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怀瑾:两部经典

 真友书屋 2014-08-09


魏晋南北朝一部讲修行的书出来,就是《修行道地经》(竺法护译,西元二三八——三一六),讲老实修行的法子。由安那般那,数息、随息、止息,然后讲到怎么样用息,修风大,修生命的气,然后转到白骨观。因为释迦牟尼佛在世,教弟子们证果,主要都是白骨观、生命气这两个路数,都是在这两个上面转,很重要;再配合三十七菩提道品去修持。《安般守意经》和《修行道地经》,影响了中国道家,所以道家就有了修气,安那般那后来变成气功了。《坐禅三昧经》是鸠摩罗什后来翻译的,还晚个一百年(鸠摩罗什西元四O一年到长安)。

所以道家讲修到神仙长生不死,经常用代号讲话,怎么讲啊?些子事,这个“些子”是什么?是“此”字下面“二”划,“此二”就是“神”跟“气”两个,心念跟气两个合一。所以佛教用念佛珠,道士用个连环圈,两个藤的圈连环,转来转去,就是“神”跟“气”两个不分开。

这个时候,达摩祖师还没有来(西元五二O年到广州),这个时候的修行,是受这本《修行道地经》影响来的,加上佛图澄大师(西元二三二——三四八,三一O年至洛阳)过来,口头传授的,用神通传授的,怎么样得定,都是走的修行路线,简单明了快速,不谈教理。

教理是后来在西安、关中、洛阳发展的。在西安一带,鸠摩罗什来了以后,那边学者很多,他们着重谈学理,像“三论宗”的《百论》《十二门论》《中观论》等等。

这个时候,达摩祖师快来了,可是达摩祖师未来以前,他的一个徒侄先来了,就是佛大先的弟子——佛陀跋陀罗(西元三五九——四二九),是禅宗的弟子,注重修行、做工夫。他翻译了《达摩禅经》,告诉我们怎么样修行打坐。这本经跟《修行道地经》配合的,后来你们看的智者大师讲的六妙门——数、随、止、观、还、净,都是从这里抽出一点点,没有完全将清楚,所以这次要给你们讲清楚。明天起正式讲这个修持之路,要好好听,听了好修行。

因为这些经典流传,所以我让你们看《高僧传》,还有看《神僧传》《神尼传》,这个时候成就的非常多。为什么那么快,那么多?因为修禅定的关系。这同禅定有关系,又没有关系,是一个根根,两条枝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