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明放风筝习俗从何而来?

 金常莱 2014-08-07

清明放风筝习俗从何而来?  

2014-08-07 08:12:55|  分类: 默认分类 |举报 |字号 订阅

        清明时节、风和日丽、草木迎春。冬去春来,人们在这个时候终于可以脱掉重重的棉衣,走出房屋,出去游玩,而放风筝就是其中重要的娱乐活动。

        清人潘荣陛所著《帝京岁时记胜》中记载:“清明扫墓、倾城男女、纷出四郊,提酌挈合,轮毂相望,各携纸鹫线轴,祭扫比,即于坟前施放较胜”。可见,古时候清明放风筝是多么流行。现在我们把放风筝当做一种娱乐活动,但是古人认为清明放风筝换可以去晦气。

       古时候的人们会将自己的名字写在风筝上,然后将它放上天去,最后会将风筝的线剪断,认为这样晦气就会远离。因为风筝代表着晦气,所以人们绝对不会去检那些落下来的风筝。以避免将别人的晦气带到自己身上。这种说法在《红楼梦》中有相关的记载:林黛玉不想将自己制作精巧的风筝放掉,。李纨劝她:“放风筝图的就是这一乐,所以叫放晦气,你该多放些,把病根儿带去就好了。”而当紫鹃要去拾断了线的无主风筝时,探春就又劝阻她,:“拾人走了的,也不嫌个忌讳。”

清明放风筝习俗从何而来?  

2014-08-07 08:12:55|  分类: 默认分类 |举报 |字号 订阅

        清明时节、风和日丽、草木迎春。冬去春来,人们在这个时候终于可以脱掉重重的棉衣,走出房屋,出去游玩,而放风筝就是其中重要的娱乐活动。

        清人潘荣陛所著《帝京岁时记胜》中记载:“清明扫墓、倾城男女、纷出四郊,提酌挈合,轮毂相望,各携纸鹫线轴,祭扫比,即于坟前施放较胜”。可见,古时候清明放风筝是多么流行。现在我们把放风筝当做一种娱乐活动,但是古人认为清明放风筝换可以去晦气。

       古时候的人们会将自己的名字写在风筝上,然后将它放上天去,最后会将风筝的线剪断,认为这样晦气就会远离。因为风筝代表着晦气,所以人们绝对不会去检那些落下来的风筝。以避免将别人的晦气带到自己身上。这种说法在《红楼梦》中有相关的记载:林黛玉不想将自己制作精巧的风筝放掉,。李纨劝她:“放风筝图的就是这一乐,所以叫放晦气,你该多放些,把病根儿带去就好了。”而当紫鹃要去拾断了线的无主风筝时,探春就又劝阻她,:“拾人走了的,也不嫌个忌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