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深圳市机械行业协会与深圳机械展SIMM联合举办佛山智能制造交流活动,机器人网与来自深圳、广州、东莞、惠州等地近60名制造企业代表一起,共赴佛山顺德,走进佛山市利迅达机器人系统有限公司与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近距离观察佛山顺德的智能制造样本。 在国家大力推动工业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等产业发展背景下,中国家电之都顺德出台“机器代人”扶持政策,鼓励家电、机械等行业的制造型企业通过智能装备、成套自动化生产线等技术改造更新技术装备和设备。美的、美芝、万和等行业龙头企业,开始大规模推进或启动“机器代人”战略。同时顺德还修订了《顺德区鼓励采购本地装备产品目录》政策,鼎峰、嘉腾、利迅达等区内机械装备业新秀的相关产品均有入围。
利迅达:做中国首个上市的机器人系统集成公司 佛山市利迅达机器人系统有限公司,是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商,也是专业生产工业机器人金属产品表面处理综合系统的公司。利迅达与欧洲多家机器人公司均有合作,目前已成为ABB和柯马的战略合作伙伴。其还将于近期与柯马合作成立机器人软件研发中心。其一系列具自主知识产权的系统产品已广泛用于焊接、组装、搬运、喷涂、涂胶、打磨抛光等应用领域。 随着工业机器人的不断发展,其在传统的汽车工业以外的应用备受关注。此次来自其它领域的行业代表对于工业机器人在电器制造、眼镜行业等领域的应用和利迅达的技术人员交流了各自的看法。 海信的代表比较关心在动态环境下,工业机器人对吊挂线上不同的产品分类码垛的实现。主要难点在于吊挂线处于运动状态中,吊篮之间仅有7秒的时间差,而且托盘上放置的产品种类不一。利迅达表示,产品种类不同的问题可以通过条码管理进行分类。另外可以通过编码器实现机器人与吊挂线的同步,7秒的时间可以完成。 来自高亚眼镜的代表提出了机器人在眼镜架制造中应用的问题,眼镜架种类多样,形状不一,而且尺寸较小,像铰链的安装等只能由人工完成,而且现在非标的订单越来越多,每单数量少,个性化需求高,应用机器人的难度大。迈瑞公司的代表也认同此看法,医疗设备产品,像磁共振仪等部件,也是批量小,品种多,形状各异,对于机械手的抓取功能要求非常高。 利迅达表示,目前公司正和世界知名眼镜公司的陆逊梯卡在开展机器人应用的合作,可以实现抛光、打磨以及贴标等。应用机器人最大的优势就是其柔性,多产品多应用是趋势,非标个性化的产品更适合应用机器人。和专机自动化相比,机器人自动化通过修改程序就可以实现产品线的变更,结构改动小,应用更灵活。 和普通的码垛搬运拾取等相比,机器人在精密加工上的应用则更能代表制造业的关键工艺能力。飞亚达的代表表示,手表表壳的打磨是一个难点,主要在于其形状不规则,各个曲面的要求不同,目前只能通过有经验的熟练工人来完成。利迅达认为可以应用机器人进行上下料加小型模组化的砂带、布轮或尼龙轮等实现。而飞亚达代表则表达了对力度反馈控制等技术的顾虑,而且对外观要求非常高的曲面打磨仍然是个问题。 对此来自深圳计量院的代表也有同样的看法,在精密加工方面,如果机器人能够实现在加工时实时测量或反馈,进而实时调整参数,再加工,这对于像自由面体等类型的加工将有莫大裨益。利迅达认为这已经是另外一个层次的问题,属于智能化的领域,不过未来智能制造是努力的方向。 此外关于机器人与信息化。利迅达表示目前已经可以实现机器人单元的远程监控,机器人单元的离线仿真也已在应用,可以在办公室编程,现场导入。 可以看到,利迅达多年的努力已经慢慢开始得到回报,在机器人应用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认可的背景下,其离三年内成为首个上市的机器人系统集成公司的目标也越来越近。 在利迅达的交流结束后,代表们来到了美芝的压缩机转子和定子生产线,见证美芝推动机器人自动化应用的成果。在招工难、劳动力成本快速上涨等背景下,美芝开始大规模应用机器人自动化,用机器人去弥补各个岗位的空缺。 例如定子投料岗,该岗位劳动强度大,招工困难。应用机器人后,将大大降低劳动强度,投料稳定,而且单线可以减少0.5个岗位。某部件的生产线,在应用机器人后,整线人员需求将从71人降到20人,这将大大缓解招工难的问题。 在压铸车间,正值盛夏,室外温度在35度以上,车间里还要高上几度。在应用机器人之前,每个压铸工位,工人们每天需要搬运码垛36吨的压铸机生产的成品,这种单调重复性高,且繁重且环境艰苦的岗位,时间长了对工人的身体很容易产生不良影响,而这正是机器人可以大展身手的地方。产线上,六轴机械手有条不紊地将一批批的产品整齐堆垛码放,效率和质量均优于人力。 除了六轴机械手,生产线上还应用了大量的直角坐标机器人,进行产品的拾取、运输及上下料等。 据美芝相关负责人介绍,美芝应用机器人自动化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10年-2012年,美芝开始应用机器人自动化试点,购买了第一台码垛机器人。不过由于条件还不成熟,试点项目以失败告终。第二阶段是2013年-2014年,也就是这两年,开始全面铺开机器人自动化应用,大量部署机器人和AGV等应用。采用项目经理团队,各个击破。第三阶段,未来三年,实现智能化工厂的目标。 利迅达和美芝智能化的努力,就是当今中国智能制造的缩影。利迅达作为国内领先的系统集成商,依靠其对工艺的掌握和理解,已经可以在机器人市场占有一席之地。核心技术的缺失,在机器人本体方面,国内企业和国外的企业仍有较大差距,但是在系统集成领域,国内机器人厂商完全可以利用对国情,对细分行业里各种工艺的熟悉优势,逐步建立产业地位。机器人自动化的趋势不可以逆转,像美芝这样的企业将会越来越多,在大型企业全面推进机器人自动化的同时。国产机器人也应该更多关注广大的中小企业,为其开发出成本和技术最优的方案,这是另一片蓝海。 我们不得不惊讶于机器人的高效,可以预见,未来大量简单重复操作岗位将被机器人取代。但我们不必惊慌,在某些需要高技术,复杂的领域,机器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要想不被机器人代替,也只能不断充电,掌握机器人所不能的技术,在提高自身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个人的收入回报。这才是机器人与人协作的最终解决之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