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这是一篇寓言,它生动地塑造了尊卢沙这一艺术形象,对其好说大话而无真才实学的思想行为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并通过其最终结局,说明了“夸谈足以贾祸”的深刻道理。文章以简洁的笔墨,客观地叙述了尊卢沙所经历的事件,让人物用自己的言语行为来暴露自己的性格弱点,所谓直书其事,不加断语,显示了作者高超的艺术手段。同时,全文结构严谨,自尊卢沙“善夸谈”始,至其最终以夸谈“贾祸”止,都紧扣了尊卢沙的“大言”而进行布局:以“大言”吓唬关吏、大夫和上卿,以“大言”欺骗楚王并取得卿的高位,以“大言”最终招致劓鼻之祸;末段议论同样也紧扣“大言”而展开,没有一句题外之话,充分体现了宋濂散文从容简洁的特点。
(一)、 【正文】:秦有尊卢沙者【尊卢沙==虚构的人名。】,善夸谈,居之不疑。秦人笑之,尊卢沙曰:“勿予笑也【勿予笑==即“勿笑予”。】,吾将说楚以王国之术【说(shuì税)==劝说别人听从自已的意见。王国之术==统治国家的方法。】。”翩翩然南【翩翩然==轻疾飘飞的样子。】。 【译文】:秦国有一个叫尊卢沙的人,好说大话,并且处在这种情况下还对自己深信不疑。秦国人笑他,尊卢沙说:“不要嘲笑我,我将要向楚王陈说统治国家的方法。”于是,飘飘然地向南方的楚国走去。 (二)、 【正文】:迨至楚境上【迨(dài代)==及,等到。】,关吏絷之【絷(zhí执)==拘囚。】。尊卢沙曰:“慎毋絷我,我来为楚王师。”关吏送诸朝【诸==“之于”的合音。】。大夫置馆之【大夫==三代时,官分卿、大夫、士三等。馆==馆舍、宾馆。】,问曰:“先生不鄙夷敝邑【敝邑==自已所在国家都城的谦称。】,不远千里,将康我楚邦【将==扶助、帮助。康==状大、昌盛。】。承颜色日浅【承颜色==见面、接触。日浅==时间不长。】,未敢敷布腹心【敷布腹心==陈述倾吐心里话。】;他不敢有请,姑闻师楚之意何如?”尊卢沙怒曰:“是非子所知!”大夫不得其情【情==真实的意图。】,进于上卿瑕。瑕客之,问之如大夫。尊卢沙愈怒,欲辞去。瑕恐获罪于王,亟言之【亟(jí即)==急迫,迫切。】。 【译文】:等他到达楚国的边境,把守边关的官吏拘捕了他。尊卢沙说:“当心!千万不要拘捕我,我是来当楚王的老师的。”边关守吏送他到朝廷上。大夫把他安置在宾馆里,问他说:“先生不轻视我们偏远的国家,不以千里为远,来扶助壮大我们楚国。有幸和您接触的时间还不长,不敢倾吐自己的心里话。其他事不敢多问,暂且想听听您来做楚王老师的想法如何?”尊卢沙发怒说:“这不是你所能知道的!”大夫打听不到尊卢沙的真实意图,只是把他送到上卿瑕那里。瑕以宾客之礼接待他,也像大夫那样地问他。尊卢沙更加恼怒,作出想告别离去的样子。瑕怕得罪了楚王,急忙去告诉他。 (三)、 【正文】:王趣见【趣见==催促召见。】,未至,使者四三往。及见,长揖不拜【长揖(yī衣)==一种礼节,从上到极下地拱手。】,呼楚王谓曰:“楚国东有吴越,西有秦,北有齐与晋,皆虎视不瞑【不瞑==不闭眼睛。】。臣近道出晋郊【道出==路过。】,闻晋约诸侯图楚,刑白牲【刑==宰杀。白牲==此指白色的马。古代用宰杀毛色纯一的牲畜来作盟誓或祭祀的牺牲。】,列珠盘玉敦【珠盘玉敦(duì队)==用珠玉装饰的盘和敦,是古代祭祀或盟誓用的器皿,用来盛放牺牲的血和肉。敦==古代盛黍稷的器具。】,歃血以盟曰【歃(shà厦)血==古人盟誓时,双方口含牲畜之血,或以血涂抹嘴唇,以表示信誓,称为歃血。歃==用嘴微吸。】:‘不祸楚国,无相见也!’且投璧祭河,欲渡。王尚得奠枕而寝耶【奠枕==安枕。奠==安放。】?”楚王起问计。尊卢沙指天曰:“使尊卢沙为卿,楚不强者,有如日!”王曰:“然敢问何先?”尊卢沙曰:“是不可空言白也。”王曰:“然。”即命为卿。 【译文】:楚王催促尊卢沙来见面,尊卢沙还没有到达,派去的使者已经去请了三四趟。等到见了楚王,尊卢沙只是拱手而不跪拜,召唤楚王对他说:“楚国东面有吴国和越国,西面有秦国,北面有齐国和晋国,这些国家都虎视眈眈地窥伺着楚国。我最近路经晋国边境,听说晋国要约同其他诸侯国图谋进攻楚国,宰了白马,陈列着珠盘玉敦,嘴唇上涂着牲血,盟誓说:‘不使楚国遭祸,誓不相见!’并把璧玉投入河中,以祭祀河神,将要渡河。楚王你还能安枕而睡吗?”楚王站起来询问对策。尊卢沙指着天立誓说:“如果让我尊卢沙为卿,楚国不强盛的话,有这太阳来作证!”楚王说:“不过冒昧请问,当先做那一件事?”尊卢沙说:“这是不可以空口白说的。”楚王说:“对。”于是马上任命他为卿。 (四)、 【正文】:居三月,无异者。已而晋侯帅诸侯之师至,王恐甚,召尊卢沙却之【却之==打退晋军。】。尊卢沙瞠目视,不对。迫之言,乃曰:“晋师锐甚,为王上计,莫若割地与之平耳。”王怒,囚之三年,劓而纵之【劓(yì义)==割掉鼻子,古代的一种酷刑。纵==释放。】。 【译文】:过了三个月,没有什么异常情况。不久晋侯率领各国诸侯的军队到达,楚王非常恐惧,召尊卢沙商量退敌之计。尊卢沙瞪大了眼睛,说不出话来。逼着他讲,他才说:“晋国的军队锐勇无比,替你楚王着想,最好的办法,不如割地和晋国讲和。”楚王大怒,把尊卢沙关了三年,割掉鼻子才放了他。 (五)、 【正文】:尊卢沙谓人曰:“吾今而后知夸谈足以贾祸【贾(gǔ古)祸==招惹祸患。】。”终身不言。欲言,扪鼻即止【扪(mén门)==摸。】。 【译文】:尊卢沙对人说:“我从今以后才知道说大话是足以招惹祸患的。”从此他终身不再讲话。想讲,一摸到被割的鼻子就止住了。 (六)、 【正文】:君子曰:战国之时,士多大言无当,盖往往藉是以媒利禄【藉是==借助这个(指说大话)。媒==求得。】。尊卢沙,亦其一人也。使晋兵不即至,或可少售其妄【售==施展。】;未久辄败,亦不幸矣哉!历考往事,矫虚以诳人,未有令后者也【令后==美好的结局。】。然则尊卢沙之劓,非不幸也,宜也。 【译文】:有才德的人说:战国的时候,读书人大多好说大话,不着边际,大概往往是想借助大话来设法寻求富贵。尊卢沙也就是其中的一人。如果晋国军队不马上到来,或许可以稍稍施展他的欺妄;而他没有多久就遭失败,这也是不幸的了。一一考察过去的事情,凡是弄虚作假欺骗人的,都没有好结局。这样看来,尊卢沙的割掉鼻子,并非是不幸,而是应当的。 ——选自《四库全书》本《宋文宪集》 |
|
来自: 察见渊鱼者 > 《古文观止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