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读《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解读苏轼

 月鹿漫游 2014-08-12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作者苏轼,写于北宋熙宁九年。这首词是作者在中秋夜时因为思念六七年不见的弟弟苏辙而做的词。当时苏轼正当壮年,四十岁,在官场上因为与王安石等变法者的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到各地为官。苏轼流连在各地期间,历经六七年未曾与弟弟苏辙团聚,他曾要求调任到离弟弟较近的地方为官,但这愿望一直到调任密州时仍未实现。当时的苏轼,工作生活事事不顺心,在官场上不得意心情沮丧,却又心怀壮志期待未来能有一天能重返汴京,在家庭生活中与家人长期分离,期待相聚却又不能如意。在中秋夜这个应该是“月圆人团圆的美景良辰,苏轼只能孤身面对着一轮明月,这种复杂又矛盾的情绪惹得他心绪激荡,导致抑郁惆怅齐爆发,当晚就率性“欢饮达旦大醉”,之后乘着酒兴催生了这首千古流传的名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中秋夜孤独一人对着明月独饮独酌,想象力丰富的苏轼把“青天”当作是自己的好友,豪放地拿着酒与它对话,问着青天种种话题。青天呀!“你知不知道月亮是什么时候就开始存在的?”,“月宫上的生活不知道是怎么样的?”,“这儿是熙宁九年,不知月宫里是什么时代?”又像是和好友吐苦水一般,说是想要乘着风飞到月宫去,过过那神话里的仙人生活,顺便摆脱掉目前的烦恼,那不知该有多好。 但是,话锋一转,又怕月宫寒冷的环境自己住不习惯,肯定住不了多久。又像是为自己留在人间找说法一样,说是与其孤独的住在寒冷的月宫里,还不如留在人间生活更加有趣。生活在人间虽然也是孤单一人,但是当在月下起舞时,还能有影子与自己作伴。还是留在人间吧!
 
本词的上半段中,从“欲...去”到“又恐...寒”到“何似...人间”可以清楚地看出苏轼的的心理转折,也清楚地看到了他的情绪波动。生活的抑郁惆怅使之想要“离开人间”,个性的豪放洒脱使之想要“留在人间”,这两种思绪不断交替地在心中搏斗,最后终于由“离”和“留”的矛盾思想中脱离出来,做出了抉择,认定了还是生活在人间较适合他。
 
皎洁的月光掠过朱红阁楼,穿过雕花门窗,照着那些思念着亲人而迟迟未能入眠的人们。月亮呀!月亮!今晚是中秋夜,不是应该月圆人团圆吗?月圆而人不能团圆那是多么不幸,多么令人感到遗憾的事啊! 想象力丰富的苏轼又将明月当作是“友人”,想到多年未见的弟弟,心中思念亲人悲伤不已,所以对着“友人—明月”连连抱怨。问其是否心中对人们怀着怨恨,所以在世人不能与家人团圆时才故意出现月圆,使得悲伤的人们更加伤感。苏轼抱怨过后,又觉得自己的无理取闹对不起“友人”,随后添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一段话来为友人脱罪。如同天上的月亮不能控制自己的圆、缺和天气的阴、晴一样,人的一生中也一定会遇到无数次的不能掌控的悲、欢、离、合,世间上的事本来就难有十全十美的。就连月亮也不能随意控制自己的圆缺,既然如此,它怎能控制人间的悲欢离合呢,所以在中秋的夜里照着悲伤的人们,让他们感到更加悲伤,它也是很无奈的。观点改变心态也跟着转,个性乐观开朗的苏轼想到既然人生中的悲欢离合原是人世间不能避免的,那么既然有“离”就会有“合”,现在何必特意为了此时的别离而伤感呢?他心态一转,洒脱的以一句对众人的祝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来做结尾词。他祝愿这些中秋月圆夜不能和亲人团圆的人们,祝愿这些和亲人们千里相隔,异地相思的人们都能同时欣赏到这美丽的月色,在人生漫长的旅途上,都能够活得长长久久、健健康康,一直坚持到与亲人相聚。
 
下半段的词中,从“照无眠”到“不应...狠”到“月有阴晴圆缺”,这个过程里的思想转变,清楚地展现了苏轼个性的乐观开朗,最后对世人的祝愿更是将他个性中的浪漫凸显出来。
 

苏轼藉着与“青天”“明月”的对话,展现了他对仙境月宫的向往之情,对人世的留恋之情,与亲人离别之苦,对兄弟亲人的思念之情,也阐述了他的人生哲理--对人生悲欢离合的定义。苏轼在词中利用月宫的神话与自身的情绪融合在一起,勾画出一种明月当空、亲人千里之外、自身孤独无依的景象。中秋夜孤身对月应该是失意的、悲伤的,应是消极悲观的,但是他并没有陷在这种情绪中,他以乐观开朗、积极面对困境的观念排解自己的悲观情绪,最终呈现出对世人及人间的热爱。整首词的字里行间不仅展现了无穷的想象力,对世人以及对人间的热爱,里面蕴含的人生哲理更引人深省,不能不让人惊叹其写词的功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