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活活坑死自己的冀州牧│442

 青禾田讲古 2022-07-26 发布于加拿大

那公孙瓒怎么又和袁绍打起来了呢?

实际上,此时的各诸侯之间,不光是袁绍和公孙瓒,其他人之间,也是矛盾重重,明争暗斗,严重点的就大打出手。

在孙坚和董卓几番血战,董卓撤离洛阳之后,袁绍颇为心动,有占据洛阳,作为自己起家资本的想法。但是又感觉实力不足,颇有点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无奈。

说起来,袁绍虽然名义上是讨董联军的盟主,但真正论起官职,他还是韩馥的手下。他只是勃海太守,而韩馥是冀州牧,渤海郡就在冀州治下,所以按照朝廷的官职来论,韩馥是袁绍的上司。

但是韩馥这个冀州牧属于典型的无能之辈,既无德又无才,性格懦弱,胆小怕事,不能识人用人,又没什么准主意。

韩馥虽然如此无能,偏偏还心胸狭隘,无容人之量,手下文臣武将众多,能人辈出,他却基本不能量才使用,而且,看袁绍人心所向,还羡慕嫉妒恨,暗中下黑手捣乱。

袁绍也不是善茬,与韩馥针锋相对。

191年,韩馥手下大将麴义与韩馥闹翻,率军反叛。韩馥派人与麴义一场大战,却没打过昔日的手下将领,被打得大败。

袁绍见此,非常高兴,急忙派人联系麴义,招揽麴义,共同对付韩馥。麴义于是投奔到袁绍的麾下。

一个小小的渤海郡,当然满足不了胸怀天下的袁绍的志向,因而,袁绍早就觊觎着整个冀州,现在抓住韩馥内乱的好时机,当然要充分利用。

袁绍手下谋士逢(páng)纪给袁绍出谋划策,让袁绍双管齐下,可以轻松占据冀州。

袁绍当即派人暗中联系公孙瓒,约定共同出兵占据冀州。公孙瓒欣然接受,于是打着讨伐董卓的名义,率大军直奔冀州杀来。

袁绍也派出军队,缓缓向冀州韩馥所在而来。

韩馥见公孙瓒、袁绍都来者不善,加上刚刚发生内乱,非常紧张。这时,袁绍早就联系好的说客荀谌来游说韩馥了。

荀谌问韩馥,不管是从胸怀天下,从勇武智谋,还是从家世出身上,你韩馥和袁绍比,怎么样?

没法比啊。韩馥老实的承认都比不上袁绍。

荀谌接着劝说,你干脆投降袁绍算了。不然等袁绍和公孙瓒的大军到达,冀州还是保不住,与其那样,还不容将冀州痛痛快快的给袁绍。那样一来,袁绍一定对你感恩戴德,亏待不了你。你还落个主动让贤的好名声。公孙瓒当然也不敢再和你相争了。

性情怯懦的韩馥被说服了,同意投降袁绍。

韩馥手下长史耿武、别驾闵纯、骑都尉沮授等都齐声反对,认为冀州带甲百万,兵精粮足,完全可以和袁绍等人好好打一场。

韩馥投降的决心已经下定,倒想得开,认为自己本来就是袁氏故吏,没有袁家的提拔,也就没有自己的今天,加上自己处处不如袁绍,投降就投降吧,没关系。

说你韩馥要是真有这个觉悟,你早干吗去了,早点支持袁绍,主动让贤,至少别在暗中做小动作,不比这兵临城下,再狼狈投降好得多吗?

韩馥派自己的儿子,带着冀州牧的印绶前去见袁绍让位。

袁绍毫不客气的接下这个冀州牧的职位,然后任命韩馥为奋威将军。当然,这个将军是个虚衔,没有丝毫兵权。

在用人的眼光上,袁绍要远远强于韩馥。而且,袁绍对韩馥手下的谋士也早就做过一番调查。领冀州牧之后,袁绍对韩馥原来手下的几个才能卓著的贤士,都予以重用。他表沮授为奋武将军,田丰为别驾,审配为治中,量才任用,颇为信任。

这些人原来在韩馥手下都颇为不得志,有志难伸,现在得袁绍信任,都倾心归附,积极为袁绍出谋划策。

袁绍实力大涨,一跃成群雄中实力最强大的势力之一。

韩馥在袁绍手下,日子过的是没滋没味,度日如年,又时时担心袁绍放不过自己,于是向袁绍提出告辞,要去投奔陈留太守张邈。袁绍倒也没难为韩馥,让他自去。

后来,有一次,袁绍派使者去张邈处,和张邈商议一件较为机密之事,于是和张邈交头接耳,声音很低的商谈。当时韩馥也在座,见此情景,疑心病发作,认为两人一定是在商议怎么对付自己的事,不然为什么不让我听到啊?

韩馥感觉自己已经走投无路,于是进到厕所之中,用削竹简的小刀自杀了。

可怜的韩馥,就这样将本来很不错的局面,一步步弄得乱七八糟,自己也奇葩的死去了。

袁绍当然不在意韩馥的死活。

占据冀州之后,袁绍的日子过得非常舒服。可是公孙瓒对袁绍有意见啊。

公孙瓒出动大队人马,折腾好长时间,什么好处没占到,全都让袁绍拿走了,公孙瓒当然有意见啊。

如果您觉得本篇文章尚有可观之处,

作者简介:李永田,从事中国传统文化普及、教育、创作及出版工作多年,出版多部中国传统文化类著作。主要作品有:《中国古文鉴赏》、《中国历代散文名篇鉴赏》、《国学经典》(诗、词、曲、赋四册)、《唐宋名家诗词赏读》(全十二册)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