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宰治《人间失格》:通过取悦别人来取悦自己,注定失败

 小桥大水人家好 2019-06-22

太宰治《人间失格》:通过取悦别人来取悦自己,注定失败

通过取悦别人来取悦自己,是一场注定失败无法成功的自我救赎。

《人间失格》是太宰治于1948年发表的一部自传体中篇小说,该作品发表同年,太宰治自杀身亡。太宰治是日本'无赖派'文学代表作家,'无赖派'文学的创作特色便是用自嘲自讽的态度表达对生活的感想,用自虐式的方式过活,选用的素材是一些病态的、阴郁的东西,作品充满颓废倾向。正如《人间失格》所表现出来的那样,压抑沉闷,会让人产生一种可怜、可惜、可悲的复杂感。《人间失格》这部作品给人的感觉很复杂,有人表示不理解、不喜欢,也有人表示理解、喜欢甚至是爱,当然也有人对此又爱又恨。不过不管怎样,我们无法否定的是,这本书确实有它存在的意义。既是故事,也是人生。一个救赎失败的故事,令人生出无限同情,不知道是在同情阿叶,还是同情在某些时刻像阿叶一样的自己。

太宰治《人间失格》:通过取悦别人来取悦自己,注定失败

取悦别人以取悦自己

'我'看到三张照片,第一张照片呈现的是丑陋的笑,看起来'让人毛骨悚然';第二张是颇为巧妙的笑,感觉像是'彻头彻尾的人工制品';第三张是面无表情的'充满不祥气氛的照片',很快就被人遗忘的一张诡异的照片。

三张照片的变化就已经呈现出一个人的状态。幼年时阿叶保持着自己的特色,即便是丑陋也仍旧有自己的棱角,而后随着时间的流逝,随着经历的增多,人变了,笑容也变了,成了与大多数人一样的复制品,可能挂着一样的伪装,说着一样的话,做着一样的事。不管自己是否喜欢,至少这样不会被人讨厌与排斥。

这和现今大多数人状态一样,尴尬又不失礼貌的笑,只为了保持一种社交礼仪。人们尽可能地融合到人群中,哪怕带着面具与伤痕,也要做到看起来与大家别无二致。笑的很巧妙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不知道,只是觉得一个人笑的很巧妙大概是要掩藏最真实的自己,做到看起来让人喜欢。从某个角度来说,阿叶是许多生活在群体之中的人的缩影。

阿叶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他知道别人想要什么,于是他就给别人展示别人想要的。如他所言,搞笑'是我对人类最后的求爱'。一个人在对这世界充满恐惧的同时,又无法完全割舍这种联系。生而为人,不知道自己除了做人还能做些什么。于是,只能做人,拼命与人建立联系,在与人建立联系的同时也在告诉自己,活着是有意义的。通过取悦别人来证明自己的存在有价值,有意义。可能这种方式会让自己'在不知不觉之间变成了一个不说真话来讨好卖乖的孩子',但这也是阿叶对自己最后的求爱。

阿叶用搞笑的方式取悦父母、老师、同学……身边的所有人不知道阿叶在想什么,甚至于阿叶也会恍惚觉得自己真的是这样,直到被看穿。恐惧,害怕被讨厌,被揭穿,被疏远,被抛弃……尽管害怕,却还要用这种伪装自己去亲近人类的方式来保护自己。这是一种矛盾的病态的方式,当然也确实是一种保护自己的方式。在阿叶心中,没有哪种方式比这种更能令自己获得安全感了。

这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尽管这种自虐式的保护充满痛苦与悲情。所以这就是我为什么说他在用取悦别人的方式取悦自己了。

太宰治《人间失格》:通过取悦别人来取悦自己,注定失败

清晰的自我认知

阿叶对自己有非常清晰的自我认知,他知道自己的恐惧,也知道自己在用伪装好的面目示人,但这并不妨碍他继续选择这种方式。

在他眼中,人类与妖怪无异,自己的同伴是地狱之马之类的幻影,但他为找到这种'同类'而欣喜。阿叶对人类没有归属感,不相信人类,反而会选择一种没有人类生命的幻影。

某一刻,与人类无关的虚幻的无实际生命体更能给人安全感。作品能够表现出作者的无意识深处的真实想法,与在人前表现的面目不一样。尽管作品也可以伪装,但是相对来说,作品的伪装比人类的伪装更容易露出破绽。比如阿叶画出的阴郁的画,阿叶知道自己'隐匿在内心深处的真实面目',正因为知道,所以阿叶更'不愿被人看穿自己搞笑背后的凄凉,也不愿别人突然间小心翼翼地提防起我来'。因为知道真实的自己可能不被人喜欢,所以只能尽可能展现出别人喜欢的那一面。

太宰治《人间失格》:通过取悦别人来取悦自己,注定失败

当然,别人喜欢的不一定是真实的自己,但真实的自己也不一定就完全是别人讨厌的。

阿叶在开始学校寄宿生活之后便顾不上搞笑了。很多时候,人是随着环境改变的,有时候你想顺从环境,有时候,你不想顺从环境,而是想与它对着干。尽管,你干不过环境,还有很大可能会被环境干掉。但是,在那个时间段那个年龄,被环境干掉是很正常的。

阿叶被环境干掉了,顾不上搞笑似乎就被抛弃了。寻找存在感和融入感仿佛在无形中成为他某段时间最常做的事。尽管,他并不希望自己被注意到,可是无形之间,他也会对此有所期待。

在陌生的酒馆,陌生的人群,阿叶放松了。舒适与堕落接踵而至。本就是消极阴郁的他越来越沉浸在这种氛围里,枷锁被破坏,禁锢其中的湿滑阴沉的蛇被释放。

阿叶享受这种感觉,这种感觉比从前搞笑时不被人拆穿还要美好。对于自觉美好之事,人们总会喜欢沉迷一会的,然后变成一段时间,再变成长年累月。长此以往,深陷泥潭而不自知。

阿叶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但是他无法做到及时停止。悬崖勒马这件事并不适合他,或者说,是他不知道该怎么做到停止,也不愿停止。不是不愿,而是不相信自己会停止,所以才无法停止。

正如阿叶不相信人类一样,阿叶也不相信自己。他不相信自己可以拥有幸福,即便是拥有幸福也无法长久,他这一生似乎都早已注定好。凄凉是他的主色调,温暖不过是可有可无的装饰。

'胆小鬼甚至会惧怕幸福,碰到棉花也会受伤。有时也会被幸福伤害。趁着还没有受伤,我想就这样赶快分道扬镳。'他的一生都在进行这种循环,想要触碰,然后又害怕受伤,于是便彻底放掉。

太宰治《人间失格》:通过取悦别人来取悦自己,注定失败

不让别人掌握伤害自己的权利,而是自己将自己伤的体无完肤。

这是一种拙劣的自我保护的方式。他清楚,但仍无法停止这种自我保护,也无法相信自己可以拥有幸福的能力。

其实,伤自己最深的往往不是他人,而是自己。自己给自己挖坑、放血才是最疼的。

尤其是对于一个不相信人类的人来说,他永远无法真正从人类这里得到救赎。

人间失格很丧,但是在读完这本书之后,身体里被压抑的情绪得到释放。得到不是常态,失去才是常态。在看到阿叶的一生之后,反而会觉得似乎是触到了某种名为救赎之类的东西。众生皆苦,尝过痛苦之后,你会珍视现在。

如果真实才是为人的资格,那所有有谎言与假面的人都不具备为人的资格。可若是不伤害他人才有成为人的资格,那也不敢保证自己拥有为人的资格。从某种意义上讲,大多数人在不知不觉间就失去了做人的资格,只是不自知而已。

那么成为人的资格到底是什么呢?可能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

不过不管如何,我们都必须以人的身份立足与行走,也许,在知道失去的时候才能做到寻找遗失的重新为人的资格。

我想,虽然阿叶的自我救赎之路失败了,但是还有很多人可以寻找自我救赎之路。人们在失去做人资格的同时也意味着重新拥有,失去也是得到。

太宰治《人间失格》:通过取悦别人来取悦自己,注定失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