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旗袍

 xc活人的娄子 2014-08-07

旗袍
作者:尹成

  旗袍是地道貌岸然的东北货,出自白山黑水的满族人之手。狞猎捕鱼,耕种稻谷,灶前做饭,堂前行走......旗袍本是东北满族人最基本的服饰。可自从满族老祖宗入了关,该服装被聪明爱美的汉族女子发现后,尤其是盛装旗袍的满族女人,大胳膊大腿,又穿着高底的鞋子,海拔2米般居高示艳,哪个爱美女人不被立刻电痉挛了,那是导电。于是,旗袍立刻被汉族女子们拿来改良,旋风般被大家闺秀小家碧玉乃至乡妇村姑们大肆拥趸。甚至远涉重洋,风靡英吉利、美利坚、德意志、阿拉伯,与成为世界男人正装的西装并称为世界女人的盛装。

  旗袍终于给粗犷的东北人挣了一下不大不小的名声。

  旗袍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中国妇女至今仍喜爱旗袍,主要因其简练典雅,适于体现女性的青工体美。说得简单点,就是旗袍能最大限度地张扬女性身体的优点而最大限度地弥补女性身体的缺点。比如有罗圈腿、叉子腿或棒槌腿的女子,只要是穿了旗袍,也是绝对的亭亭玉立。

  旗袍之名也好听,单是一个旗字就赋予了人无限的联想,且不说其旗帜鲜明之意,就其形态上的无风自摇之美感,立即把女子纤美的腰肢、性感的姿态给活脱脱演绎出来。当然这是我演绎的。但其名称却真与满族的八旗组织有着直接关联。

  公元1616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建立军事、生产、行政各项职能合为一体的“八旗”组织。从那时起直至清朝灭亡的近300年间,八旗就成为满族社会组织的基本形式,所以他们被称为“旗人”、“旗下人”或“在旗”。“旗袍”即是“旗人之袍”之意。过去的满族人,无论男女人人都穿这种长袍。因为清朝入关后实行“剃发易服”政策,强迫汉族官僚士绅从宽袍大袖的明式衣装改换成满族式近袍服,还要剃发梳辫,以作为归顺清朝的标志,所以清朝男子服饰早已是与满族人一样的长袍马褂。由于清政府曾有“男从女不从”的许诺,汉族妇女仍得以保留上衣下裙(裤)的“两截穿衣”旧俗,与穿长袍的八旗妇女有明显区别。因此,“旗袍”实际上是对“旗女之袍”的简称。

  旗女之袍,实用肯定大于美观,试想于胡地胡天胡风雪的东北,能诞生旗袍之服,也一定与满人的生活有着打折骨头连着筋的纠缠。

  而所谓的现代旗袍肯定不是清朝时的旗袍,清初旗袍的基本样式是圆领、窄袖、掩襟(大襟)、下摆左右开襟、长至脚腕,质料皮、棉、单、夹因季节而异。满族人之所以选择这种服装作为普遍穿着和礼仪服饰,与他们的生活习俗和东北地区的气候环境有着直接关系。众所周知,满族是以骑射著称的狞猎民族。在白山黑水间的林海雪原策马驰骋,必须有足以挡风御寒的服装,而上下身连成一体的掩襟长袍,上可遮挡胸前背后,下可盖住两腿,左右开衩又便于上下马匹,窄袍袖在射箭时灵活利落,又可以套上软坎肩、马褂,接上护手的毛皮“袖头”(清代演变成宫服上的箭袖,俗称“马蹄袖”),无一不是适当时环境和生活特点的结果。

  这种长袍随着清军入关传入北京和关内各省。至于到底是如何流传开来,据说当时的清政府是施加了高压政策的,就是男子必须仿效满人而着旗袍,以证明从形式上归顺大清之意愿。另一方面被接受的实际原因还是因为它确实比明朝服式简便实用,所以很快就被汉人男子所接受,直至民国年间仍是男人最普遍的中式便装。官员外商、文人墨客穿着体面大方。农村的车老板等常出门在外的人冬天穿棉袍仍是为了御寒。

  各取所需,各求其便,这是很多能够流传的事物的根本原因。而旗袍在汉族女子当中流行,遇是民国以后的事。

  清朝满族妇女的袍子有一个从简朴向华丽变化的过程。乾隆以后,皇帝后妃和八旗贵族女眷的袍子,不仅面料讲究,而且身前背后都装饰着彩绣、平金的花卉、蝴蝶、彩凤、福寿等图案,襟口、袖口、下摆、开衩等边缘的“绦子”有织有绣,越镶越多,至清末甚至有镶至十几道者。在式样上也有所改变,最明显的是袖子由窄变宽,靠袖口的里最绷上一尺多宽的绣花缎片,空的时候翻卷过来露在外面,称为“大挽袖”,颇显华丽富贵之气。这样漂亮的服装,不能不引起汉族女子的羡慕,但不“在旗”人家的妇女,无论家里有多少钱,也不能穿这种“高档”服饰上街。其原因不仅是制度、风俗方面的限制,还在于她们的“三寸金莲”比不得旗人妇女穿高底儿鞋的大脚,穿上袍子也美不起来。因此,那时的旗袍确是“名副其实”的属于旗人。

  民国以后,特别是1925年末代皇帝溥仪被赶出紫禁城后,旗袍才真正在中国广大妇女中普及。普及的首要前提是妇女们扯掉了脚上的裹脚布,三寸金莲立刻膨胀成真正的人脚。随着脚被解放,先进的着装思想也如雨后春笋般在新女性的心里疯长。

  先是一些照相馆有了旗装照相的业务,很多非旗籍妇女也去试个新鲜。19世纪20年代后,从上海等地的女学生、女记者等“摩登女性”开始,把旗袍作为时装穿上街。经她们领导潮流,追随的人逐渐多了起来,到三四十年代进入极盛时期,旗袍成为了中国妇女的最普遍服装。

  当然,如果按部就班地照搬旗女的旗袍,爱美的汉族女子肯定是不干,所以,民国以后的旗袍,已被汉族女子进行了颠覆性的大胆改良。

  由于爱美的汉族女子多在江南,江南自古又炎热,而旗女们的筒子式旗袍太热不说,也无法体现江南女子的纤腰肥臀。于是,腰身变瘦,紧贴肌肤,腰臀均于行走中摇曳隐现。再就是坚决取缔了清代旗袍内穿长裤的麻烦,光腿贴之,肌肤与绸缎浑然一体,往往令人分不清哪是肌肤,哪是绸缎。还有就是把长长的袖子变短再短,甚至于无袖,极大地把数百年来男人垂涎张望的玉臂,甚至胳肢窝也裸露出来,任你看个端详。此外,领子的样式、制作的方法和用的面料等,也都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电影《花样年华》里张曼玉的数套旗袍,可谓争奇斗“眼”。章子怡、巩俐、杨紫琼等国际华人巨星,每到盛典,更是以穿旗袍而示美。

  在旗袍的故乡东北,妇女旗袍的改变过程却自有特色。这里无论城乡,满族人都随处可见。他们祖祖辈辈都穿这种衣裳。尤其是中下层妇女,平时喂猪、做饭、带孩子、做针钱活都是穿着普通布料的旗袍,即便有一两件绸缎绣花的平日也是“压箱底儿”,只是逢年过节才偶尔拿出来穿穿,而且也舍不得毁掉再去做打捞的。因此,那些在关内城市里流行的时兴样式,和她们司空见惯的比起来倒像是“奇装异服”,就连当地的汉族妇女也是仿照身边满族人的老样子做,所以穿“改良旗袍”的风气不仅比关内晚,而且改良的程度也不那么大。

  对于旗袍为何会以如此惊人的速度蔓延世界又为何以如此顽强的生命力流行至今,我觉得还是旗袍的最根本的灵魂使然。

  旗袍为何开衩,前文已有简单介绍,一是走路之必须,二是方便劳作。男人骑马自不必说,女人的用处就更大了。外到山野田地里劳作,捡了五谷杂粮后可做活,可解撅腰凹腚之苦。这是指过去旗袍开衩的功能。

  现代旗袍的开衩可不是为了方便与走路,完完全全就是为了极尽可能地暴露其羊脂玉腿。款步轻移,玉腿摇动,于两片风摆裙裾间忽闪粉色,见光无限。此一命也。

  旗袍之功,收腰紧臀,把女子笔杆似的纤腰收拢于光滑的锦缎之中,即使是上下左右移动,或是前后内外抻扯,纤腰把握于手中。其袍后之肥臀,被玉帛紧团于一隅,丰满耀目,圆润揪心。此为二命。

  旗袍为袍,上下一体,或笼罩全身而强人闪局部ak一丝轻佻,寸布不留。这等传统与开放的协调,这样繁复与方便的统一,让人只想一层的简单恰恰迎合了人们审美的神秘与隐秘。此属三命。

  旗袍三条命,并非我杜撰,不信你看一眼身着旗袍的女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