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孙树椿教授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谈

 杏林脉香 2014-08-09

孙树椿教授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谈

孙树椿,1964年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中医系,现任中国中医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央保健会诊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全国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临床经验研究专家。笔者随诊多载,受益匪浅,为将孙老学术思想发扬光大,现总结如下。

1.理论与临床并重

孙老强调学习手法必须对人体正常筋骨的结构关系有一个清楚的了解,只有充分掌握现代解剖学知识才能做到“手摸心会”和“知其体相”。孙老基础理论扎实,毕业后曾到北京友谊医院骨科学习西医手术,为了尽快掌握手术要领,孙老亲手把借来的手术书上所有图画下来。而后主刀10余年,这些都为孙老手法的精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旦临证,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只有夯实基础,才能得心应手。同时,因为手法是一门临床科学,只有应用于临床,才能显示其神奇的功效。只有在临床中不断验证,才能不断发展。

2.手摸心会,病证合参

“筋结”是筋伤以后,由于局部的出血、渗血、水肿、炎性细胞侵入,形成创伤性炎性肿胀组织,随着组织的逐渐修复,纤维组织增生而形成的。不同的组织损伤,其筋结的形态不一。孙老在长期临床实践中总结出了在各型疾病中找出筋结的特点,例如:筋膜或肌膜损伤,其筋结呈沙粒状;韧带损伤,筋结呈绿豆样大小;肌肉损伤,筋结呈粗细不等的囊状或条索状。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常可在相当于C56水平的椎旁软组织发现筋结;椎动脉型颈椎病常可在C34水平的椎旁软组织发现筋结;交感型颈性心绞痛患者在左侧胸锁乳突

肌中下段可触及筋结,右侧出现筋结患者可表现为咽部症状;脊髓型颈椎病,在前斜角肌和胸锁乳突肌上常可发现筋结,按压后可产生疼痛并向左胸部放射;踝关节损伤患者,可在踝关节下方找到绿豆样或米粒样结节,亦为痛点等。对这些部位的筋结进行柔和的手法刺激后,患者的症状可得到明显缓解。通过手摸心会,了解局部位置与整体的相对关系,筋结的部位、大小、硬度、组织解剖与临床症状的对应关系,增强了诊断的准确性,避免了治疗的盲目性。

孙老认为,临床诊治时,既要辨病,又要辨证;强调在辨证施治原则的指导下,“辨位、辨因相结合”,“以证为主、以病为辅,辨证和辨病相结合”,根据人体损伤具体部位,损伤原因和机制的不同,采取相应的治疗手法及药物。例如临床上诊断为脊髓型颈椎病后,西医一般主张手术治疗,但是孙老认为根据中医辨证可分为“痹证”和“痿证”,属“痹证”者仍可行中医保守治疗,运用舒筋活络、活血止痛、理筋整复的手法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使局部气血通畅,突出的颈椎间盘移位,改变脊髓与致压物的解剖关系,松解局部黏连,最大限度地减轻脊髓受到的压迫,以利脊髓表面血管的侧支循环建立,促使脊髓功能的恢复。而痿证型疗效较差,因而建议手术治疗。孙老明确提出“腰椎间盘突出”不等于“腰椎间盘突出症”;“骨质疏松”不等于“骨质疏松症”。“骨质增生”也不等于“骨性关节病”。这些观点明确了人体由于增龄发生的生理性退变与相关临床疾病的界限,为中医药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3.筋伤辨治,气血为要

孙老指出,筋伤辨治应以气血辨证为主。他认为,气血循行全身,内行上下、皮肉筋骨、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无所不在,故人体损伤无论何处,首当其冲伤及气血。虽然从理论上认为有伤气、伤血之分,而实则气血是不可能截然分开的,临床上都认为是气血俱伤,仅有偏重而已,故在治疗中,均应气血并治,治血先行气,气行则血行。临证时更需辨证明确,方能有效医治。

4.手法独特,轻巧柔和

作为宫廷手法的代表,孙老在刘寿山治伤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整理、研究,自成体系。治病手法讲究“轻、巧、柔、和。他最欣赏《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总论》中的:“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法之所施,患者不知所苦,方为手法也。

孙老手法特别讲究力的运用,包含以下层面:第一是施术者要有功力、穿透力,注重以内里感觉引导动作,以丹田配合力的蓄发,施手法时虽出于手,实发以心,心手相合,从而提高神经中枢系统驾驭肌肉张弛的机能和以气催力的能力,做到手法稳健,柔中带刚,手到而病除。第二是用力要轻巧,掌握好发力时机;第三是要学会借力。如在做颈椎旋转手法时,术者要轻提患者颈部并让患者做颈部旋转动作,待旋转至某一侧有固定感时,以腰带肘迅速发力旋转,借力发力,此时即可听到一连串的弹响声。

5.内外兼顾,突出整体

筋伤疾病以局部损伤为主,手法治疗是孙老的精华所在。但是,孙老在手法治疗的同时,也很重视内治的调理,做到内治与外治相辅。孙老在辨证论治的同时,非常强调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原则。并制定了腰痹通胶囊、颈痛颗粒、颈椎III号方等内服方药以及洗药方等外用方药。只有外治与内治有机结合的相辅相成,才能促使损伤早日痊愈。

孙老强调治疗要兼顾局部与整体,审证求因。从整体观念看,人体脏腑、经络、气、血、津、精、液、皮、脉、肉、筋、骨等各部是一个有机地整体,通过经络气血等将表里紧密地联系着,筋伤疾病虽然多为局部损伤,但外伤筋骨内动脏腑。例如脊柱病的整体治疗有两个涵义:一是从脊柱病与脏腑、经络、气血的整体关系进行治疗,如脊柱退行性改变应着眼于调整肝肾等;二是从临床症状表现与脊柱病本身的关系进行治疗。如脊柱病引起的四肢症状,应着眼于原发部位的病因学治疗。

6.动静结合,主动康复

孙老认为,在筋伤的治疗中,动静结合也同样有着实际的临床意义。伤后经络受阻,气血瘀滞,血肿形成,引起疼痛和功能障碍。因此筋伤的愈合需要固定一段时间,以利于筋伤的修复,这即是“静”。同时,由于血肿形成,若瘀血不去,曰久气血凝滞,血不荣筋,容易导致筋肉挛缩、疼痛、活动受限等并发症。因此,除一定时间的“静”外,也需要注重局部及全身的功能锻炼,使气血畅通,筋肉得养,这即是“动”。在临床上,动和静是对立统一的,在筋伤的治疗恢复中,应“动静结合,主动为主”,应倡导患者积极主动练功。

7.中西医并重,倡导规范

虽然孙老年逾古稀,早已是中医骨伤界的名老中医,但是一直致力于中医骨伤科的发展,他在不同的场合多次呼吁中医要不断强化自身建设,主张中西医并重,在选用中医手法、药物治疗该病的同时也从来不排除手术治疗。并且时时告诫我们无论中医方法、西医方法只要能够治疗病人的疾病就是好方法。把“中医”二字理解为“中国的医学”,其实是不全面的。中医的“中”不只是一个相对于西医的方位、国别或民族的概念,而应是《中庸》里所说的“致中和”的“中”。中医的最高境界就是对“中”的理解和运用。中医治病就是调理阴阳平衡的过程。

孙老在强调中医骨伤的建设中指出,中西医结合不是简单地用西医来代替中医,更不是把中医西医化。中医不能仅仅停留于对西医的拾漏补缺;中医的自我定位也不能只定在辅助和从属的地位上。否认中医理论,忽视中医学原籍,有意无意地把中医西医化,对中医学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勤读古训,借鉴西医先进的东西,丰富中医骨科的内容,突出中医骨科的特色,将中医骨科的诊断和治疗不断规范化、标准化、国际化,才能迎来中医骨伤事业的新春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