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寒痢便方

 业余养生馆 2014-08-06

治寒痢便方

方1

  【组成】干姜3 克、附子4.5 克、葱白2 根、粳米、红糖各适量。
  【用法】将干姜、附子共研为极细粉末,先用粳米煮粥,待粥煮沸后,加入药末、葱白及红糖同煮为稀粥。早晚各食1 次。
  【主治】虚寒痢,证见下痢稀薄,带有白冻,甚则滑脱不禁,或腹部隐痛,食少神疲,四肢不温,舌淡,苔薄白,脉沉细而弱。

  方2

  【组成】干姜60 克。
  【用法】切如大豆大,每服6~7 粒,米汤送服,每日4 次。
  【主治】寒痢,痢下赤白粘冻,白多赤少,或纯为白冻,腹痛、里急后重,脘闷纳呆等症。

  方3

  【组成】鲜藕节1 段、米酒250 克。
  【用法】鲜藕节捣烂置杯或碗中,加入米酒,隔水蒸煮,饮酒食藕,或热酒调下。
  【主治】冷痢。

  方4

  【组成】煨姜、干姜各等份。
  【用法】共研细末,醋面调和为丸,每次6 克,米汤送服每天3 次。
  【主治】寒痢不止。

  方5

  【组成】干姜15 克、炙甘草15 克、葱白60 克、附子12 克。
  【用法】水煎去渣,早晚各服1 次。
  【主治】寒痢不止。

  方6

  【组成】生姜、肉豆蔻各6 克,粳米适量。
  【用法】生姜切碎,肉豆寇研为细末,用粳米煮粥,待煎沸后加入肉豆蔻末及生姜,同煮为粥,早晚各服1 次。
  【主治】虚寒痢。

  方7

  【组成】炮姜、煅赤石脂各等量。
  【用法】共研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小。每服3~6 克,米汤送眼,每日3 次。
  【主治】寒痢。

  方8

  【组成】生姜(去皮)、茶叶各6 克。
  【用法】水煎分服。
  【主治】寒痢。

  方9

  【组成】大蒜1 瓣。
  【用法】将蒜瓣挖空,将旱烟屎(即烟油)少许填入蒜内,火烧熟后煎服。
  【主治】寒痢。

  方10

  【组成】当归15 克、积壳1 克、干姜3 克。
  【用法】水煎温服。
  【主治】寒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