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曲解的袁绍——为袁绍正名⑶
立刘虞为帝的计划未成,袁绍只好实施他的第二个计划——夺取冀州。
早在群雄起兵的时候,袁绍就制定了初步的创业规划——“南据河,北阻燕、代,兼戎狄之众,南向以争天下。”就是象汉光武帝刘秀那样,首先统一黄河以北,然后以河北为根据地,以游牧骑兵为辅助南下争夺天下。夺取冀州是实现这个规划的第一步。
但要夺取冀州,以袁绍目前的实力还不够。冀州兵多粮广,袁绍的军队却是乌合之众,战斗力差;而且又饥又乏,全赖冀州牧韩馥的军粮支持。贸然向韩馥开战,没有取胜的把握。到那个时候军粮又无以为继,就会不战自败,连立足之地也没有了。
因此对冀州只可智取,不可强攻。
于是从191年2月到6月,袁绍开始施展夺取冀州的谋划:一是联络韩馥的亲信荀谌、辛评、郭图等使为内应;二是估计他还对韩馥手下大将曲义进行了策反,在6月的时候,曲义起兵反叛韩馥,韩馥派兵攻击,被曲义打败,袁绍趁机与曲义联合。
曲义久在凉州,深得羌人作战的悍勇之风,兵皆骁锐。曲义的加盟,大大增强了袁绍军队的战斗力,也增强了袁绍夺取冀州的信心。
于是袁绍开始实施他的第三步计划,他采纳了谋士逢纪的计策:密邀幽州的公孙瓒来取冀州,而韩馥是庸才一个,得到消息必然恐慌,这时再派舌辩之士去为他分析祸福,韩馥迫于突然发生的危机,必然肯把冀州出让给袁绍。
公孙瓒早就对冀州垂涎三尺,接到袁绍的密信就起兵了。袁绍也把军队从河内进驻到延津,从南面威胁冀州。
困兽犹斗,何况是兵多粮广的韩馥了。他当然不甘心坐以待毙,于是亲自率军北上迎击公孙瓒,打算先打败幽州兵,然后回头收拾袁绍。
两军在冀州中部的安平打了一仗,结果是韩馥战败,退回冀州府城邺城。
安平之战对韩馥的打击很大。冀州兵众号称十万,本以为凭此足以抵御外寇,却没想到根本不是公孙瓒那久经沙场的少数“白马义从”的对手,如此冀州如何可保?
正在韩馥一筹莫展的时候,袁绍的使者——高干来到了冀州。
高干劝韩馥把冀州让给袁绍——这样就不怕公孙瓒和其它群雄的吞并了,而袁绍出于韩馥出让冀州的恩情也会善待他——这样就可以在乱世中保命了。对此,韩馥的手下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论。
韩馥的手下分为两派,一派是本土派,这派的代表人物多是冀州本地人,如治中李历、别驾闵纯、长史耿武、骑都尉沮授等;一派是外来派,这派的代表多是豫州颖川人,如荀谌、辛评、郭图等。韩馥本是豫州颖川人,在他刚出任冀州牧的时候,怕当地人不服,为了加强统治,一方面依靠冀州当地比较配合的士人,另一方面从自己老家颖川迎募了一些名士,委以心腹之任。象上面的李历、闵纯、耿武、沮授等是冀州当地比较合作的士人,象荀谌、辛评、郭图等则是他从颖川接过来的(颖川名士荀彧也在他迎取的名单之中,不过当时还没有赶到)。而对于冀州当地不肯合作的士人如刘子惠、田丰、审配等,则予以打压——刘子惠本来担任治中,在冀州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高官,由于涉嫌和兖州刺史刘岱图谋冀州被韩馥赶走;田丰、审配则不受重用。
本土派出于在乱世中维护自己的家族利益,坚决反对出让冀州——在本土派眼中,由冀州当地人出任州牧是再好不过了;韩馥虽然是外来人,他至少还能维护自己的利益;如果换了别人,就很难说了。而外来派虽然是韩馥的老乡,但早已与袁绍交结,更倾向于能够成就大业的袁绍,因此都积极游说韩馥出让冀州。
本土派劝说的理由是:冀州兵多粮广,而袁绍的军队没有根据,全赖冀州的军粮供应,若断绝袁绍的军粮,则袁军会不战自败。原来韩馥派去支援袁绍讨董卓的赵浮、程涣听到袁绍图谋冀州的消息,急匆匆地从河内回兵冀州,他们也劝韩馥说:据我们了解的情况,袁绍的军队连一斗的余粮也没有,我们俩愿带现有的兵力去抵御他,不过十天,袁绍军队就会土崩瓦解,您只管安心睡觉就行了。
这些人的说法自然有道理,这个韩馥应该不会不知道,但他们都没有解决韩馥担心的根本问题——怎样才能保住冀州呢?即使袁绍能够打败,可北面的公孙瓒兵强马壮,南面兖州的刘岱虎视眈眈,西面黑山黄巾军蠢蠢欲动,还有驻扎在漳河的於夫罗、张杨也在等待机会抄掠冀州的财富,可以说冀州处在四面受敌的困境。现在,光一个公孙瓒自己都不是对手,若袁绍以其影响还有盟主的名义联络这些人同谋冀州,那自己将死无葬身之地了!
而且他面临的不止是外患,还有内忧。对韩馥来说,冀州本土的士人他是信不过的,才从老家颖川迎募了一批名士过来,但这些人的态度却让他心寒:象荀谌、辛评、郭图这些人,自己视作心腹,现在居然都起来反对自己,自己还能依靠谁呢?
在内忧外患的压力之下,韩馥的抵抗意志终于崩溃了,他已经没有了和袁绍共同立刘虞为帝时的雄心壮志,也没有了领兵和公孙瓒作战时的勇气,他现在只有一个想法——保全家族,保住性命。至于冀州,这本来就是袁绍和士人们谋划讨董卓时给自己的一笔横财,现在——就还给袁绍吧!
191年7月,韩馥辞让冀州牧,袁绍进入了冀州,在乱世当中终于有了立足的资本,迈出了他夺取天下的规划的第一步。
袁绍接管了冀州,同时也继承了冀州面临的各种矛盾。他怎样处理这些矛盾呢?对于他来讲,作为一个外来人进入冀州,在当地没有根基,最迫切的是要加强自己的统治,于是在随后的几个月中,他采取了一系列笼络人心和铲除异己的措施。他的铲除异己的措施波及到了曹操,曹操不得不离开他去独自创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