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牡丹油用是木本油料中的一匹黑马,如今发展趋势突飞猛进,受到各界人士所瞩目。北京大学教授王宪曾表示,要把牡丹籽油开发成生物医药。他说:我准... 牡丹油用是木本油料中的一匹“黑马”,如今发展趋势突飞猛进,受到各界人士所瞩目。北京大学教授王宪曾表示,要把牡丹籽油开发成生物医药。他说:“我准备在北京组织一个比较高级的专家队伍,包括中医方面的、西医方面的、研究油料作物方面的,要复合起来共同搞一个生物医药。这个生物医药,它主要包括牡丹籽油、牡丹花粉,包括其它的营养源,更多些。将来很可能设计一个以软化血管,预防、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为主体的生物医药”。中科院组织我国专门研究牡丹的专家于今年2月25日在北京香山举办论坛,形成香山论坛第(二)期纪要。纪要说:“凤丹牡丹的药用价值和油用价值日益凸显,科研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有望达到实现。”3月12日,我国研究牡丹的大家李嘉珏教授和上海辰山植物园韩继刚、刘炤来铜就凤丹牡丹如何测产、提高亩产,如何提高结籽率、出油率进行调研,并同铜陵市有关方面就科研合作达成意向性协议。这些专家学者对铜陵牡丹的关注,充分显示了凤丹牡丹在下一步的发展中的潜在实力。我们提出高度重视就是要我们的领导尤其是市县主要领导包括政府的一些部门要高度关注,要切实感受到这种发展的大趋势,捷足先登、抢抓先机,在全国牡丹油用的大发展中处于领军地位。 要谋划好、制定好牡丹产业的发展规划、计划。前面我们讲过河南洛阳、山东的菏泽等地的发展牡丹油用的计划。作为牡丹油用的原料、原种所在地,我们应当如何发展?我个人的看法,可借打造凤凰山农业科技园区之际,以顺安、钟鸣为核心,以适宜种植牡丹的洲圩区为外围,发展牡丹油用5万亩,带动周边地区南陵、青阳、繁昌等地50万亩。适时,扶植一到三个牡丹籽油加工厂。如果我们以河南的生产标准计算,可产籽1亿公斤,产油2000万公斤。目前牡丹籽油市场价每斤3880元,我们仅以每斤2000元计算,销售额就可达800亿。这仅仅是初级阶段,如果我们再适时上几个以牡丹籽油为原料的高科技的加工厂,向高端精制食用油、化妆品、保健品、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生物医药等区域发展,牡丹产业销售额突破1000亿,在铜陵再造一个有色公司,可以说轻而易举。试想,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前景!我以为,目标得以实现之时,秀丽的铜陵山川,会进一步得到保护;环保、生态的牡丹籽油系列产品,会引发铜陵市工业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地改观。可是,要想实现这个目标,我们的领导和相关部门就必须每年结合实际,对牡丹产业的发展情况进行检查、回顾,对规划中不符合实际的部分进行必要的修正。 牡丹油用目前尚是新鲜事物,加上牡丹籽油量小、价高,很多人没有接触过,对牡丹籽油的成分、功能、效用也不甚了解。因此,必须加大工作力度,呼吁安徽省出台牡丹油用发展计划,争取将铜陵牡丹油用纳入国家试点,安徽省的种植重点,争取国家和省里的财力支持。同时,要不等不靠出台扶持牡丹产业的系列政策。鼓励农民在适宜地区广泛种植。发展牡丹油用是农民致富的一条途径。凤丹牡丹种植3至4年后就进入收获期,仅籽一项如果每亩生产500斤(前面我们讲过亩高产可达千斤以上),每斤10元亩效益就可达5000元,除此之外花瓣、花蕊还可卖钱,综合效益可望达到6000元。牡丹油用是木本植物,无需年年种植,只要中耕、除草、追肥,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牡丹籽的亩产量可以逐年提高。产量提高,农民的收入也有望年年提高。这样,利国利民之事何乐而不为。支持牡丹油用加工企业提高加工能力,扩大生产规模,向牡丹籽油的深度领域进军,提高牡丹籽油的附加值。鼓励牡丹油用加工企业与种植户签订种植合同,为农民解除后顾之忧。当前要把牡丹油用发展同废弃矿山复垦、省千万亩造林计划、美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政策出台最重要的是言而有信、逐项落到实处,切忌政策朝秦暮楚,伤了农民的心,挫伤了企业的积极性。 牡丹籽油的发展,不仅为人类提供了新食源,而且为我国发展木本坚果油料开辟了一条新的渠道。同时对发展牡丹产业也是一个极大推动。但是,不容讳言牡丹油用的栽培方式、牡丹油用种子的选育、牡丹油用的高产模式、如何提高牡丹油用籽的出油率等,在铜陵我们能否走一条生产油、药两用牡丹之路,均还在探索阶段。近些年,由于农经比较效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牡丹皮生产周期长,牡丹皮市场价格时高时低,导致很多药农弃药种粮。如果牡丹籽、牡丹花、牡丹花瓣、牡丹花粉、牡丹叶等都能深加工,都可充分利用,变成农民的收入,而且还能变成大收入,变成农民致富的一条重要渠道。比如:采取科学的采摘方式。在雄性花蕊与雌性花柱授粉后,再把多余的雄性花蕊采下,变成雄性花蕊茶。继续把多余的花瓣采摘下来,变成牡丹花茶、牡丹花枕等。牡丹花籽成熟时何时采摘产量最高、何时采摘出油率最高。又比如:发展药用、油用两用牡丹,如何改变采挖方式,牡丹皮价廉时少挖,留花、留籽卖钱;丹皮价高也可挖取部分根皮换大钱等等。然而要把上面的设想全部变成现实,我以为最重要的就是同相关院所和科研部门合力攻关,基础就是政府要进一步加大科技的投入,组织自己的科研机构,强化牡丹科研的力度。李兆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