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春笋破土时
刘庆华
天气渐暖。湘江两岸,烟雨苍茫。几声沉闷的雷声宣告:春天已经来临。
远方的卧牛岭,经过细雨无声的滋润,野竹林已经郁郁葱葱。竹本耐寒,即使严冬来临,竹根深植地下,孕育笋芽,依然充满活力。所以古人有“冻雷惊笋欲抽芽”的诗句。一旦春临大地,春雷震响,便会唤醒沉睡中的春笋向上破土而出。迎时当令,此时上山拔笋,恰逢其时!
但天不作美,春雨淅沥连绵。小雨稍有停歇,我们就张开红伞,和老伴沿着牛羊攀爬的小径,一跐一滑地向半山腰迂回前进。卧牛岭到了!我们直起腰来,眼前就是翠生生的野竹林。
翠竹经过寒冬的洗练,更加清新亮绿。竹林由近及远;山上山下都是烟雾,唯有半山腰翠竹丛生,就像一幅烟雨迷蒙的水墨画。顾不上欣赏风景,蹲下身子往竹林深处一望,哇噻!拇指粗细的竹笋破土而出,左边拔完拔右边,人一蹲下来就站不起身来。在竹林里蹲着前行,只听肥嫩的竹笋咔咔的断裂声。竹林茂密,伞是打不起来的,汗水和雨水很快就打湿了衣衫。地势最险峻,杂草、刺儿藤最多处,往往都有最粗最长的嫩笋,为了得到它们,顾不得杂草,灌木、刺藤的拦阻,见缝就钻!有时不得不委身爬行。笋子的诱惑,连喘息的机会都没有,拔下的笋子离包远了,就东一堆,西一堆乱放。
山上有一只鸟,它始终跟随我们,或许它只见竹子抖动,不知中有何物,它每隔一二分钟就高一声,低一声地鳴叫。按谐音,那鸟语应该是:“哦——干啥呐?”我听着好笑。兴致所使,口中也吹出相同谐音的口哨,和树上的鸟儿对语:“哦——干啥哪?”
很快,我和老伴就拔了一蛇皮袋山笋。下山时,我扛起山笋:“走!咱们回家包三鲜馅饺子去喽——!”
“走在乡间的小道上……”愉快的哨声一路吹响。
我们到家就薄皮、煮笋、剁陷;外加韭菜、猪肉,剁上一盆红、黄、绿饺子馅,包了一顿鲜美无比的饺子吃。
对面食一向不感兴趣的岳母,大概觉得这饺子确实不一般,端着饺子东家送一盘,西家送一碗。把原本不怎么吃饺子的湖南人的胃口都吊起来了。反馈回来的信息是:“好恰!特好恰!明天我们也上山拔笋去。”