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连死都不怕的人,到底会害怕什么

 真友书屋 2014-08-07

/彼岸


《人间失格》(又名《丧失为人的资格》)是日本著名小说家太宰治最具影响力的小说作品,发表于1948年。太宰治巧妙地将自己的人生与思想,隐藏于主角叶藏的人生遭遇中,藉由叶藏的独白,展现太宰治的内心世界。纤细的自传体中透露出极致的颓废,堪称毁灭式的绝笔之作。在发表这部作品的同年,太宰治就自杀身亡。


灰暗,颓废,毫无生气。我想,用这三个词语就可以概括出《人间失格》整部作品的风格吧。听说有人读完后的想法之一是自杀,可我的想法是:即使背负的东西再沉重,再令我痛苦,我也要活下去。

每读一部小说,我就会想,如果我是书中的某个人物,我会让故事情节怎样发展。但读完《人间失格》之后,我没有这样做,而是紧接着从头再读一遍。不得不说我上瘾了,那是另一种“人类”的世界,直指人类内心的阿叶,用羞耻藏匿起来的阿叶。



《人间失格》是太宰治创造的世界。他没有俯瞰众生,他也行走在人间,说他是勇士也好,是懦夫也好,他有面对死亡的勇气却没有面对生活的勇气。“懦夫连幸福都害怕,遇到棉花也会受伤。”我们是懦夫,曾几何时;我们是勇士,或多或少;我们会骄傲,时有时无。太宰所写,或许是他的一种生活方式,他选择了自杀这种方式,不受羁绊,他是自由人,是无赖派。

阿叶每天在自责:“苟活着就是罪恶的种子!我的不幸,是无理拒绝他人的不幸。一旦拒绝,不论对方或是自己心里,永远都有一道无法弥补的白色裂痕。我被这样的恐惧胁迫着。问问老天:不抵抗是罪吗?”——因为不抵抗之罪,所以失去为人的资格。

阿叶从青年到中年,为了逃避现实而不断沉沦、自我放逐、酗酒、自杀,用药物麻痹自己,终于一步步走向自我毁灭。他没有杀人没有放火,他知道这么做会伤害到家人。年轻时,他将自己伪装成好少年,渐渐他长大了,明知道纸里是包不住火的,可他依然卖笑伪装。多么可悲啊,如此混沌度日,活下去有何意义,难道他只有黑暗和酒精了吗?年仅二十七岁,就有了年过四旬的容颜,究竟是可悲还是可怜?



一名作家,从二十岁起,五次自杀,终于在四十岁之前结束了性命。他是成功的人吧,是被人争论的人吧,是让人难以忘怀的人吧。死亡是最高的行为艺术,但自己怎么可能那么伟大?阿叶希望有人能杀死他,时时刻刻都这么想,我又何尝不是呢?在我看来,生与死都是悲剧。对于自杀未遂的人来说,自杀,不是下不了手,而是懒得动手吧。死亡其实很简单,只取决于你是否用生的方式折磨够自己了。

《人间失格》从字面意思理解,是失去了作为人的资格。或许是翻译的原因,我总觉得过于简单直白。文中本该是沉重的心理描述,确是童言无忌一般不着边际。但总有那么一两句话,直直戳中心脏,狠狠钉在墙上,将人内心的弱点暴露在空气中,使人微微抽搐。“无论身逢乱世还是太平年间,最大的兵荒马乱到底都是幻灭。”这样的句子,也透着作者的浓重哀怨。生死幻灭是哲学命题,不是数学命题,没有唯一答案。于是有的人想不出答案,举手投降,这等无知,何尝不是一种幸福;有的人走入极端,在迷宫中撞得头破血流,画地为牢,把自己困在其中。思想家,可不是在这种环境下诞生的,像这样看清现实,却与天真无邪从此偏离,说到底,这是一种可悲。

以正常人的角度看,《人间》是个荒诞的世界,但将它与现世比较,现世的荒诞有过之而无不及。小说的荒诞源自于现世的荒诞,没有足够的经历,怎能创造出荒诞的世界。

“生而为人,我很抱歉。不要绝望,就此告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