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寻明式“苏作”的内在底气

 苏迷 2014-08-06

记者   陶瑾

 

长期以来,明式苏作家具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文气质在明清家具中久负盛名,堪称中国古代传统家具中的典范。“苏作”在人们的心里早已成为明式家具最完美的艺术表达。

 

近十年来,红木家具行业风生水起,浙江东阳、广东中山、福建仙游等红木家具“巨头”异军突起,产业急速发展。江苏其他地区还成立了“苏作家具文化研究中心”,种种形势“逼迫”之下,苏作红木家具正面临前所未有的产业变局和文化挖掘之危机。

 

明式苏作文化亟待挖掘

明式家具是一个在太湖流域发展起来的家具流派。王世襄在书中也写到他经常去太湖流域的东、西山搜寻家具,在那里他发现了很多典型的明式家具。

 

为振兴明式苏作家具产业,最近,苏州市成立“明式苏作家具文化研究院”。明仕阁古典红木家具新一代掌门人史志晔被选举为研究院院长。研究院设有学术委员会,由北京市和苏州市两地关心、支持和从事苏作家具文化研究的22位专家、学者组成,文化学者柯继承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

 

其实从去年以来,南通成立了“中国苏作家具文化研究中心”,常熟海虞成立“中国红木家具文化研究院”,今年,“广东东成红木家具研究院”也相继成立。作为苏作家具的“源产地”,研究、传承苏作文化和技艺已是当务之急。

 

史志晔告诉记者,针对红木家具生产以及明式苏作家具文化传承的现状,今年初,他广泛征求了北京、苏州两地专家学者的意见,启动了明式苏作家具文化研究院的筹备工作。“研究院成立之后,将以苏州明式家具的发展背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挖掘和总结。并将与高等院校的相关研究机构进行交流与研发。”史志晔表示。

 

明式苏作家具和其他风格的家具最明显的区别就在于选料,结构、装饰和造型。苏作家具的造型是富有灵气的,并有深厚的文化意蕴。因为这些家具基本有文人参与指导,如同与苏式园林建筑的设计一般,底气自然是深厚的。据悉,在明代的士大夫阶层,很多人根据自己的人文思想设计出许多简洁、大方、富有文人气息的家具。这些家具不仅结构典雅,线条柔美,并且精确到少一寸多一寸就不协调的程度。而且,明式家具的造型完整简约,做工讲究去繁从简,与文人提倡的“古朴”、“古雅”一脉相承,因此明式家具被越来越多的人欣赏和看重。

 

明式苏作文化正亟待挖掘,记者发现,“明式苏作家具文化研究院”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从传世的明式家具实物中,去努力挖掘出更多珍贵的民族文化精粹,更完美地诠释中国古典家具的内在美。

 

苏作文化的当代启示

2010年,史志晔设计的角花条案,是他刻意创新的作品。角花条案这种样式,其实传统家具早已有之,但是,像他那么用不同颜色,不同材质的原料来制作,确实非常新颖别致。当年,这个作品大卖,销路极好。一年后,渐渐就几乎不做了。为什么呢?他意识到一个问题:仅仅迎合市场,迎合消费者喜好,这种创新生命力不长久。

 

2013年,他推出的圆形的八足辟料大禅墩,霸王枨打洼小方凳等传统藤编凳面系列的苏作家具十分受欢迎。根据小方凳的形,史志晔给它取了个名字叫“囧凳”,北京人一下子就下了100张订单。其实,这张看似简单的囧凳,每一个细节都传达出传统苏作家具无与伦比的简洁美:碰肩处优雅的打洼线条,底脚一丝不苟的透榫。

 

史志晔深刻认识到,苏作家具必须沿袭明式家具的风格和传统,“苏作”最大的竞争优势是文化。没有文化,家具就没有生命力,更不可能把经典的东西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而今,苏作家具简洁、雅致的造型和文人气质,在红木家具市场上越来越受到欢迎。随着人们生活起居和审美观发生变化,对红木家具文化的理解和认识也越来越深刻,于是,如何树立文化品牌,更好提升产品的品质是摆在红木家具产业发展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只有不断挖掘出“苏作”文化内涵,不断赋予家具更深层次的文化特性,才能更好地传承“苏作”经典。

 

明式苏作家具研究所的副所长柯继承表示,从明式家具中,我们能感受到一种简单质朴的设计理念。在构造上,它采用榫卯结构,根据不同的部位设计不同的榫卯。在选材上,采用天然的优质木材,色泽深沉雅致,给家具注入了文化内涵。事实上,明式家具最重要的结构是它的榫头。明式家具用料少,家具的承受力和拉力更需要合理的结构来保障,这样就只能在榫头上“讲究”了。明式家具的榫头搭配非常复杂,榫头插进去,里面有很多特殊的小结构,榫头敲进去以后就完全固定住了,不能有任何细微的移动。再有就是明代家具的用料之外,很讲究造型上线条的运用。明式家具的线条很简约,造型比例合适,线条走向比较圆润。

 

的确,当代苏作家具在继承传统精华的基础上,在用材、造型、结构等方面必须赋予新的创意和视野,设计制作出适合现代人审美需求和生活方式的苏作家具。

 

tips:

用心挖掘和传承“苏作”之艺

许建平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明式家具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明式苏作家具文化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作为苏州红木雕刻厂总设计师、“明式家具”制作技艺的国家级传承人,今年61岁的许建平一直坚持自己对明式家具的那份挚爱,在传统艺术世界里徜徉。“我生长在传统文化比较浓厚的家庭中,从小就是摸着红木家具长大的,可能比别人多一份对于古典家具的情结。”

 

当年从学校毕业后,最先到苏州刺绣研究所学习工笔花鸟技法,这为后来搞家具设计打下了扎实的基础。1970年许建平进入苏州红木雕刻厂设计室工作,开始学习古典家具设计。凭着对红木家具的那份热爱,许建平经常跑到园林汲取传统文化的精髓。“多看看,心里就有了底。海绵里吸的水,总有用得到的时候。”

 

40余年的古典家具研究与设计生涯中,他先后应邀出任南京总统府洪秀全天朝王宫恢复总设计、长春伪满皇宫恢复总设计、苏州山塘街雕花楼家具设计、苏州天平山景区范仲淹故居恢复总设计、苏州拙政园李宅恢复总设计等重大项目。许建平笑言:“能够恢复古典文化项目,是我最‘来劲’的时候,甚至可以为了项目天天忙到很晚回家。”

 

许建平说,传统工艺的积累非常必要,在传承老祖宗留下来的原汁原味的基础上进而创新,没有传统的东西是不可能创新的。“我们无法超越古人,只能不断去挖掘和传承,做出符合现代人生活理念的苏作家具。”

 

到现在,他依然坚持纯手工绘图,设计,天天画,从未放下过笔。从去年到现在,许建平还收下11位学生,都是集中在光福一带的“苏作”艺人。他经常组织大家聚在一起交流、学习,学生若遇到任何问题,他就亲自到现场指导。“作为传承人,自然多一份文化责任。我会用心教,将苏作家具的设计与制作技艺的精华传承给他们。我也十分看好光福地区对苏作家具的传承与创新。”

 

 

 

明式家具的文化,是属于世界的

柯继承 苏州文化学者 明式苏作家具文化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家具是文明社会中人们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具,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仅仅是实用到实用与艺术相结合的过程。

 

明代中叶开始,江南地带如太湖流域,社会经济繁荣,手工业空前发达,特别是苏州地区,人们的社会活动活跃,生活风尚奢靡,许多退归林泉的达官贵人和文人雅士,兴建私家园林,享受富贵高雅的生活。园林和宅第建筑中的家具配备,也走向理想优雅的模式。家具形成了结构简练,造型圆润,以富于变化的线脚和精湛雕刻为主要装饰手段、风格典雅大方的时代特征。这类家具在清代最初一个时期,仍在民间广泛制作和流行,但为了便于叙述,总称“明式家具”。

 

坦率地讲,明式家具与清式家具,各有千秋,但就整个中国家具史而言,明式家具是我国家具的高峰,这不仅体现在它的制作技艺、传统风格上,还体现在“材美”上(以黄花梨、紫檀等硬木为主)。而且,明式家具注重简练线条美等蕴含文人高雅意趣的“表征”,也更受时人的青睐与喜爱。

 

值得注意的是,明式苏作家具的制作传承在苏州从未间断,至今,苏州还是全国家具行业的重镇,尽管现代家具多姿多彩,但传统家具仍坚持在明式家具的总体造型和内涵风格上予以继承和发展。

 

明式家具不仅代表的是中国家具史上的一个时代高峰,某种意义上说,它的制作工艺和内涵风格,至今还引领着世界传统家具行业的发展方向。

 

 

 

苏作里有最值得珍惜的东方审美

史志晔  明仕阁红木家具掌门人 明式苏作家具文化研究院院长

 

史志晔是土生土长的光福舟山村人,大学毕业后,他就接手了家族企业,传承苏作家具制作。短短几年间,这位年轻的小伙子,迅速在苏作红木家具领域里崭露头角。相比同龄人,他身上有着一份沉稳、睿智以及不断创新的勇气和实践。

 

随着“苏州苏式家具制作技艺研究所”和“苏州舟山名人核雕艺术研究所”筹备成立,史志晔和他的一群朋友们,正憧憬着未来,他们有志于在苏作家具、核雕、刺绣、缂丝等苏州传统技艺的理论和实践方面,发出他们自己的声音。

 

这几年,史志晔致力于苏作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参赛作品频频获奖。荣获中国红木艺术家具作品大赛厅堂类设计金奖的《荷花圆台》,是史志晔用心思考出来的作品。在明仕阁红木家具展厅里,成套的11件荷花椅、榻、几、案……精美绝伦,故宫博物院里有实物展示,但独独没有圆台和凳子图片、文字和实物参照。现在的荷花圆台,一桌六墩,加上原有的11件,共计18件一个系列。一样饱满的莲子在莲蓬的每一个小孔里滚珠灵动,天衣无缝,这个精美系列,堪称清式家具皇家典范。

 

史志晔说,苏作传统工艺从本质上说,不仅仅是苏州传统文化的符号,更是千百年来苏州人慢慢形成的生活方式的物化反映。这种生活方式,即便由于一些客观或人为的因素,导致暂时的中断或疏离,但是,到了一定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它必定会顺势归来,渗透到苏州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丝丝缕缕,如影相伴,滋润着我们每一天的日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