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血证论》中和法的应用;

 神医图书馆318 2014-08-08
 
 论《血证论》中和法的应用;

  摘要 和法为八法之一,有和解少阳、调和肝脾、调理肠胃之分。《血证论》中以和法为第一良法,运用于所有血证治疗之中,为治血证之总则,用于表里、营卫、脏腑、气血、阴阳不和的各种血证。临证治法有补气和血、补血和气、补阴和阳、补阳和阴、润燥和血、泻火和血、降气和血、化痰和血、泻水和血、化瘀和血十法。
  
关键词 血证 和法 血证论 唐容川  和法是祖国医学中的八法之一,其适应症十分广泛而又较为特殊,一般认为有和解少阳、调和肝脾、调理肠胃之分。而唐容川《血证论》以和法为第一良法,运用更加广泛,如“兼表证者则和其肺气;在里者则和其肝气。或泻水以和气,或逐瘀以和血,或补阴以和阳,或损阳以和阴等”。其治血证之止血、消瘀、宁血、补血四纲,也不外乎是和法之验。其妙义大略有如下数法。

1, 补气以和血,

气为血之帅,血随之而运行。气虚则无以摄血,血不循经,从而出现吐血、便血、崩漏等。治以补气摄血为法。故唐氏曰:“崩中虽是血病而实则因气虚,气下陷则水随而泻,水为血之倡,气行则水行,水行则血行,宜补气之药以升其水,水升则血升矣。”以补中益气汤主之。
2, 补血以和气;

血为气之母,血虚则无以载气。失血过多,久则导致气血两虚之证。心主血,脾统血,其来源靠脾胃化生水谷之精微。如因出血过多,血去气伤,以致气虚而不能摄血,反而又加重出血。《血证论?吐血》篇中说:“心经火虚,不能生血,瘦弱悸怯,六脉细弱,宜人参养荣汤补脾胃以补心。”即《灵枢?决气》篇曰:“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血充而气和,气血流畅则诸证消除。
3, 补阴以和阳;

唐氏认为:“阴阳二字即是水火,水火二字即是气血,水即化气,火即化血。”心肾为水火既济之脏,肾阴亏虚,而水火失济。阴虚火旺,热扰血络则见咳血、尿血、汗血等证。治以“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即他所谓“用天王补心丹启肾之水,上交心水,火不上炎,则心得所养”,从而阴阳平和,水火既济,则血循常道。
4, 补阳以和阴;

阴阳相互对立统一。阳虚不能制阴,而阴偏盛,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有“阴胜则寒”。如脾阳虚,中气不足,统血无力,血溢脉外,或随大便而下,或呕血。其治应温运中阳,宜甘草干姜汤。
如肾阳虚;肾气不固,封藏失职,血随尿出。治应补命门之火。故唐氏说:“肾为水脏而内含阳气是命火,此火上泛则为雷龙之火,下敛则为元阳之气。”治应引雷龙之火以归其根,故以肾气丸从阴化阳,补火济水。此即“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5 ,润燥以和血;

津血同源,津亏血燥,脏腑组织器官失其濡养。因肺为娇脏,为脏腑之华盖,喜润恶燥,燥邪犯肺而失其宣肃,肺络受损,血溢脉外则咳血。故唐氏说:“肺为娇脏,无论外因内伤,但一伤其津液,则阴虚火旺,肺中被刑,金失清肃下降之令,其气上逆,嗽痰咳血。”治遵《素问?至真要大论》“燥者濡之”,以清燥救肺汤以润肺肃金,
6, 泻水以和血;

《血证论?阴阳水火气血论》曰:“血色为赤之色也,火者心之所主,化生血液,以濡周身。火为阳而生血之阴,即赖阴血以养火,故火不上炎而血液下注,内藏于肝,寄居血海,由冲、任、带三脉行达周身,以温养肢体。”各种火热之邪导致脉络损伤,迫血妄行,则引起鼻衄、咳血、吐血、便血、尿血、汗血等证。《景岳全书?血证》篇谓:“故有以七情而动火者,有以七情而伤气者……或外邪不解而热郁于经,或纵欲不节而火动于肾……是皆动火之因也。”治宜泻火凉血。若胃火炽盛吐血者用泻心汤,肝火上炎鼻衄者用龙胆泻肝汤,肠道热盛便血者用地榆散,下焦热盛尿血者用小蓟饮子,血热妄行汗血者用犀角地黄汤。
7, 降气以和血;

《丹溪心法?六郁》篇曰:“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气机升降出入失常,血必随气而上逆。肺气上逆则失其肃降,发为咳逆上气则咳血;胃气上逆则发为呕恶而吐血;肝为刚脏,主动主升,其气升发太过,则肝气上逆发为呕血、咯血等。《素问?脏气法时论》曰:“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肝气欲散,急食辛以散之。”所以,治肺气上逆者,用苏子降气汤以宣肃肺气;胃气上逆者,宜泻心汤以和胃降逆;肝气逆者,宜丹栀逍遥散以清肝降逆。即《血证论?用药宜忌论》指出:“治病之法,上者抑之;必使气不上奔,斯血不止溢……气下则血下,血止而气亦平复。”
8 ,化痰以和血;

痰是肺、脾、肾三脏及三焦功能失常,津聚而成。痰之为患无处不到,有停于脏腑者,有停于胸腹者,或流行于经络,从而阻遏血液的正常运行,血溢于脉外出现咯血、咳血等。如若痰去而血则归于脉中,以维持正常之运行。即唐氏所谓:“咯血出于肾者,乃肾气不化于膀胱,水沸为痰,而惹动胞血之谓也……医者知此则可知治痰之法,并可知治痰之源矣。仲景猪苓汤化膀胱之水,而兼滋其血最为合法,再加丹皮、蒲黄以清血分,凡痰之源血之本,此方兼到。”肺中痰饮气逆而咳血者,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故以泻肺丸主之。
9 ,泻水以和气;

《血证论?阴阳水火气血论》:“夫水、火、气、血固是对子,然亦互相维系……故汗出过多则伤血,下后亡津液则伤血,热结膀胱则下血,水病而累血也,咳血吐血必兼痰饮,血虚则精竭水结,痰凝不散。失血家往往水肿,瘀血化水,亦发水肿。”因瘀血结于下焦,而用分利之法使瘀血从二便而解。即他所谓:“吐衄便漏,其血无不离经。凡离经之血与荣养周身之血已睽绝而不合。其已入胃中者听其吐下可也。其在经脉中而未入胃者,急宜用药消除,或从小便出,或逐从大便出,务使不留,则无余邪为患。”所以,分别用桃仁承气汤以化瘀泻下,花蕊石散化血从小便而去。

10 ,化瘀以和血;

瘀血为离经之血积于体内而成。而瘀血又可阻止血脉使血不循经,从而加重出血。《素问?至真要大论》曰:“留者攻之”。唐氏谓:“此血在身,不能加于好血,而反阻新血之化机,故凡血证总以去瘀为要。”故瘀血去则新血已生,新血生,而瘀血自去。由于瘀血停滞的部位不同,而分别采用不同的治法:1

清心开窍以化瘀。用于瘀血攻心,心痛,头晕,神昏,不省人事等症。唐氏说:“急降其血,而保其心,用归芎失笑散加琥珀、朱砂、麝香治之。”o
肃降肺气以化瘀。瘀血停留肺部,症见咳逆喘促,不得平卧,紫绀,舌唇紫黯等。治应宣降肺气,唐氏用葶苈大枣泻肺汤加苏木、蒲黄、五灵脂、童便治之。从而瘀血去,肺气降,咳逆喘促自平。?
和解少阳以化瘀。唐氏说:“瘀血在腠理,则荣卫不和,发热恶寒。腠理在半表半里之间,为气血往来之路。”瘀血停在少阳经,伤营气则恶寒,伤卫气则恶热,故见寒热如疟之状。唐氏以小柴胡汤加桃仁、红花、当归治之。解其表,和其里,瘀血无以留滞,寒热亦去。
温经以活血。血得寒则凝,得温则行。若寒凝血瘀,症见少腹冷痛,喜温喜暖等。治应温经化瘀,用少腹逐瘀汤。故唐氏云:“下焦之瘀多属阴寒,故喜温而忌寒,以其血在下焦也,则知以温药治下焦瘀血尤为合宜。”
理气以和血。瘀血在经络脏腑之间,气为血滞而成的瘕证,即唐氏所谓:“瘕者或聚或散,气为血滞,则聚而成形,血随气散,则没而不见。”治应理气以活血。他指出:“方其既聚,宜以散气为解血之法,九气丸治之。”从而气行则血行,瘀血随之而化。
行气以破血。瘀血停在经络脏腑之间,气滞血瘀日久,气与血胶结而成的症证。治应行气破血。即他所说:“须破血行气,以推除之。”方用抵当汤、下瘀血汤之类。
补气以化瘀。此法适用于瘀血于肺,症见短气喘促,鼻起如烟煤,面如茄色等。此因肺气不足,运血无力而留瘀。治应补气化瘀,方用参苏饮。他认为:“血者肝木所司,金气将绝,木乃敢侮之;肺气已敝,血乃得乘之。方取苏木秉肝木之气,色赤味咸以破血,是治肝以去肺之贼;而急用人参生津,调肺以补气,使肺气一旺,则制节自行,而血不得犯之矣。”

总之,唐氏对血证之论述,无论何种原因引起的血证,其病机总不外乎脏腑、气血、阴阳的平衡协调关系受到破坏,导致阴阳不和而发病。《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因此,唐氏治疗血证以和法贯穿于所有血证之中,为治血证之总则。不仅用于和解少阳、调和肝脾和调理肠胃,而广泛应用于表里、营卫、脏腑、气血、阴阳不和的各种血证。由此而知,凡具有缓和疏解之意,使表里寒热虚实的复杂证候,脏腑、气血、阴阳不和归于平复者,皆为和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