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宁可千日不震 不可一日不防

 红瓦屋图书馆 2014-08-13
宁可千日不震 不可一日不防
  地震安全小贴士 配图:本报资料

  坛主小传

  徐德诗  中国地震局研究员,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中国国际救援队)原领队,曾任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司长、震灾应急救援司首任司长,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重大事项联席会议办公室主任、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训练基地建设指挥部指挥长。2001年受命主持组建我国第一支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并带队参加我国首次国内(2003年2月24日新疆巴楚-伽师地震)、首次国际(2003年5月21日阿尔及利亚地震)地震紧急救援行动。 

  核心提示

  ◆ “宁可千日不震,不可一日不防”,一个城市要有应急预案,要建设应急救援体系,还要有防震减灾规划,使城市的应急能力有前瞻性。

  ◆ 地震时人的感觉无非两种,一种是晃动,一种是颠动。具体而言,可以用八个字来描述:先弱后强,先颠后晃。

  ◆ 地震时间是地震在地下造成一条断层的起始破裂时间,而不是到达地表的时间。

  ◆ 地震波有纵波和横波两种,纵波让人感觉到上下颠动,横波让我们感觉地面摇晃。

  5月12日是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的日子。2009年国家把这一天确定为国家防灾减灾日,不仅是为了怀念、纪念遇难的同胞,也是为了在这一天让我们学习防灾减灾的知识,增强防灾减灾的意识,提高防灾减灾的能力。今年防灾减灾日的主题是“城镇化与减灾”,我想这是我们国家在经济建设飞速发展的时候,给我们敲响的又一记警钟。

  今天和大家讨论的题目是“走近地震,远离灾难”,实际上是对我们城市应对救援能力的一个新的探讨。地震灾害是各种自然灾害中破坏力最强的,还会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海啸等次生灾害,所以有人讲地震灾害是群灾之首,破坏性地震对城市造成的灾难尤为深重。1906年旧金山大地震,1920年宁夏海原大地震,以及东京大地震,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东日本大地震……这些巨大的灾难直到现在还给人们留下挥之不去的阴影。

  造成灾害的同时,地震也在不断地给我们上课,让我们学到更多的东西。从科学的角度,人类对地球的认识主要还是通过地震来了解的,所以有位著名科学家讲,地震就好像一盏明灯照亮了地球的内部。从社会的角度,一次次的灾难也为我们如何应对灾难提供了借鉴。恩格斯曾经这样讲:“每一次历史的灾难都是以历史进步为补偿的。”从1966年开始,经过40年的防震减灾的实践,我们不断地完善应急救援工作体系。

  地震“三要素”究竟是什么

  在座的各位,我从年龄来推测,上小学的时候都已经学习过地震知识了,比如我们都知道张衡和地动仪。一些听众和网友曾问我,说古人就发明了地动仪,怎么现在还搞不出地震预报来?

  今天我把自己掌握的信息跟大家分享一下。现在张衡像和他发明的地动仪就摆放在联合国知识产权总部的大厅里,和美国人登月的阿波罗号带回来的岩样放在一起,作为人类文明的标志。张衡用这样一个简单的设备认识了地震,这台设备要比西方国家研制出的同类型的设备早了1700多年。地动仪是公元132年做出来的,公元134年陇西大地震,地动仪验证到了。应该说,地动仪是一台验证机,不是我们现在意义上的地震监测仪器,更不是预报地震的设备。

  大家也都知道地震三要素,很多人将之仅理解为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震级,这就太简单了。

  汶川在地震后,有人说当地的大钟停摆了,停摆的时间就是地震发生的时间。实际上地震时间是地震在地下造成一条断层的起始破裂时间,是最初破裂那一瞬间发出的地震波被地震仪捕捉到的时间,而不是某地大钟停摆的时间。

  对于震中,很多人认为是一个点,就是给出的经纬度。实际上震中并不是一个点,从汶川地震这张破裂图上可以看出,它实际上是一个破裂带,这个破裂带都可以看作震中。那么为什么把震中定为一点呢?因为我们确定的点是最早破裂的地方。图上还显示,最早破裂的地方不是汶川县,而是映秀镇,为什么又叫汶川地震呢?这是一个人为的规定,即震中是以县为单位来确定的,所以才称作汶川地震,而不是映秀地震。

  那么震级又代表什么呢?震级代表地震的大小,即地震以地震波形式释放的能量。但是,实际上我们所记录到的能量只是一次地震释放的总能量当中的一小部分。总能量包括地下的岩层破裂并产生新的断层的能量,断层之间发生摩擦释放的能量,还有一部分才是地震波释放的能量,这部分能量引起地面震动,导致地表破裂,还有建筑物倒塌、滑坡、泥石流等等,因此震级也只是衡量一次地震总能量的一小部分。

  地震时我们会有什么感觉

  地震发生时我们会有什么感觉呢?这个问题有助于普及地震的基础知识。

  一场大地震发生时,不同地方的人有不同的感觉,我们掌握了不同的感觉,就可能会知道这次大地震和自己的距离,以及自己该如何行动。

  地震时人感觉到的震动有两种,一种是晃动,一种是颠动。与地震有一定距离的地方,可用八个字来描述:先弱后强,先颠后晃,而且随着距离震中越来越远,感到颠动和晃动的时间间隔会越来越长。如果你离震中很近,颠动和晃动没什么时间差,就会感觉又颠又晃,简直站不住。如果我们在离震中很远的地方,有些人会感到晃动,甚至有头晕的感觉。显然,仅感到晃动、头晕,一般来说不需要从高楼上跑下来,而感觉又颠又晃的话,那就要立即避险逃生。

  这么说的依据是什么呢?这涉及到地震波知识。地震波从震源发出有纵波和横波两种,到了地表还会形成表面波。纵波让人感觉到上下颠动,它传播速度快,携带能量小,所以让我们先感觉到,但相对较弱;横波让我们感觉前后或左右晃动,它传播速度慢,携带能量大,到达晚但较强。而表面波则很复杂,传播速度比横波还慢,传得比横波还远,但携带能量比横波还大,破坏力更强。认识了这三种波,我们就可以明白为什么同一场大地震,不同地方的人感觉不一样。

  这个知识有助于我们认识遭遇到的地震和应急避险。国家地震局原副局长、中科院院士陈颙在《自然灾害》这本书里讲到唐山大地震时他在北京的亲身经历,当时天气闷热,很多人没法睡觉,地震发生时,他记下了感觉到颠动和晃动的时间,根据这个时间差,他马上告诉周围的人,这个地震距离北京120-180公里范围之内,而唐山地震正好是160公里。

  所以我觉得,如果我们大家都掌握了这样一些知识,只要你不慌不乱,沉着冷静,也能作出一些简单的判断。领导干部如果掌握这一条,在地震三要素监测结果正式公布前,也可以大致判断地震的概况,指挥应急救援、抗震救灾就会大大提前。

  最后再说一下避震要领的问题。方法有很多,但我要说的只有一条:沉着冷静。沉着冷静了,不该发生的一些事,比如跳楼,比如踩踏等就不会发生;沉着冷静了,你就可以主动地选择避险的方法;沉着冷静了,还可以减轻次生灾害带来的损失;沉着冷静了,一旦被压埋,还可能自救求生存。在同一个环境中,每个人的避险方法都不可能是一样的,像今天在座的朋友们,你所坐的位置决定了你的避震避险方法,离门口近的可以拔腿往外跑,离墙角近的你可以在墙角暂时躲避一下,在中间的朋友们,地震发生时也不能一味听天由命,我们可以躲在桌子下,也可以把椅子推到桌子下面,然后蹲在椅子旁边,让自己比桌面和椅背低。我最后提到避震要领,是希望各位朋友给公众宣传的时候要强调,避震最重要的不是方法,而在于我们的意识,我们的态度要沉着冷静,这是最重要的避险原则。

  应急救援网络是如何构建的

  我想具体举举地震应急当中的紧急救援案例。我们专业应急救援第一次到现场是2003年的新疆伽师地震,国家刚刚组建了紧急救援队。到现场已经是地震12个小时之后,而幸存者在地震发生后3个多小时已经被当地民众从废墟中抢救出来了,被压在废墟当中的遗体,也被当地的民众掩埋完了。那么我们这支专业化的队伍十几个小时后从北京赶到现场,到底能发挥什么作用呢?我举一个小例子,当地唯一的乡党委、政府大楼里,党政军、计划、财务、税务等全部资料、物品都在里面,其中有些属于机密档案材料,但楼房成了危房,谁也不敢再进去,可是抗震救灾又急需里面的资料和财物。救援队有现代化的技术和设备,只花了三个半小时,就把这栋楼房里的财物全部清理出来了。同时,专业紧急救援的医疗队伍带去的很多专门医治地震灾害造成的创伤的设备和药品,全部留在当地,有些是当地医院从来没有见过的,极大地方便了治疗。

  但是我们回来总结时,深深感觉到这么辽阔的国土仅仅一支国家队远远不够,所以中国地震局从那时起就全力推进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自己的紧急救援队伍,咱们江苏省的应急救援队就是从那时起组建起来的。

  2008年发生汶川大地震,各地驰援的省级紧急救援队就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比如我们江苏紧急救援队是最早到达地震现场的一支队伍,救出了很多幸存者,积累了很多紧急救援的宝贵经验。但是在这个救援过程我们又发现,外部去的救援队,救出来的总人数仅仅与绵阳市救援队一个队伍救出来的人数相当。为什么?绵阳市救援队,离北川县城也就是一个多小时的路程,所以地震一发生,他们马上就到北川县城去了,整个地震现场救出人员最多的专业队伍也是这支救援队。这就提示我们,光省里面建救援队还不行,各地方也得建救援队,区里要建,县里要建,要形成紧急救援网络,还需要有志愿者,这样四方面的力量汇合成紧急救援网络,才能应对国家地震灾害救援的需求。

  2010年玉树地震发生时,很多省级救援队千里驰援,但效果如何?我举一个例子,当时媒体曾报道,南方一个省救援队300多名官兵到达灾区仅两天又原封不动回去了,因为他们几乎全出了高原反应。当时我们国家救援队三分之一的人也出现了高原反应。这提示我们,一个地方发生灾害以后,我们紧急救援力量的调配,零距离调配是最合理的。

  从那以后,紧急救援建立了应急联动机制,临近省份建立了联动区,全国分了几个应急联动区。应急联动区的作用在雅安地震时显现出来了,地震一发生,临近的重庆救援队、贵州救援队、西藏救援队都在第一时间赶到,表现非常出色。这让我们看到了应急联动推进了我们紧急救援事业的发展。

  那么雅安地震又给我们什么教训呢?雅安地震的紧急救援又让我们看到了山地紧急救援的重要性。实际上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已经警示我们,但雅安地震更让我们意识到,无论是装备还是技术,都应充分考虑到山地紧急救援的需要。现在我们队伍有了,但在这方面的技术显然还远远不够,所以应从这个起点上推动山地紧急救援的发展。

  全社会应急意识应增强

  从去年到今年,全国发生了多次七级左右的地震,主要集中在西部。这些地震之后不到5分钟,一场举全国之力的救援就开展起来了,总书记、总理发出了指示,当地的政府领导马上向地震部门提出要求,这种快速响应使人员伤亡大大减少,但防震减灾我们仍有几个方面需要改进。

  首先是安居工程应该加速推进。这几次地震让我们看到了,凡是在汶川地震之后做了抗震设防的建筑物,基本没有什么大的损害,没有做的,损坏则很严重,所以安居工程的推进是十分迫切的。这是经济投入的问题,更是安全意识的问题,我最近发现一些地震少的地方,居安思危的意识就稍微淡薄一点,觉得自己所在的地方不会有地震发生。你说没有地震,地震就不发生了吗?尤其是农村的一些房屋,四五层,但达不到相应的安全标准,这是很危险的。

  其次是应急物品应准备充足。雅安地震时,宝兴县由于山地滑坡,造成交通堵塞,车子和人员既进不去也出不来。当地发出来的信息是,整个县城只储备了两天的食品,如果隔绝时间一长,县城就容易发生混乱。所以,应急物品的准备,任何一级政府都应随时来进行考虑。

  第三是加强志愿者的组织调度。志愿者、志愿精神,在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和雅安地震中都是亮点,但是目前如何把志愿者的组织和安全摆到议事日程上考虑,使志愿者的作用最大化,是极为迫切的问题。

  第四是对次生灾害的预防和应对。在山区发生的破坏性地震灾害往往伴生塌方、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等次生灾害,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这同样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而最重要的还是全社会的应急意识需要提高,我想归纳起来的还是刚才我们的标题,“走近地震,远离灾难”,坚持“宁可千日不震,不可一日不防”,一个城市要有应急预案,要建设应急救援体系,还要有防震减灾规划,要做防震抗震的顶层设计,使城市的应急能力有前瞻性。

  (本文根据徐德诗应南京市地震局、南京市鼓楼区人民政府之邀,于2014年5月26日在“南京市科协大讲堂”社区行的讲座编辑整理,内容已由本人审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