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6年8月9日
阿伏伽德罗常量-化学家阿伏伽德罗出生
1776年8月9日,意大利化学家阿伏伽德罗(Amedeo Avogadro,1776、8、9-1856、7、9)出生于一个律师家庭。阿伏加德罗大学毕业后当律师,后来受兴趣引导转而研究自然科学,任过都灵大学数学、物理教授。
阿伏伽德罗的主要贡献是化学领域。1811年他提出的分子假说:同体积的气体,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含有同等数目的分子。后称之为阿伏伽德罗定理(即
气体实验定理)。它对科学的发展特别是对原子量的测定工作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阿伏伽德罗常量是自然科学的重要基本常量之一。
阿伏伽德罗的这个假说在是盖·吕萨克的理论基础上加以修正的,虽然只把“原子”改为“分子”,却使道尔顿与盖·吕萨克理论的矛盾迎刃而解。他设想单质分子由多原子组成,反应时分子分裂成原子,因此应用盖·吕萨克的理念将不再生产生原子被分割问题。

根据阿伏伽德罗的理论,单质气体体积比等于化合物中不同原子数目的比例,因此可确定物质的分子式和原子的原子量,他应用这理论正确得出了一氧化碳、乙烯玍物
质的分子式和许多元素的原子量。然而,阿伏伽德罗的假说在化学界遭受冷落长达50年。原因除了权威道尔顿和贝采里乌斯的反对(他们认为同种原子相斥,无法
结合),还因为当时还无法用实验验证。
后来它终于被化学界接受,“1摩尔”物质所含分子数也被命名为阿伏伽德罗常数以示纪念。这个量称为阿伏伽得罗常数,阿伏伽得罗常数可以用很多方法测定,例如,溶液的电解实验、密立根油滴实验等。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阿伏伽德罗定律的基本性质。
至此,原子、分子学说得以完成,它推动了化学、物理甚至生物学的深入发展。
阿伏伽德罗常数(Avogadro's number)以他的姓氏命名, NA. 近似于 6.02214199 × 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