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泽泻科:慈姑 Sagittaria sagittifolia

 璇琮坑 2014-08-11

泽泻科:茨菰 Sagittaria sagittifolia

(2014-08-11 12:29:02)
 

茨菰   [cí gū]

  学名:Sagittaria sagittifolia

  别名:燕尾草、白地栗、酥卵、慈姑

  科属:泽泻科  慈姑属 

 

茨菰

茨菰

茨菰

茨菰

茨菰

茨菰

茨菰

茨菰
雌花
茨菰

茨菰

茨菰

茨菰

茨菰
雄花
茨菰

茨菰

茨菰


茨菰

茨菰

茨菰

茨菰
叶子好大哦~~
茨菰
红色的是什么呢?
茨菰

形态特征

    叶柄粗而有棱,叶片戟形。花单性,花瓣白色,基部常绿色。八、九月间自叶腋抽生匍匐茎,钻入泥中,先端1~4节膨大成球茎,即”慈姑“,呈圆或长圆形,上有肥大的顶芽,表面有几条环状节。性喜温湿及充足阳光,适于粘壤土生长。以球茎的顶芽繁殖,一般春夏间栽植,冬季或翌年早春采收。

    多年生挺水植物。形态特征:高达1.2m,地下具根茎,先端形成球茎,球茎表面附薄膜质鳞片。端部有较长的顶芽。叶片着生基部,出水成剑形,叶片箭头状,全缘,叶柄较长,中空。沉水叶多呈线状,花茎直立,多单生,上部着生出轮生状圆锥花序,小花单性同株或杂性株,白色,不易结实。花期7~9月。慈姑属植物现有25种,中国约有5~6种。

    突出特点是慈菇为单子叶植物却没有胚乳。

生长习性

    有很强的适应性,在陆地上各种水面的浅水区均能生长,但要求光照充足,气候温和、较背风的环境下生长,要求土壤肥沃,但土层不太深的粘土上生长。风、雨易造成叶茎折断,球茎生长受阻。

地理分布

    产地分布;原产中国,南北各省均有栽培,并广布亚洲热带、温带地区,欧美也有栽培。

    中国分布:分布于中国南北各省,在南方各省有栽培,但亦为田间杂草。

    世界分布:欧洲,北美至亚洲。

 

药用价值

    慈姑性微寒,味苦,具有解毒利尿、防癌抗癌、散热消结、强心润肺之功效。可治疗肿块疮疖、心悸心慌、水肿、肺热咳嗽、喘促气憋、排尿不利等病症。而且,慈姑含维生素B1,维生素B2较多,能维持身体的正常功能,增强肠胃的蠕动,增进食欲,保持良好的消化,对于预防和治疗便秘最佳。

观赏价值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有载,茨菰一根生12子,即是说茨菰一根有12个果实;而事实上茨菰一根多者有15个,少者也不会少过6个。茨菰是水生的草本植物,大者如杏,小者如粟。2012年优良品种的是生于广东的“白肉茨菰”。茨菰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形奇特,适应能力较强,可做水边、岸边的绿化材料,也可做为盆栽观赏。茨菰自古至今别名甚多,最通用的又叫做“芽菇”。

营养价值

    茨菰富含淀粉、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和钾、磷、锌等微量元素,对人体机能有调节促进作用。更主要的是,茨菰还具有益菌消炎的作用。中医认为茨菰性味甘平,生津润肺,补中益气,所以茨菰不但营养价值丰富,还能够败火消炎,辅助治疗痨伤咳喘。

食用方法

    炒慈姑。

适宜人群

  宜食:贫血、营养不良性水肿、咳嗽痰中带血、神经炎、习惯性便秘、泌尿系结石、脚气病等病症患者适宜食用;此外,慈姑宜与生姜同食,以减少其寒性。

  忌食:虽然营养丰富,但不宜多食,多食则发肠风痔漏,崩中带下,使人干呕,损牙齿,失颜色,皮肉干燥等;尤其对孕妇来说更要谨慎食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