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情练达无文章

 黄建伟882 2014-08-08

 人情练达无文章

江泽涵

“人情练达即文章”,出自《红楼梦》。我从不认为,会写几段没有语法错误的文字就是作家,会写一些分行的短语的就是诗人。文章,不是指看起来像篇文章,而是真正的传世之作,可以循循善诱,启迪读者。 

刘姥姥,世事洞明,人情练达,俨然是古代版的公关大师。试想,她若曾读书识字,也一定能写本书吧,应是职场畅销类的。再如《厚黑学》,透析处世之计谋,读一读,实有用处,却不能真正俘获读者的心灵。 

读者喜欢什么样的文章呢?王国维《人间词话》说:“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那必是个性丰满的,并能看出作者其人的文章。有一类作家,就很纯粹地玩技术,光看其文已嫌多;有一类作家,未必是手段高超的技术家,可他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要看其文,也要看其生活。 

人情练达,老于江湖,遇事隐而不发,处事波澜不惊,自是难得。要活得好些,就该“通世事,达人情”。当然,旁人敬服的同时,也会避而远之。性情中人,直来直去,敢一吐心言,也许得不到他人的敬佩,却能赢得敬爱。 

对于做文章而言,人情练达无文章!有些作者不敢让自己成为另类,也怯于展现个性,想着讨好每一个读者,近而也压抑了自己的态度,久之,文章的内涵也会被这道织网所束缚,怎还见得文章的灵性?就是孔子口中的“乡愿”,这里可称作“文愿”。 

说简单些,谁都不喜欢世故的人,世故的人也不喜欢世故的人,自然就不喜欢他们的文章。可悲的,他们这一特性,通常成了文学家笔下被讽刺的对象。仅仅“做文”,这一点不难,读过几本书的人都能套写成章。不过,做得痕迹也就重了,无法水到渠成。而上乘之作,当是“做情”,以血书写,血肉丰满。 

不通世事人情,能写出有深度的文章吗?确实,知学、知情,才能达理。文章之道,不在于人情通达,而在洞察世事,能将人生中的某些点悟透彻,求得豁达、脱俗。常说,做文先做人!就是指这个,而不是将人做得八面玲珑。 

“人间随处有乘除”,曾国藩官至一品,诗作却算不得绝,而写的也多是哲理诗。苏轼上战场不行,也经营不好人生,做官一年比一年小,可谁能否认他的词文功夫,一篇比一篇妙,千古以来,有几人能望其项背? 

张爱玲的嘴出了名的刻薄,梁羽生也弱于交际,曹禺的生活尚不能自理,而他们流注笔端的,却成了读者的喜爱,因为这是他们内心的真实感受。李白是这样,鲁迅也是这样,对于现实的不满,他们无所畏惧,也不会憋屈在心。做人少一分拘束,文章就会多一分灵动。 

“人情”和“文章”,倒推可以,顺推则不成。真正的文学家,人事往往一团糟,可这并不代表他们就不懂,而是凡事做起来难。做通人情世故,这是什么难度,还哪来功夫做文章?所以,他们不会去“练”,更谈不上“达”,只想保持一颗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