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学史上的今天——8月9日

 老庄. 2014-08-09


  • 1927年8月9日

    人工智能-闵斯基出生


  •   1927年8月9日,马文·闵斯基(Marvin Lee Minsky,1927、8、9-)生于纽约市。他是美国人工智能领域的科学家,麻省理工学院人工智能实验室的创始人之一,著有几部人工智能和哲学方面的 作品。自1958年起在麻省理工学院任教,现为东芝媒体艺术与科学教授、麻省理工学院电子工程与计算机科学教授。闵斯基曾获得多项荣誉。他是美国工程院和 美国科学院院士,于1969年获得图灵奖,1990年获得日本奖,1991年获得IJCAI Award for Research Excellence,2001年获得本杰明·富兰克林奖章。






  • 1911年8月9日

    美国物理学家福勒出生

      1911年8月9日,美国天体物理学家福勒(William Alfred Fowler,1911、8、9--1995、3、14)出生。
       福勒用质子和氘核轰击从锂到氟的轻元素,对所有轻核的激发态作了全面研究。他在核反应截面实验上的成就,为恒星内部重元素合成理论基础。1957年,福 勒与伯比奇夫妇、F.霍耳等人共同提出所有的元素及其同位素都是由氢通过恒星上的8个过程逐步合成,先合成轻元素,再合成重元素。它们合成后,由恒性抛射 向宇宙空间,形成元素丰度分布。这一理论后来用4人姓氏首字母表示,称B2FH理论。

     
      1960年,福勒和霍耳提出了说明超新星的理论:第一类超新星归因于低质量简并星的热核爆炸,第二类超新星归因于大质量恒星内部铁心的瓦解。同一年,他们把B2FH理论推广到用放射性物质的丰度来鉴定化学元素合成的年代,福勒据此不断地修订他所创建的宇宙年表。1967年,他们又提出了更综合的理论,把宇宙膨胀动力学和核合成结合在一起研究,福勒和他的合作者发表了一系列论文,为恒星演化和核合成研究的提供了核物理基础。
      由于他对宇宙中化学元素的形成有重要意义的核反应理论和实验研究,他与美国天体物理学家S.钱德拉塞卡分享198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福勒具有旺盛的创造力和热忱的合作精神,他帮助许多人找到工作,自愿地贡献了很多时间给许多科学和学术机构及政府组织。他还是个极具生活乐趣的科学家, 除了谈论天体物理学、蒸汽火车,还喜欢加州冲浪竞赛、海盗棒球队等话题。他不仅用他天生的热情、幽默去感染周围的人,还总是慷慨地把荣誉让给合作助手、学 生,是位令人钦佩的学术带头人。







  • 1776年8月9日

    阿伏伽德罗常量-化学家阿伏伽德罗出生

      1776年8月9日,意大利化学家阿伏伽德罗(Amedeo Avogadro,1776、8、9-1856、7、9)出生于一个律师家庭。阿伏加德罗大学毕业后当律师,后来受兴趣引导转而研究自然科学,任过都灵大学数学、物理教授。
       阿伏伽德罗的主要贡献是化学领域。1811年他提出的分子假说:同体积的气体,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含有同等数目的分子。后称之为阿伏伽德罗定理(即 气体实验定理)。它对科学的发展特别是对原子量的测定工作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阿伏伽德罗常量是自然科学的重要基本常量之一。
      阿伏伽德罗的这个假说在是盖·吕萨克的理论基础上加以修正的,虽然只把“原子”改为“分子”,却使道尔顿与盖·吕萨克理论的矛盾迎刃而解。他设想单质分子由多原子组成,反应时分子分裂成原子,因此应用盖·吕萨克的理念将不再生产生原子被分割问题。

       根据阿伏伽德罗的理论,单质气体体积比等于化合物中不同原子数目的比例,因此可确定物质的分子式和原子的原子量,他应用这理论正确得出了一氧化碳、乙烯玍物 质的分子式和许多元素的原子量。然而,阿伏伽德罗的假说在化学界遭受冷落长达50年。原因除了权威道尔顿和贝采里乌斯的反对(他们认为同种原子相斥,无法 结合),还因为当时还无法用实验验证。
      后来它终于被化学界接受,“1摩尔”物质所含分子数也被命名为阿伏伽德罗常数以示纪念。这个量称为阿伏伽得罗常数,阿伏伽得罗常数可以用很多方法测定,例如,溶液的电解实验、密立根油滴实验等。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阿伏伽德罗定律的基本性质。
      至此,原子、分子学说得以完成,它推动了化学、物理甚至生物学的深入发展。
      阿伏伽德罗常数(Avogadro's number)以他的姓氏命名, NA. 近似于 6.02214199 × 102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