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鱼鳔胶制作方法

 海风海风海风 2014-08-08

鱼鳔胶制作方法



京胡用胶,在过去一直是用猪膘胶或鱼鳔胶两种,或单独使用,或合用。随着化工技术的发展,现在有许多化学胶可替代,而且由于这两种胶在熬制和使用过程中,比较麻烦,许多京胡制作者已经完全抛弃这两种胶了,但仍有许多老先生仍在使用。比起化学胶来其优点我觉得主要是在下次换皮时可将胶完全从筒子上脱离而不用锉筒子前端(如用化学胶,经常换皮可使筒子前端变薄)。这对演奏者来说无异是一件好事。

本人业余制作京胡,也追求传统古朴的风格,因此在蒙皮时就用这两种胶,由于鱼鳔胶粘接后相对强度比较大,而且受气候影响小,所以我还是偏爱鱼鳔胶。下面我将我熬制鱼鳔胶的过程展示给大家,希望得到指正。


1.jpg 
2013-3-15 17:47 上传
下载附件 (23.37 KB)



一、季节和选料。鱼胶的熬制季节,有一种说法最好是霜降以后时间(因各地气候不同,也不好统一,大体时间为苍蝇刚好不太活动而且还没有结冰),因为这段时间空气冷而干燥,有利于胶的凝结和晾晒。天气太热胶不凝结,干得也慢,而且容易变质发臭发霉。选料要讲究,过去我们沿海地区一般用米鱼鳔来制胶,粘度特别大,但现在米鱼稀少,价格昂贵,一般制胶都用大黄鱼鳔,效果也不差。选取质地比较好、大一点的干透的黄鱼鳔(这表明大黄鱼生长有年头,如果小的出胶率低,粘度不强)备用。
21.jpg 
2.jpg 





二、泡发。将选好的鱼鳔放在清水里泡,待发软后,用剪子剪成尽可能小的小块,继续泡24小时。
3.jpg 






三、锅蒸。待等鳔体变成烂软,通体发白时,从水里捞出,攒干水份放在盘子里,放到高压锅(或一般蒸笼)里蒸,约三、四十分钟,取一块用牙咬,感觉糯软、粘牙即可。
41.jpg 
4.jpg 



四、砸胶。将胶取出,立即放入蒜臼中长时间地捣(过去一般放在砧板上用锤砸),捣的时间越长鳔越碎越好,这样出胶率高。如果胶较干,可添加适量的开水,继续捣。这是一件十分累人的活,需要消耗大量体力,过去有“好汉打不出二两鳔”的说法,可见其劳累程度。
5.jpg 



五、熬制。将打好的胶取出,放在纱布上,包好。用铁锅烧开水,用铁碗放在锅中放适量的开水,将纱布放在铁碗中,一边泡一边挤压,可反复进行,直至胶液全部渗透到碗中。剩下的鳔渣可晾干下次再用。
61.jpg 
6.jpg 




六、晾晒。将碗中的胶液倒入大而平的器具中,胶液会在器具底部凝结成较薄的冻状物,过一段时间揭开,撕成小块,放在通风处晾晒,直至水分全部挥发,胶体干而硬,即可放在密闭的器具中储存,以备使用。至此,整个制胶过程完成。

二、猪膘胶制作方法

小提琴猪膘是用猪皮晒干以后制作而成的,成不规则大小颗粒状。在制作提琴时需要粘合的部位一般使用猪膘粘合比如合琴、装头、拼板、指板等一些。它的特点就是粘合的严实牢固而且容易拆卸。鳔胶和古胶也是比较常用的粘合剂。

猪膘的制作方法都是手工熬制的不需要添加任何化学东西。我们最早使是用铁制的或铝制容器熬制猪膘,比如易拉罐把瓶口打磨掉。那样在使用的时候很难把已经成型的猪膘再次使用,而且到使用完以后容器还需要更换。现在熬制猪膘是使用软性的塑料容器,比如使用完以后的洗洁灵瓶罐就很好,在熬制的时候也不会变形。在熬制猪膘前需要把猪膘装进容器调配增加水分,在容器里添加30%的猪膘和60%的水分,那10%是在熬制的时候看情况添加。等到猪膘完全吸收了水分以后在进行熬制,这样熬制的时间会缩短一些。在熬制的过程中感觉稠了可以适当的加点水分进去,如果稀了暂时不用管它因为猪膘在熬制的过程中会慢慢变稠,过段时间感觉还是很稀在添加泡制好的猪膘。

熬制的过程大概4-6小时左右,等到颜色稍微发深了就说明已经熬制好了。随着使用的过程中猪膘颜色会渐渐变深甚至发黑,这样也是粘合比较牢固的,可以适当的添加一些水分进去。猪膘遇冷就会僵住所以最好是在温度相对高的环境下作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