目标水平。

但现实中许多患者过多依赖于药物,如边吸烟嗜酒边降压者,饮食无节制、作息规律紊乱,既影响降压药疗效又使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存在。所以,高血压患者必须重视非药物疗法,纠正不良生活方式和习惯,并增强运动锻炼,规律作息。

1.2.7.2新药、贵药就是疗效好的药

目前新型降压药发展很快,品种很多,如何选用是有严格要求和标准的。其关键在于遵医嘱办事,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不要道听途说,盲目追求新药、贵药,以为新药、贵药就一定是疗效最好的药。

1.2.7.3以保健产品代替治疗药物

“不用药亦可降压”,这是近年来不少保健品广告中常用的一句话,但保继药品和器具并不能代替治疗药物。目前市面上流行的很多保健药品和器具的疗效并不可靠,甚至是无效的。因此,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降压药治疗是最有效、有益的选择,不用药才是误区。

1.3效果评价

分别于干预后3612个月,记录患者体重、血压变化,评估患者疾病知识掌握及药物依从情况,不合理的饮食和不良的生活方式改善情况及心理水平。

1.4统计学分析

应用EPIinfo6.0软件包进行录入统计和分析,计数资料进行z2检验。

2.结果

2.1护理干预前后患者血压水平比较。

2.2护理干预前后患者不良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和BMI的改善情况。

2.3护理干预前后患者自我管理疾病的能力。

3.讨论运用现代护理模式,在配合药物治疗的同时,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积极的护理干预是改善老年高血压预后的另一种有效手段。高血压是一种典型的生活方式疾病,而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饮食、控制体重、减少食盐摄入、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和心理平衡,可使高血压发病率下降55%,冠心病、脑卒中发生率减少75%。

3.1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提高高血压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和保健能力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病,常需终身治疗。普及高血压防治知识,提高患者对疾病防治知识的掌握率,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预防教育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显示干预前患者对高血压危险因素认识不足,不良生活方式比率高。干预后患者重视合理饮食,掌握低盐、低脂、低糖、低胆圊醇、高纤维、禁食腌制品膳食的“四低一高一禁”的控制饮食方法。多食水果、新鲜蔬菜,保持大便通畅。肥胖者减少热量的摄人,增加有氧运动,积极戒烟、限酒。现代医学证实长期精神紧张、压力过大会导致血压升高,笔者在临床干预措施中积极开展心理干预,耐心了解病人的心理问题及原因,并传授讲解当遇到紧张事件或不如意的处境时,进行自我调节、避免过度的情绪波动的方法和措施。实施干预后,患者饮食结构及不良生活方式得到明显改善,绝大部分患者能够有效控制情绪并保持乐观、愉悦的心态。本研究干预前仅29.4%的病人对高血压诊治知识有部分了解,较多患者对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高血压的预防及发展的重要性缺乏认知。通过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12个月后,有96.O%的患者熟悉了解高血压的病因、临床表现、危害、预防和治疗等相关知识,患者及家属学会自我监测血压及注意事项,树立了良好的健康理念,大大提高了自我保健意识和保健能力。随着干预的逐步深入,本组病人对疾病知识掌握逐步全面,能积极配合治疗,改正不良生活习惯,提高遵医行为,使血压水平逐渐得到有效控制。

3.2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血压水平高血压的治疗,应采取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相结合的原则。患者除了遵循医嘱合理服药外,合理饮食、控制体重、有规律的体育锻炼、限酒戒烟、舒缓压力、保持心理平衡等非药物治疗措施同样非常重要。通过进行系统性科学健康教育,一方面帮助他们正确掌握高血压诊治和保健知识,了解不良生活方式对血压的影响;另一方面,帮助他们正确认识高血压的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对药物治疗者,有针对性的讲解用药知识及坚持用药的重要性。通过护理干预,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知识的掌握率,使他们自觉形成健康的生活行为方式,以达到降低血压的目标。本研究显示,干预后患者血压控制明显。

3.3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自我管理疾病的能力通过对患者进行认知、心理、行为等护理干预,调动患者治疗疾病的积极性,提高患者对服药治疗的依从性。同时纠正患者诸多不良生活方式,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和保健能力,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疾病能力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王玉梅.生活方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J].徐州医学院学报,200222(2)1.

2.叶任高,陆海英.内科学[M].6.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53.

3.朱金兰.护理干预对中青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疾病能力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0949(5)98-9.

4.符可文,陈赤霞,赵亚丽,等.护理干预对健康体检人群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30(14)1776-7.

5.高东华,李志清.老年高血压生括护理干预的观察[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0912(3)316.

6.曼汝莲.高血压的全科医疗[J].中国全科医学,19922(1)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