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脑卒中最大的特点是时间依赖性,治疗需要“和时间赛跑”,一定要抓住脑卒中发病后180分钟的“急救黄金时间”,分秒必争做到“三个早”。
第一早:早识别。虽然脑卒中发病急,但发病前期是有征兆的。记住“言语含糊没笑脸,胳膊不抬奔医院”这句话,只要出现以下三个症状中任意一个,就要考虑到脑卒中的可能。
语言测试:请患者复述一句短语,看他是否说话不清楚或者无法说话。
微笑测试:请患者“露齿”或微笑,看是否一侧面部表情不正常。
举手测试:请患者闭眼,双臂平举10秒钟,看是否出现一只手臂无法维持。
第二早:早求救。发现家人出现脑卒中信号后,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求助,记下发作时间。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时,注意不要搬动患者,尤其避免头部发生剧烈摇晃和震动,更不要用掐人中、摇晃身体等方法试图“叫醒”病人;尽量让患者原地侧卧位躺下,松开上衣纽扣和腰带,保持呼吸道通畅;有假牙者应取出。
第三早:早溶栓。患者发病后,如不及时疏通堵塞的脑血管,发生缺血的大脑每小时就会衰老3.6年。
选择具备溶栓能力的医院,因为这些医院往往有绿色通道和卒中团队,病人入院后医生能快速诊断。如患者适合溶栓治疗,能立即静脉注射溶栓药物,患者可得到及时、规范的救治。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副院长 王拥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