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朝的纺织业技术上更加精巧纯熟,服饰面料、花色品种繁多

 思明居士 2022-05-26 发布于河北

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和各民族文化及中西文化的交流,清代的纺织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技术上更加精巧纯熟,服饰面料、花色品种繁多。

清代早期的服饰主要继承了明代的风格特色,中期更多的是在吸收欧美艺术精华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晚期则追求细巧繁琐的装饰手法,并形成独特的服饰风尚。

清朝末年中国从欧洲引进了先进的纺织机械,使机械化生产逐渐取代手工生产。这一时期,中国传统的纺织品批量出口,在国际上产生了积极影响,世界各国开始更多地接触中国的服饰文化。

清朝官服

清朝官服的主要品种是长袍马褂。长袍的造型非常简单,领子立着,衣身挺直,大襟往旁边偏,衣身的前后两面由接缝连在一起。上衣的下摆有两开衩、四开衩和无开衩等好几种类型,其中四开衩的长袍主要是为清代皇室贵族设计的。

满族是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部地区的游牧民族,男女老幼都擅长骑马射箭。入主中原后,一些贵族仍然保留着骑射的习惯,所以经常穿着四面开衩的长袍,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这种特殊的服饰。两侧开衩或者不开衩的长袍主要在平民当中流行。长袍和马褂的样子都是马蹄形的,这是清以前的其他朝代没有出现过的。

文章图片1

清朝官服

清朝女子的服装

汉族妇女的服饰在清代的发展,经历了一个非常大的变化过程。清朝初期,汉族女性还保留着明代的穿着打扮,小袖子的衣服和长裙非常流行;后来服饰开始逐渐向宽大和短小发展,袖口部分增宽了1尺多,再加云肩等装饰,花样翻新非常快;到清朝晚期,城市里的妇女已经开始穿裙子,有的服饰上还镶嵌着花边、滚牙子。当时出现很多新鲜的名词,诸如“七姐妹”、“十三太保”、“十八镶绲”等,数都数不过来,这些名称往往是衡量衣服贵重程度的标志。

文章图片2

清朝女子服饰

清朝的旗装

满族服饰主要是八旗服饰,俗称旗袍、旗装,主要优点是用料节省,制作简便,且穿着方便。正是凭借着这种优势,旗装取代了古代的衣裙,成为清朝社会流行的服饰,直到今天,拥有这些优点的旗袍仍然很受欢迎。满族的旗装,外轮廓呈长方形,马鞍形的衣领可以遮挡脸颊,衣服上下不取腰身,衫不露外,偏襟右衽用盘纽作为装饰,假袖二至三幅,马蹄袖盖手,镶滚工艺装饰,衣外加衣,增加坎肩或马褂。旗装造型完整严谨,呈封闭式盒状体,因此形象肃穆庄重,清高不凡,而且独树一帜,突破了几千年来飘逸的塔形衣冠,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形象。

文章图片3

清朝旗装

琵琶襟、大襟和对襟等都是清代旗袍或短装常见的样式。为了追求和谐与美观,与旗装、短装相配套的裙或裤,往往采用印花、绣花和裥等当时流行的工艺手段制作装饰,而襟边、领边和袖边则大都采用镶、滚、绣等作为装饰。清朝初期,满族女子与男子的装扮差别不大,只有女性的穿耳洞、梳发髻等是有别于男性之处。当时,没有出嫁的女子的辫子是垂着的,嫁人以后才梳发髻。满族女子不缠足不穿裙子,上衣的外面有坎肩,与里面的大衫齐平,长衫的里面还穿有小衣,与汉族女子的肚兜很相似,作用相当于今日女性的胸衣。

#历史##服装##千粉互娱##新人百粉互动计划##历史记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