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油用牡丹 素材

 yzsr273 2015-08-13

油用牡丹属毛茛科,芍药属.是一种结籽多、果荚大、籽粒饱满、含油量较高而且产量稳定的牡丹品种,该作物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资源,适生分布广、出油率较高、营养价值优良,其种植加工产业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及社会效益显著,发展潜力巨大.目前已在我国多地种植,并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


“牡丹籽可以榨油,牡丹花可以做茶,牡丹根可以入药,可以说牡丹全身都是宝,去年一斤牡丹籽卖到15块钱左右,一亩牡丹产的籽就可卖到6000多元。

2011年,牡丹籽油被批准为新资源食品。牡丹籽富含人体需要的氨基酸、维生素、多糖和多种不饱和脂肪酸,极具开发价值。油用牡丹产籽量高达每亩600~1000斤,按15%~20%的出油率计算,每亩牡丹可以产油90~160斤,这个数字是大豆产油量的一倍还要多。据估算,如果将油用牡丹推广到6000万亩,5年内可解决国家50%的食用油进口依赖,15年后可解决80%的进口依赖。
  

 2011年,国家卫生部监督局根据《食品安全法》的规定,经新资源食品评审专家委员会审核,公开批准牡丹籽油等为新资源食品。
 
  2011年1月24日,卫生部的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公开征求拟批准牡丹籽油等新资源食品意见的函,公示期截止到2月18日。如今,牡丹籽油终于修成正果,正式成为我国食用油大军中的一员,牡丹籽油的开发意义非同寻常,它将改变目前我国食用油的消费结构。
 
  2004年8月,中国林科院经过分析,牡丹籽富含人体需要的氨基酸、维生素、多糖和多种不饱和脂肪酸,极具开发价值;
 
  2006年中国林科院通过对压榨牡丹籽油分析,这种以牡丹籽仁为原料,经压榨、精制等工艺而成的金黄色透明油状液体,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2%以上,其中α-亚麻酸占42%,多项指标超过被称为“液体黄金”的橄榄油。中国林科院化验人员惊叹:“这是世界上最好的食用油!”
 
  规模达5000亩的山东盛华牡丹产业园是山东菏泽最大的油用牡丹种植基地,盛华牡丹园中牡丹树树形高大、花大色艳、抗旱耐寒、抗逆性强,培育的能耐低温的优良紫斑牡丹创造了在寒区过冬的神话,新区牡丹品牌享誉国内外


中国绿色时报9月11日报道(记者迟诚) 作为一个将改变中国食用油结构的战略新兴产业,我国油用牡丹产业正加足马力稳步推进。9月9日-10日,全国油用牡丹产业发展战略研讨会在安徽省铜陵市召开,与会专家围绕我国油用牡丹产业的发展现状和潜力展开研讨时认为,油用牡丹具有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大力发展油用牡丹产业,对于促进我国油料生产、保障粮油安全、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等都有重要意义。

中国林业经济学会理事长、中国油用牡丹专家委员会主任李育材介绍说,牡丹是一种原产于我国的多年生坚果灌木,适生范围广,成活后可以四五十年不换茬,省工、省时、管护成本低,并且产量高,出油率高,油质好,经济效益可观。李育材还对油用牡丹产业如何发展壮大提出了建议,包括提高认识,搞好宣传,强化措施,加强政府服务功能,增加对油用牡丹产业的资金支持;科学规划,通过示范带动,使油用牡丹事业规范有序发展;加强科技创新,加强优质壮苗的培育、扩繁和标准化的制订;破除瓶颈,结合国家大型生态工程发展油用牡丹产业;深度研发,以最大限度增加油用牡丹的三大效益;革新技术,以使油用牡丹与其他植物间作套种更大限度发挥潜力;弘扬文明,以传承古老的牡丹文化和推进现代生态文明相互辉映等。


据了解,牡丹籽油已于2011年3月被原卫生部正式批准为新资源食品,党和国家领导人也对油用牡丹有多个批示,20多个牡丹适生区的省市已经积极行动起来,正在加紧调查研究制定发展规划、建立组织领导机构等,国家林业局也将在国家层面出台全国产业规划与相关的发展和扶持政策,油用牡丹产业作为一个战略新兴产业正在发展壮大。目前,全国油用牡丹种植面积已达30.4万亩,牡丹籽年产量5785.5万公斤,牡丹籽油年加工能力1587.6万公斤。我国已在油用牡丹品种选育、苗木繁育、产品研发和深加工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记者从市林业局获悉,近期太原市出台鼓励措施,确保全市明年新种植油用牡丹5000亩以上,为油用牡丹发展前景奠定良好基础。
牡丹籽油是一种新资源食品和高品质食用植物油,今年9月份,市政府出台了《促进油用牡丹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提出加大油用牡丹种植财政扶持力度。一是实行油用牡丹规模种植补助,2014-2017年,对新种植、连片20亩以上油用牡丹(两年实生苗)的投资主体,按照每亩600元、连续补助两年(不含造林补助)的标准给予油用牡丹规模种植补助;二是实行油用牡丹种苗繁育补助。三是实行相关项目资金倾斜扶持。
目前可做油用牡丹的品种主要有“甘肃紫斑牡丹”和“凤丹”两种。“凤丹”牡丹适合在安徽、山东、等地区大面积发展种植;河北、山西、内蒙、等北方寒冷地区能大面积发展种植的只有抗寒耐旱的 “甘肃油用牡丹”

 

 牡丹是著名的观赏植物,除了观赏性之外,牡丹籽油还能食用,而且其主要营养成分远远高于名贵食用油橄榄油。
  
  陕西省2013年被列为全国油用牡丹试点示范省。当年秋季试建示范园(苗圃)40多个,今春苗发旺盛,花开满园。2014年起,陕西省将在全省70多个县逐步带动建设生产基地200万亩。油用牡丹已成为该省林业产业带动发展的新亮点。
  
  自然条件优越
  
  2014年3月,陕西省油用牡丹产业发展规划通过专家论证,规划从2014年起在全省70多个县重点建设,力争到2020年发展到200万亩。
  
  “陕西省发展油用牡丹产业的自然条件非常好,全省大多数可人为生产的林地、土地光热水土等环境条件,均适宜油用牡丹生长。”陕西省林业厅油用牡丹产业办公室负责人鲜宏利介绍,陕西是我国牡丹天然中心分布区之一,陕南秦巴山区的汉中是我国人工栽培牡丹最早的地区,陕北黄土丘陵区的延安是我国重要野生牡丹种群的发源地。
  
  历史上,陕西各地以种牡丹、赏牡丹为荣。唐代牡丹栽培最盛,赏牡丹风气浓厚,形成了我国特有的牡丹文化。悠久的栽培历史,为“牡丹归来”提供了历史积淀,为油用牡丹广泛发展打下了群众基础。
  
  “陕西省油用牡丹生产的显著特点是广泛适生、高产稳产和生产简便。”鲜宏利说,油用牡丹原生于林下或石缝绝壁之间,耐旱耐寒、耐瘠薄耐侧荫,在荒山、荒地、林下都能生长。牡丹是低矮灌木,修剪采收非常方便。据有关林业调查论证,目前全省适合种植油用牡丹的林地、宜林荒山以及坡耕地等有1300万亩。
  
  2013年,陕西省林业厅经过充分调查论证,认为陕西不仅可以栽植油用牡丹,而且优势明显,潜力巨大。为促进与国内外先进生产技术接轨,陕西省林业厅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林科院、北京林业大学等签署产学研合作协议,为油用牡丹产业发展提供前沿发展指导和生产技术支撑。
  
  市场价值高
  
  商州区沙河子镇王山底村,简直就是牡丹的世界。川道农田、台塬坡面,到处种着牡丹。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起,当地群众就把种植牡丹当做家庭传统的经济增收项目,全村种植3000多亩,主要以取丹皮药用为主。
  
  村民党高堂种了2亩“凤丹”牡丹。2013年,得知花籽也能榨油卖钱后,他便开始采收,收入了近2000元。“我的牡丹栽在山坡上,要是立地条件好、进入盛产期的话,收入可不止这些。”党高堂说。
  
  “凤丹”、“紫斑牡丹”是油用牡丹的两个主要品种,也可药用。据悉,盛产期每亩牡丹籽产量少说也有250公斤,按目前市场价每公斤20元计算,每亩可收入5000元左右。即使倒茬或腾地不再收籽,每亩还可取丹皮500公斤,价值1万多元。
  
  “油用牡丹寿命50年以上,栽下后基本不用管,病虫害少,被称为‘铁杆庄稼’。”商洛市林业局总工余振忠说,油用牡丹建园投入稍大,但见效快、效益高。栽2年生小苗,每亩投资约1800元,第2年就开始有收益;栽3年生以上大苗,第3年就开始丰产。
  
  商洛是陕西省目前连片种植面积最大的市。2013年以来,该市依托重点区域和城周绿化,先后在商州、丹凤、商南、山阳、镇安等县区新建油用牡丹试点示范基地4000余亩,全市栽种牡丹面积达到1.6万亩。

 


原国家林业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李育材指出,促进油用牡丹产业发展,扩大种植面积,最直接能降低牡丹籽油价格,让更多老百姓吃上营养健康的食用油。
  河北润地有牡丹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解释,油用牡丹耐旱耐寒耐贫瘠,可在荒山荒地、退耕还林地种植,30至50年不换茬,又称“铁杆庄稼”,一年亩产综合效益达万元。


张嘉宾(1992)认为:一个目标、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四个产业、一个高效益的林业持续化发展系统,彼此联系在一起,综合集成,形成现代林学观,反映出现代林业知识体系的基本内涵。并认为现代林业经营的目标是“发展经济、优化环境、富裕人民、贡献国家”;中心是“为人民谋取在林业范围内可能取得的最优整体效益”;现代林学观的两个基本点是森林、林业两个概念;四个产业是把林产业划分为直接经营森林生态系统的第一产业,以加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和以科教、管理为主的第四产业。现代林学观认为要实现林业经营的目标必须建立高效益的林业持续优化发展系统,处理好林业内部及林业与社会系统之间的关系。

 

7月8日至9日,省长李小鹏深入长治、临汾调研国有林场改革发展工作。他强调:山西各地市要充分利用森林资源和林地空间资源,大力发展以林下种植、林下养殖、采集加工和森林景观利用、宜林地经济林种植等为主要内容的林业经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把发展民生林业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生产出更多更好的林业生态产品、更丰富更优质的林产品,让森林更好地造福社会,让林业更好地服务山西人民。


我国现代林业发展的五个方向:林业生态化、林业产业化、林业社会化、林业旅游化与林业科技化。


大力推广“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市场化运作方式,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和大户,不仅激发了林业活力,也增加了农民收入,更吸引了大量农民工返乡创业。林下经济的持续发展,将最大限度地释放林业资源潜力,不断增加农民的生产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丰收。


立足自身优势,坚持走特色发展之路,不断强化发展举措,创新发展机制,全力推进林业产业基地、林业产业强县、林产品加工能力和林业牌品建设,进一步夯实了森林资源大市向林业经济强市跨越的基础。

 

发展林业产业就是“产业建设要从林中走出来,生态建设要从山上走下来,改革发展要让林农富起来”,用生产粮食的理念生产林木,推动林业向工业原材料方向转变。

蕴藏在森林中的财富是多样化的。因此,林业产业的发展也有林木产业和林下产业之分。林下产业就是林业的外延产业、后续产业,如森林旅游、中药材、苗木花卉、茶叶、油茶等非木产业。这些产业不消耗林木,能在从森林中提取财富的同时,化解保护森林与解决民生之间的矛盾。


除让森林发挥生态功能外,更让其发挥“产业”功能,从森林中存取财富,实现资源的资本化。


发展林下经济是促进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种重要方式,能起到近期得利、长期得林、远近结合、以短补长、协调发展的产业化效应,使林业产业从单纯利用林产资源转向林产资源和林地资源结合利用,大大延伸了林业产业化的内涵,是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综合体现,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空间。


在生态建设优先的前提下,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建设生态化的思路合理利用森林资源。


“用现代服务业的理念打造生态”,凭借森林卖空气、卖生态,林业、旅游产业互动


区域布局、建立林业产业化体系,是现代林业的两个特征。根据各地气候条件、资源优势和经济发展布局,全省林业产业发展科学地划分为五大区域:川西平原区重点发展木竹精深加工、林产品贸易和园林花卉等;盆中丘陵区重点发展竹产业、名特优新经济林等;盆周山区重点发展工业原料林、茶叶、药材、木竹加工和生态旅游等;川西南山区重点发展亚热带水果、调香料等名优经济林、木质工业原料林和以松香为主的林化产品加工等;川西高山高原区重点发展生态旅游、林下资源开发、培育经济林果和调香料等。


由过去单一的砍树卖木头向种树卖空气、卖景观、卖生态转变,坚持“认准路子不改变,下定决心不动摇,一届接着一届干”的工作思路,着力在扩大规模、强化品质、培育龙头、创优品牌上下功夫。

 

。“椿芽炒蛋”是一道颇受欢迎的时令菜品。万源市多个乡镇群众有栽种红油香椿的习惯,近年来已小有规模,吸引来经纪人到地头收购。当地红油香椿具有上市季节晚、含有人体必需的硒元素等独特优势,每亩年收益可达到2000元,市场需求大,农民发展意愿急切。全市今年将栽植3万亩香椿,明年春季即可摘食。


林业旅游产业体系提升与带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建设多元化、多精品、多功能的林业旅游产业体系,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干果经济林产业在山西省具有发展地域广阔、适应性强、市场需求大、产业链长、受益群体大等特点,是一项惠及广大农村群众的基础产业。干果经济林项目的实施还为各地增加了100万个就业机会,带动了包装、运输、服务等相关行业的发展。

 

国家林业局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全国优势特色经济林发展布局规划(2013—2020)》(以下简称《规划》),重点选择30个优势特色树种,优先规划布局,重点予以扶持。
 
  《规划》依据《中国林业发展规划》,按照合理区划、分类指导、突出重点的要求,提出着重培育五大优势特色经济林片区的总体布局。其中华北黄河中下游暖温带片区:范围东起渤海、黄海的海岸线,西至陇东山地,南达秦岭、伏牛山、淮河及苏北灌溉总渠,北至长城以南地区。行政范围涉及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辽宁、河南、安徽、江苏、陕西、甘肃、宁夏12省(区、市)。该区重点发展核桃、枣、银杏、板栗、仁用杏(山杏、大杏扁)柿、银杏、榛子、花椒、杜仲、金银花、杏、石榴、樱桃、猕猴桃、山楂、长柄扁桃、油用牡丹等。
 

 1 山西省牡丹分布及栽培现状
1.1 自然分布
      野生品种矮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Var.spontaneaRehder),属我国三级濒危保护植物,具有极高的应用和研究价值,是中原牡丹栽培品种的重要原始种之一。在山西省西南部矮牡丹分布于蒲县,稷山,永济等地,在稷山县西社乡马跑泉村附近,矮牡丹集中分布,并且稷山县野生牡丹在我国牡丹种质资源分布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1.2人工栽培
    目前,中国牡丹栽培品种可以划分为中原牡丹、西北牡丹、江南牡丹、西南牡丹4个品种群,山西所栽植牡丹属于中原牡丹品种群,该品种群以矮牡丹血统为主,是我国牡丹中最大的品种群。山西省各地区均有牡丹栽培,主要用于观赏和药用,分布于各类公园、寺庙中。临汾市古县有一株紫斑牡丹,已有1 300多年的历史,被称为“天下第一牡丹”。药用牡丹主要分布于临汾、运城两市范围内,面积逾66.67hm2,近几年逐步由药用转变为油用生产,为市场提供牡丹种子、种苗,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2 山西省油用牡丹发展条件及前景
2.1自然条件
    山西位于大陆东岸的内陆,属于中温带和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即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3-14℃,昼夜温差大,南北温差也大。冬季气温全省均在0℃以下,夏季全省普遍高温,7月气温21-26 9C。无霜期南长北短,平川长山地短。全省年降水量在400650 nun,但季节分布不均匀,夏季(6-8月)降水高度集中且多暴雨,降水量约占全年的60%以上,全境日照充足,热量资源较丰富。
    油用牡丹主要选取结籽量大、出油率高、适应性广、生长势强的牡丹品种。目前,种植和推广的油用牡丹主要有凤丹和紫斑牡丹两大系列。凤丹牡丹自然分布区的降雨量为589.1-1 400.0 mm,年均气温为11.3-16.2℃,是喜温植物,同时对高温和低温都有一定的耐受力;紫斑牡丹喜冷凉干燥气候,对低温及干旱适应范围较广,在海拔1100-2 500 m,年平均气温5-12℃、极端最低气温-29.6℃、极端最高气温36.8℃、土壤pH值6.5-8.2的地区均能正常露地生长。从山西省温度、降雨、土壤等气候条件,以及牡丹在山西的分布现状、种质资源可以看出,山西省大部分地区的条件可以满足牡丹生长需要。
2.2政策优势
    2013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国家林业局已规划将油用牡丹列人重点扶持的木本油料树种,同时油用牡丹种值示范项目已纳人国家退耕还林、低产经济林改造的计划范畴。同年7月,山西省实施百企千村扶贫开发工程,产业扶贫的重点在于发展产业,油用牡丹在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方面的突出表现,使得油用牡丹项目具有十分显著的优势,政府对油用牡丹产业的高度重视,为油用牡丹产业良好、快速发展注人了强大的活力,这就为山西省大力发展牡丹产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2.3产业基础
    2013年以来,山西潞安集团开始大力发展油用牡丹产业,在长治市襄垣县建立了666.67 hm2油用牡丹种质资源及育苗基地,同时在晋西北、晋中、晋东南6个县区试验种值成功的基础上,开始规模化推广种值。在龙头企业的大力带动下,不仅使当地农民增收致富,同时将加快山西省牡丹产业的发展。
    3 山西省油用牡丹产业发展对策
3.1加大宣传力度,增强科学认识
    大力发展油用牡丹产业,不仅可以提高农民收人,促进企业发展,还对改善当前食用油供给具有重要的占划各意义。油用牡丹是新鲜事物.大家对牡丹籽油的成分、功能、效用以及发展前景不了解,要采用网络、电视等多种现代媒体形式,采用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提高认知度,以使牡丹籽油被大众接受,为产业发展提供动力。同时,广泛宣传油用牡丹示范种值项目及产业发展政策,以面向农户开展科普及推广,让农户认识到油用牡丹产业可以增收致富。
3.2出台扶持政策,加快产业发展
    通过制定山西省油用牡丹发展规划,鼓励广大农民在适宜地区广泛种植,以此作为农民致富的一项重要发展措
施。依托标准化示范种植基地.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农户进行培训,并编制简单易行的技术操作规程,让广大农户不断提高种植管理水平。同时,对于潞安集团这样的国有资源型企业转型发展,给予配套政策支持,在油用牡丹主产区逐步形成以企业为龙头、以科技为支撑、以“公司+农户”为种植基础的产业发展模式,形成从种植到加工的稳定产业发展链条,让油用牡丹产业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健康快速发展。
3.3加强科学研究,推进牡丹产业
33.1加强品种选育和良种繁育。当前,我国油用牡丹产业方兴未艾,哑需优质、高产、适应性强的油用牡丹新品种的支撑。应结合山西省牡丹发展现状,以及我国丰富的牡丹资源,选择科学合理的选育途径,加快选育牡丹新品种。同时,加快良种繁育和种苗基地建设,利用组培育苗、穴盘育苗等现代规模化育苗手段,保障油用牡丹产业快速发展的优质苗木供应。
3.3.2建立标准化栽培管理技术体系。在种植技术上,既要选择良种,又要采用良方,建立一套适用于规模化生产的高效繁育、高产栽培等现代栽培管理技术体系,使油用牡丹产业走上健康发展之路。同时,牡丹产业在规模化发展的道路上,必然面临规模化育苗、果实集中采摘等繁重而耗时长的问题,因此哑需研发配套的播种机、采果机和种籽剥离机等机械设备,以提升牡丹产业发展的机械化水平。
3.3.3探索牡丹精深加工技术。牡丹用途极广,利用牡丹籽提取的牡丹籽油被誉为‘’世界上最好的植物食用油”,利用牡丹花可制作牡丹花茶、提取牡丹精油,利用牡丹果英、根、饼粕还可提取芍药苔、牡丹酚、黄酮、多糖、牡丹营养粉等许多对人体有益的成分。目前,牡丹深加工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要研发和仓I晰牡丹深加工综合利用的系列工艺生产路线,逐步使牡丹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工、日用化工、营养保健、食品加工等众多领域,促进山西省牡丹产业全面快速发展。
3.4挖掘牡丹文化,推动旅游观光
    牡丹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包括牡丹花茶、牡丹工艺品以及牡丹字画、陶瓷等文化产品;牡丹是生态旅游文化的重要元素,与园林绿化、生态环境建设结合起来,培育出具有地域景观特色的休闲旅游资源,在深人挖掘牡丹文化、提高牡丹认知的同时发展牡丹生态旅游,为游客提供集旅游观光、文化体验、生态餐饮、娱乐休闲为一体的复合式牡丹文化休闲游,从而推动牡丹文化资源开发,建设具有特色的、为现代人所追求的健康生态游。

 

中国林科院等权威部门的检测分析结果表明,牡丹籽油中的亚麻酸含量在食用油中不仅位居榜首,牡丹籽油中的其他多种营养成分,也都高于豆油、花生油和橄榄油,对人们的健康都非常有益。
  
牡丹籽油中,不仅含有丰富的DHA、亚麻酸、亚油酸,还有其特有的丹皮酚、牡丹皂甙、牡丹多糖、岩藻甾醇、角鲨烯等营养物质。丹皮酚,有消炎杀菌的作用。牡丹皂甙,有双向调节免疫系统,抗缺氧和抗疲劳、抗氧化、补肾的作用。牡丹多糖可以抗病毒、抗癌、降血糖,还有一定的美容效果。岩藻甾醇,能消除血液中83%的胆固醇,促进肝细胞再生,并减少脂肪肝及心脏内脂肪的沉积。而角鲨烯,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消炎杀菌、活化细胞、修复细胞,比中成药、营养品更加天然。
由于牡丹籽油的营养十分全面,专家称之为天然复方的药品。对于牡丹籽油在医药领域的现在和未来开发,北京大学专门研究医药的王宪曾教授说:把牡丹籽油开发成生物医药,这个想法已经开始初步在实施。在北京准备组织一个比较高级的专家队伍,包括中医方面的、西医方面的、研究油料作物方面的。像牡丹花粉,将来也要包括,要复合起来,共同搞一个生物医药。这个生物医药,它主要包括牡丹籽油、牡丹花粉,还包括牡丹的其他营养源。将来很有可能以牡丹籽油和牡丹花粉为主,设计、开发一个软化血管,预防、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为主体的生物医药。


从第一产业来讲,按油用牡丹每亩地每年结籽500斤、每斤籽9元计算,那么籽的收入每亩地就达到4500元人民币,而农民辛劳一年种植传统作物如玉米、大豆、棉花等每亩地收入大约在1000~1200元左右,还不包括化肥、农药、浇水等成本。因此,种植油用牡丹要比种植传统农作物每亩地多收入几千元,拥有更好的经济效益。
  从第二产业来讲,加工环节能从一亩油用牡丹全部实物中(不算根茎等续长部分)加工出高档食用油、高档化妆品、高档日用品、高档药物和防辐射产品,加工成成品后价值十几万元至几十万元(根据加工技术和加工精细程度不同而有区别)。例如高档牡丹籽油,由于其对人类健康具有保健功效,现在每斤市价达1000多元人民币,每亩地结籽按500斤计算,出油率按20%计算,每亩地可出油100斤,每斤按1000元计算,就是10万元。实际现在牡丹籽油市场价是每斤1500元人民币,出口到德国的价格是每斤700元人民币。物以稀为贵,发展多了、面积扩大了就按进口橄榄油每斤200元计算,还有2万元人民币,况且这种油的质量要远比橄榄油的油质好得多。
利用牡丹花蕊加工出的牡丹花蕊茶,出口到韩国的价格是每斤12000元人民币,并且供不应求。而从牡丹花瓣和牡丹籽油研发出来的化妆品,要优于资生堂等名牌产品,保健和润肤功效超过国际上许多流行产品。


油用牡丹产业对保障国家粮油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粮油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都把发展粮油生产放在突出位置。据农业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进口棕榈油、橄榄油、豆油、菜油等成品食用植物油960万吨,进口大豆、油菜籽等食用油籽6228万吨,进口总额达到485.5亿美元。目前,我国食用油对外依存度已超过60%,早已超过了国际安全预警线。
  与其它油料作物相比,油用牡丹具有产量高、出油率高的特点。因此,大力发展油用牡丹,对于促进我国粮油生产、保障国家粮油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食品安全是关乎国计民生、关乎社会稳定、关乎人民福祉的大事。近年来,随着毒大米、苏丹红、瘦肉精、三聚氰胺、地沟油等一系列事件的曝光,引发了我国人民的广泛担忧,食品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和百姓的关注。目前,吵得最沸沸扬扬的莫过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
  目前,我国每年消费的食用油中,很大一部分为转基因大豆油。虽说目前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尚无定论,但欧盟拒绝进口转基因食品,美国人自己也不吃转基因食品,大运会不提供转基因食品,就连我们农业部幼儿园都禁止孩子吃转基因食用油。这些事件也能从侧面说明一些问题。
  而油用牡丹是我国所独有的、土生土长的、原生态的小灌木,不存在转基因的问题,并且牡丹籽油含不饱和脂肪酸高达92.26%,特别是其中的α-亚麻酸含量高达42%以上。α-亚麻酸是构成人体脑细胞和组织细胞的重要成分,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自身不能合成又不能替代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又有“血液营养素”、“维生素F”和“植物脑黄金”之称。
  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曾经于1993年联合发表声明,鉴于α-亚麻酸对于人体的重要性,决定在全世界专项推广α-亚麻酸。因此,牡丹籽油才是中国人的健康油、放心油、生态油,大力发展油用牡丹,是保障国家食品安全、保障国民身体健康的重要举措。
  党的十八大报告高度重视农民收入问题,明确提出要着力促进农民增收,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中国是人口大国、农业大国,长期以来由于传统农产品价格低,效益差,农民增收受到严峻挑战,传统的农业种植模式已经不适合现代市场经济的需求,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加的瓶颈。
  种植油用牡丹比种植传统作物每亩地能多收入几千元,可以有效调整种植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并且油用牡丹种下后,50年不用换荐,前4~5年是油用牡丹的营养生长期,4年左右开花结籽,之后仅需要锄草、施肥一般管理即可,省工、省时、节约成本,解放了大量劳动力。
  而油用牡丹是集一二三产业于一体、产业链很长的一种作物。因此,油用牡丹加工企业的发展,势必会给当地财政带来丰厚的收益,而且也解决了剩余劳动力就地就业的问题。以菏泽尧舜公司为例。2012年这个公司就地吸纳农民工近千人,为社会提供高端食用油40万斤,为地方缴纳税金1100万元。
  国家实施的一些大型生态工程项目也为油用牡丹发展提供了契机。例如,自1999年起实施的中国退耕还林工程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投资最大、政策性最强、涉及面最广、群众参与程度最高的一项重大生态工程。截止到去年,我国退耕还林工程已累计造林4.41亿亩,累计投资3262.5亿元人民币。
  若在退耕还林地块栽植油用牡丹,50年不换荐,并且耐寒、耐旱、耐瘠薄,省工、省时、成本低,种植油用牡丹的农户每年都能有极为可观的收益,既能达到国家“要被子”的目标,又能满足农民“要票子”的需求,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也就有了保障。目前,甘肃和陕西将油用牡丹的种植和退耕还林工程结合,已取得了较好成效。
  此外,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等其他国家大型生态工程与油用牡丹都有很多结合点,应认真研究和谋划。

 

油用牡丹是一个新鲜事物,是木本油料中的一匹黑马。2011年3月22日卫生部第九号公告,批准牡丹籽油作为新资源食品。牡丹籽油,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尤其是企业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国家林业局的领导和研究油用牡丹的专家经过认真研究分析,多次强调:油用牡丹是一个朝阳产业、新兴产业,具有良好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对维护国家粮油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一、加快油用牡丹产业发展,是保障国家食用油安全的重要途经
  解决我国13亿人口的粮油供给安全问题,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长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粮油生产,采取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措施,不断提高我国粮油供给能力,粮食已基本做到自给,但食油的自给能力很低,据有关资料报道,国内生产的食用植物油占国民消费总量的比例不足40%,大部分要从国外进口,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食用植物油进口国,也是世界上油料进口大国。尽管从2009年开始,国家规划在湖南、江西、广西等南方十四个省市区大力发展油茶产业,对增加食用植物油产量,提高市场供给能力会起到很大作用,但仍然满足不了国民对食用植物油的消费需求。加快油用牡丹产业的发展,增加牡丹油的市场供给,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国家食用油的战略安全性。
  二、加快油用牡丹的发展,是提高国民健康的需要
  牡丹油的最大特点是“两高”:不饱和脂肪酸总含量高(92%以上)、亚麻酸含量高(40%以上)。茶油和橄榄油是人们公认的对人体健康十分有益的植物油。牡丹油的亚麻酸含量比茶油和橄榄油高10多倍甚至几十倍。亚麻酸就是欧米伽膳食中的欧米伽3(ω-3)脂肪酸。欧米伽3脂肪酸,就是指第一个不饱和健位于第三至第四个碳原子上的脂肪酸,其代表就是亚麻酸。亚麻酸是人工不能合成,人体也不能自行生成,只能通过外界食物补充的一种人体健康必需却普遍缺乏,急需补充的营养素。亚麻酸是构成大脑细胞、人体神经和血管等多种组织器官的主要成份,一旦缺乏,即会引起机体代谢失调,生命机理变异,长期缺乏,还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过敏反应等一系列健康问题。1993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鉴于α-亚麻酸(欧米伽3脂肪酸)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和人类普通缺乏的现状,联合发出《关于推广日粮中补充α-亚麻酸(ω-3)脂肪酸的建议》,要求各成员国在孕、产妇、儿童、运动员、老年人等人群膳食中必须添加α-亚麻酸(ω-3)。美 、日、英、法、德等国专门立法规定;一些特殊人群的食品中必须添加α-亚麻酸(ω-3)才能销售。英国还专门立法规定,在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医疗开处方时,医生必须开含有α-亚麻酸(ω-3)的处方。牡丹油的上述“两高”特点,标志着人们经常食用牡丹油对健康的好处,也决定了人们必须加快油用牡丹的发展,以进一步满足人民日常生活的需要。
  三、加快油用牡丹产业的发展,是缓解国家耕地资源短缺矛盾的需要,也是促进农民增收就业,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牡丹怕涝,适宜在山地生长,不需占用农田,不会与粮食争地。因此,大力发展油用牡丹,对国土资源的高效利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农民通过种植牡丹,可以增加收入,部分农村青年可以就地就业,农村收入增加了,农民致富了,就能有效地推进油用牡丹主产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油用牡丹是一种结籽多、果粒大、籽核饱满、含油量高、牡丹品种。第三年结籽、5-30年为高产期、亩产牡丹籽260-400公斤、高产地块能达到500公斤以上。
  油用牡丹每亩用种苗3300-4000株,一年生苗0.15-0.2元左右,种苗成本每亩900元左右;农药、肥料、锄地、锄草、种子采收等用工每年每亩需用工800左右元。从第三年起开始结籽,高产期为5-30年,一般产量产量260-400公斤、高产期500公斤以上,每公斤20元的收购价,每年的收入可达8000元左右;而且油用牡丹30年间才种植一次、一次种植多年收益。另外、油用牡丹全身是宝、丹皮是名贵中药材、牡丹叶、牡丹花、牡丹花粉都能深加工。


油用牡丹作为一种新兴的木本油料作物,具备突出的“三高一低”的特点:高产出(五年生亩产可达400公斤,亩综合效益可达万元)、高含油率(含油率22%)、高品质(不饱和脂肪酸含量92%)、低成本(油用牡丹耐旱耐贫瘠,适合荒山绿化造林、林下种植;一年种百年收,成本低),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栽植,宜选地势高燥、易排水的地块。以沙质壤土为好,要求土壤疏松透气,适宜ph值6.5-8.0,总盐含量在0.3%以下。以结籽量大、出油率高、适应性强、生长势强的“凤丹”牡丹品种为主。您可以依照种植条件做下测土。

栽植油用牡丹每亩用种苗3300株左右,种苗成本约0.3元/株(一至四年生种苗平均价格),计1000元/亩;每年管理费用约计800元/亩(肥料、农药、中耕除草)。油用牡丹第三年起开始结籽,5~30年为高产期,产籽寿命可达60年以上。

油用牡丹高产期每亩可收牡丹籽400kg左右(凤丹种籽千粒重约360g,2800-3000粒/kg,平均每株结8个果,每个果含牡丹籽50粒左右,每株结牡丹籽400粒,亩产量一般应达470kg左右),单价按去年收购价18元/kg计算,亩收入可达7200元左右。

按30年为一个生产周期,总投入为25000元/亩,26年总收入为187200元/亩,周期纯收入162200元,每年每亩纯收入为5400元,是种植普通农作物的3倍多(未计算前期套种间作收益及最后丹皮收益)。且栽植油用牡丹是一次性投入,多年受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